臺大人的故事:曾經臺灣股市「喊水結凍」的李本曾The

編按:有些事情若非親耳聽當事人親口述說,再加上各類傳播媒體披露,令人難以置信。李本曾校友生命的歷程,迥異一般臺大人,無論是在青少年求學時期退學的波折;或是臺大畢業後同學們「…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他卻必須先工作,事業有成之後,再前往美國留學;穿梭兩岸三地投資、捐助貧童;重病之後復原,表現在其強韌的生命力,非常人可比。李本曾校友與本校音樂研究所沈冬教授為表兄妹血緣關係,沈教授也表示,李表哥是一位傳奇又傑出的臺大校友,諸多行儀值得為學弟妹之表率。以下為臺大校訊義工黃家健先生專訪全文如下:

不眠不休 喊水結凍

李本曾在臺灣的投信市場叱吒風雲的時代,是一位響叮噹的人物。曾任職元大投信總經理,是臺灣最大的證券集團之一,旗下的元大投信則是名列前茅的投信公司。而元大投信過去發展的過程中,李本曾的經營操作,市場人士認為其功不可沒。在券商市場還未完全開放,國內只有13家業者的時候,元大證券資本經常敬陪末座。但自從李本曾進入元大以後,主持經營團隊,成立自營商,設立投資信託公司,擊敗群雄,將元大證券和投信推向顛峰。而當元大投信正處雲端之際「急流勇退」,對於李本曾本人而言,卻是一件相當無奈的事。

時光荏苒,一代新人換舊人,資本市場的更迭尤其迅速。但臺灣第一代的明星級操盤人都有其共同特性─低調、沈潛、默默為投資人或老闆創造業績,但卻給自己築起一道高高的藩籬。尤其引退之後,更是幾乎斷絕一切聯絡管道,與後來許多檯面上所謂的知名操盤人,積極經營媒體或各式行銷手法、大鳴大放的行徑天差地遠。或許也正因為如此,秉持傳統保守的恬淡心境亦讓人懷念。

雖然如此,李本曾並未離開臺灣市場,辭職後確實閑雲野鶴的過了幾年,但是後來元大又力邀回任,在元大證券上海辦事處擔任顧問迄今。而在這段期間李本曾罹患癌症與心肌梗塞,在挺過了生死關頭之後,人生有了截然不同的視野。這幾年,除了元大證券在上海的業務之外,幫助對岸許多因家庭經濟因素無法正常就學的學生都能接受學校教育,他現在更積極以此為畢生志業,默默的栽培更多需要協助的學子。

南方旗人 東遷臺灣

李本曾的曾祖父是長樂洋嶼琴江滿族鑲藍旗人士,是參加康有為公車上書的舉人之一(已未割臺,主張遷都、再戰、變法)。先祖是康熙皇帝時代遠征到福建,平定三藩耿精忠的八旗部隊,祖父李心耕光緒二十六年考取秀才。1930年任福建省建設廳文書主任,後來病逝臺灣。父親李膚功曾在琴江學校任職,但參加十九路軍128淞滬抗日,後來長期在中國西北甘肅蘭州半工半讀學習會計,老師是臺大第一任會計系主任李兆萱。抗戰時期任職於復興公司,專門以農畜產品交換蘇聯軍援的公司,戰後被併入中央信託局,不久派往臺灣設立中央信託局臺北分局,一家人從此落戶寶島臺灣,1977年病逝於臺北。

身受重傷 父親離世

李本曾於1975年考入臺大商學系工商管理組,卻在成功嶺接受軍事訓練時遭遇土崩活埋,差點喪命。而那時父親也肺氣腫病發,臥病在床,風燭殘年。他當時心裡非常明白這個傷害對父親的打擊絕對不比自己來得輕。他每天出門到臺大上課,腰上還戴著鋼架,手裡要拄著拐杖,上學、放學都很辛苦。父親每日送他出門,期待他回家,父親好像知道自己來日無多,每天都顯露出不忍他離家的樣子,直到現在他還清楚地記得,將要離去的老人,特別眷戀自己的孩子,每一時刻都很珍惜,可惜那時還不太懂事,不懂每天要抱抱爸爸,親親他老人家。如今李本曾的母親就常因他要抱抱與親親而高興不已,李本曾認為這是他人生的最大遺憾。1977年李本曾剛好是20歲,他那貧病交迫的父親急救無效,臨走眼睛盯著他看,父子淚眼相對,父親是帶著無窮的憂慮離開人世的,這是一個爸爸最痛的結局,因為他看不到兒子日後事業有成就走了。

慘綠少年 艱苦迷茫

李本曾在家是老么,出生時父親已經44歲,從小在班上與同學一比較,就會發現自己有個比較年長又嚴肅的父親。12歲時,父親開始半夜常常送醫院急救,住院、出院,發病率逐漸增加,直到去世為止。所以在他的少年時光裡,只有小學比較開朗,其餘時間常常在擔心父親可能隨時會離世。父子互動因為他年輕不懂事而非常緊張,尤其是在高中階段,只因為自己生悶氣,叛逆打架,被師大附中開除,傷透了父親的心,於是才立志發憤苦讀,1975年聯考,進入了臺灣大學,李先生回憶:「我覺得那是我一生唯一的一次真的讓父親高興的一件事」。

接下來不幸的事是到臺中成功嶺接受大學新生的軍事訓練,不料在1975年9月3日下午做土石工時,遭遇土崩活埋,當場折斷椎骨1和5節,右腳踝粉碎骨折,醫院事後告知,如再晚2分鐘送醫即會腦死,這是李本曾第一次與死亡交會,感到恐懼。當年看到上成功嶺受訓的臺大同學上學,他卻只能躺在醫院開刀,石膏從脖子打到腳底,活似個木乃伊!父親在他休學臥床住院時,只能來看他兩次,第一次還記得父親雖然心疼卻鼓勵說:「還好沒有癱瘓,鄧小平的兒子鄧朴方傷到腰椎第一節竟然癱瘓,終生坐輪椅,你運氣好多了,不要緊的。」李本曾看著床邊的父親,知道他難過,怎麼好事才來,就遭到如此的不幸?肉體與心理的打擊,他當時只有18歲的年紀。

天從人願 有志竟成

 當時社會環境普遍貧困,回憶大學時代阮囊羞澀每天口袋裡只有10元,大約在學校餐廳可以吃2樣青菜,更別提參加課外活動,就算有時同學來邀約都不敢參加,因此在大學青春時代應有的快樂完全闕如。有句話來形容臺大的學生: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當同學們火熱地準備留美時,他正在為畢業工作煩惱。那些年,全是依靠忍耐硬熬過去的。李本曾驕傲地說,自己不靠父母尚可立足社會,不是因為賺了多少錢,而是在專業名聲,為人風評。

李本曾臺大畢業後考進當時世華銀行,工作時間是AM9:00~PM9:00,辛苦但老闆付他2個人的待遇。從那時開始,他在工作閒暇之餘積極自修財經實務、社會人文等專業實力,工作2年後,存了些積蓄,加上一些親友幫助,於1982年終於也走上留學美國的路。

留學期間MBA在美國已供過於求了,經過一番思考與心理掙扎,知道畢業後回臺工作比較好,能夠選擇自己可以發揮,但是還有發展空間的行業,成為他明確的努力方向。終於,他返臺後進入證券公司服務。

1984年是臺灣14家券商寡占的時代,後來券商執照開放,競爭更是激烈。在巔峰時期的李本曾,財訊月刊曾比喻他對股市的影響是「喊水會結凍」。當時許多財經雜誌如商業週刊,天下雜誌都有專訪;但是掌聲背後不知有多少個殫精竭慮的不眠之夜。

陽光的她 溫暖的心

1986年又是一個生命的大轉折,李本曾認識了「陽光的她」太太胡慧文,是臺大國貿的學妹。個性樂觀,學業成績優於他,在李本曾還是個無名的小人物時,就被她看好未來會是支「績優股」。他們在1991年結婚。李本曾特別感謝地指出,如果他的生命沒有遇見陽光的她,肯定不會像現在這麼快樂幸福。

艱困年代 罹患癌症

李本曾說正當元大成為臺灣第一大券商的時候,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因為他看出來當時主政者主動挑釁兩岸政策,將會造成股市震盪甚至更大危機,建議公司應儘早國際化以分散風險、增加機會,但與東家觀念不同,只好辭職離開。後來「兩國論」引來大陸飛彈相向,美國派出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臺海風雲詭譎,人心惶惶不安。看到大環境持續惡化卻無能為力的感覺,也是許多臺大人的深刻體會。下一步要怎麼走?讓李本曾傷透腦筋。

李本曾失去了公司的大舞臺,兩岸又交惡,大環境難為,摸索了一年,決定創業,做個投資地區性的基金,從97年1月1日到02年6月30日為止,經歷亞洲金融危機、兩岸冷戰,投資人獲得不錯的回報,直到02年下半結束經營。他穿梭兩岸仔細觀察後,2003年元大也回頭找他擔任在大陸發展的顧問,他也踏上遍中國的文、史、地之旅,正當要放手一搏之際,卻在04年檢查出罹患癌症!當年才47歲,孩子不到7歲,打擊太大了!

金錢不是萬能的,在這時就體現出來了!李本曾說,一個人努力到一定程度,累積一定的財富,千萬要注意身心健康。事業成就、金錢累積,未必代表快樂。

他又舉一例:如果一個人知道不久將要離世,心中最要想告訴什麼人,什麼事呢?絕對不是自己曾經做了什麼了不起的工作,賺了多少錢;而是告訴最親近的家人、好友,一輩子真心的終生伴侶、可愛成長中的孩子、自己是個珍惜每一天,待人誠懇的人。如何面對人生?他建議大家也模擬一下,以便於發掘自己生命最在乎的是什麼。

走出癌症 徹底頓悟

原本以為換個環境到中國,應可開創另一番新天地,再加上孩子在學校考第一名,生命如此美好。不料卻發現癌症,孩子又那麼小,李本曾既傷心又害怕。半年化療,半年身心復健,又是難熬的日子,總算還是熬過來了。化療期間每天傍晚到課後班接女兒回家,短短的路上,父女的相知相伴,聊天互動,讓他最為懷念。

癌症最難過的是心理障礙,李本曾覺得自己並不勇敢,他用多種方法逐漸來克服,例如他鼓勵自己:從前學校開除他,結果他就發奮讀書,當時考進臺大的成績是在全國前0.14%。而癌症五年的存活率有60%;練習呼吸放鬆、運動;搞笑娛樂別人以自娛;不吝行善,而且還訂了一個很好的原則:行善由身邊的人做起,擴及其他。最重要的是,要起而行。

 2009年,他又在不知道自己心臟有問題的情況下,突發心肌梗塞,在醫院急診室裡心跳已經停止,所幸即時溶栓,活了過來,但心臟已經壞死一部份。經過3年的修養、體悟,感覺身無病痛,有個溫飽,當下即福。

經歷了癌症和心梗後,他設法讓自己活得更快樂,有意義。2007年開始,他和老朋友、老同事支援貧困高中生,目前已經有同學畢業工作了,他們不只提供全年生活及學習費用的支援,更是去探望孩子,告訴他們「讀書不落進度,生活與人友善」,點點滴滴每天做起。有句英語雙關語:The Present is a Gift! 當下即福,努力專心養生與行善,希望經由臺大校訊與臺大學弟妹共勉之。(文:西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