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公共論壇舉辦看見臺灣~遠離哀愁守護美麗

臺大公共論壇2014年2月24日於應用力學所國際會議廳舉辦「看見臺灣~遠離哀愁守護美麗」大師座談,會中邀請齊柏林導演發表專題演講,齊導演指出,大家愛台灣,但在消費、生產、行為上卻很薄弱,所以他不是批評控訴,而是提醒可以改變,就像影片中農田的大腳印,期許能夠腳踏實地踩在台灣土地,向前邁進。

楊校長致詞時表示,臺灣大學為國內最完整的綜合大學,也是國內最具代表性的大學,兼負社會典範之責,秉持大學是社會的良心,關懷社會,發揚利他精神,擔負促進社會進步責任,因此特別舉辦一系列「臺大公共論壇」,本次論壇希望持續“看見臺灣”的感動與發酵,籲請全校師生與國人一起來守護臺灣。

座談引言人張慶瑞副校長以及擔任主持人的森林系主任袁孝維教授在會上針對本次舉辦臺大論壇的意義及願景與出席貴賓充分溝通,期望我們大地的母親--臺灣抹去哀愁,美麗長存。

本次論壇邀請發表人包括:陳宏宇教授、李鴻源部長、楊平世教授、陳文茜女士、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英士律師等出席盛會並發表各10分鐘臺灣地區水土保育相關議題之現狀與展望報告。會場座無虛席,除了與談人提出精彩豐富論述及提出各項建言外,出席聆聽的校內外師生、各界貴賓亦提出多項寶貴意見。(現場錄影資料詳參臺大演講網)。

李鴻源部長針對國土保育指出,政府需要跨部會運作,學校更需要跨領域教學研究。陳文茜女士籲請媒體及公民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角度、深入專業長遠眼光,採取行動才能解決社會價值觀。謝英士律師指出,山地橫腰建路對水土保持影響最大,呼籲政府不要興建新的山地道路,同時強調新環境運動公眾參與之目的是促進合作而非對立。

齊導演演講時澄清,他在空中拍攝了20年,開始動機很單純,只想為臺灣地貌做記錄,但過程中往往很矛盾,對於要不要揭露臺灣生態破壞的畫面相當憂慮,因為會傷害第一線生產的農民,但由於生態過渡破壞,未來可能會發生更大災害,所以希望能提醒注意安全,但利之所趨,人們往往聽不見這些聲音。

齊導演表示,2008年拍攝90分鐘記錄片要籌備6000萬,很多人都說不可能,當時是公務員,如果有6000萬就可以提早退休,可以買房子、旅遊多好?所以很焦慮,希望能兼顧現實與夢想,每天猶豫要不要辭職,一早醒來看到全家老小的生計,又退縮回去,直到莫拉克颱風看到台灣大面積的傷痕激發使命感,希望提醒人們真正疼愛臺灣土地,但夢想遙不可及,困難重重,從萌芽的第一天夢想開始,歷經三年多感謝一路陪伴的親友們的鼓勵,終於有勇氣與力量完成夢想。

至於“看見臺灣”片尾國旗飄揚的畫面,是因為原聲學校馬彼德校長對土地、國家的敬愛所以出現,馬彼德校長因為每次帶領這群原住民單親孩子出國比賽都只能拿出中華台北的旗子,而單純的孩子問:「我們都住在南投,為什麼要拿台北的旗子?」,馬彼德校長因此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幫助大力行銷台灣,並且幫助原住民孩子找到自信,相信透過這次艱難的玉山登頂與困難重重的空拍,能讓全世界都看到中華民國的國旗在玉山頂峰飄揚湛動。今天伴隨著齊柏林導演全球放映“看見臺灣”,馬校長的心願也終於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