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古物.我們的歷史】No.臺灣生產之原油

如果問:「臺灣有什麼礦產?」想必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金瓜石的金礦,或是關仔嶺水火同源的天然氣,但很少人知道臺灣也有石油產出,而且還擁有全世界第二個油礦場。

早在嘉慶年間,就有紀錄後龍溪的水面常浮著油花,但因其上游地帶、現今的苗栗出磺坑在當時屬於蠻荒地帶,清朝政府並未細究其原因。後來在1861年,漢人邱苟在後龍溪南岸發現了油泉,以人力挖了一口3公尺深的油井,並販售給民間當作燈油,成為臺灣的第一口油井。當地人將這種油命名為「硫磺油」,而「出磺坑」這個地名正是由此產生。

1887年清朝政府聘請美國工程師探勘並建造蒸氣動力頓鑽機器開採石油,讓出磺坑成為亞洲第一個,也是全世界第二個以機械化開採的油田,產油量達每日950公升。但由於和工程師的簽約問題,並沒有做更進一步的探勘及開採。

更進一步的擴大油田則是在日本人來臺之後。由於戰略上的需求,日本從1904年開始積極開發出磺坑油田,並修建道路、宿舍及醫療設施等,提供礦場人員的基本需求,也讓出磺坑從荒蕪山林成為油田小鎮。

日治的五十年間,一共開採了98口油井,可說是將當時所有具經濟價值的油藏開採殆盡,以致光復以後,出磺坑油田荒廢了數十年。直到民國68年,因為探勘及開採的技術進步,才重新進行石油及天然氣的開採,並一路開採至今。

出磺坑礦區經歷一個半世紀的開採、擴張,目前仍有四十多口井在進行油氣開採。當地也在民國70年成立了油礦陳列館,館內收集了自清朝迄今的古油田文物、照片及模型,也有油氣探勘、鑽井、生產等的解說。地質標本館內陳列的這三罐原油便是在之前的「地質與能源特展」期間,與油礦陳列館商借至今。由於原油是屬於化石分解轉變之後的產物,因此展示於本館化石藏品的右側。(文:地質標本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