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臺大創創論壇放眼二十一世紀明星產業

全球人口高齡化趨勢,SARS、伊波拉等新型疾病的爆發,各國政府大力推動醫療改革,都讓全世界的目光匯聚於一個焦點——生技產業。緊扣二十一世紀全球產業的潮流,12月8日臺大創意創業論壇首次邀請生技產業領域之頂尖人物: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陳維昭會長、 華威國際集團合夥人李世仁博士、臺灣微脂體股份有限公司葉志鴻總經理,共談臺灣生技產業之發展與全球商機,剖析現今臺灣生技產業之優勢以及未來趨勢。

只有生技產業才能與ICT產業分庭抗禮

生物技術產業是既資訊與通訊(ICT)產業之後,「下一波的主流產業」。李世仁博士看好生技產業的前景,解讀其三項特質:近年來生技領域技術不斷突破創新,帶動產業持續發展;其次,生技產業光譜越來越廣,國外Biotechnology Industry的範圍已超越醫療保健與健康照護,而廣泛地涵蓋植物、農業、環境、食品等任何與生命相關的領域;也因此,無論是全球溫室效應帶來的糧食減產,或是病毒變異引起的疾病暴發,都可成為生物技術施展的場域,利好消息帶動產業的成長。

從資本面來看,「現在美國只有Bio創投和ICT創投」。李世仁博士將ICT產業比作「鋼鐵人」,發展到極致,便只有「生化人」與之相匹敵。ICT產業發展趨緩之後,也唯有生技可以成為未來五到十年可與之抗衡的產業。

臺灣在全球生技產業中的角色

生技產業作為臺灣六大新興產業之一,從2002年萌芽至今,總產值倍增。陳維昭會長回顧了政府為促進產業發展的諸多措施,諸如推動重大法案與生醫政策,開啟兩岸醫藥衛生合作,設立SNQ國家品質標章等。在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下,臺灣生技產業已逐步邁入收成的成長階段。

從市場角度看,全球前三大生技的單一市場在美國、日本與中國,然而三國互競爭的關係,相互之間豎起市場准入的圍墻。臺灣恰處於三邊市場的中間點,本土市場雖然小,卻可發揮地利優勢,扮演三大市場中關鍵的橋樑。

2014年,美國《科學人》雜誌對全球生技發展潛力排名,臺灣從2013年的二十多名前進到十七名。生技醫藥產業鏈及價值鏈逐漸形成,並在藥物臨床實驗、生醫器材等領域具有獨特優勢。

把握藍海商機:世界眼光,專業深耕與創新思考

無論是做何種事業,「第一天就要有全球的眼光」,葉志鴻先生如是說。生技產業更是如此,技術本身要整合,人才和資金也要全球化,以其所在的公司為例,「臺灣微脂體在全球就有150多位顧問」,精研各國法規,並透過策略結盟,才能打開藍海商機。

有同學問如何切入生技產業時,葉志鴻認為生技產業既廣又深,需要眾多領域的資源整合與作業分工。「它實際上非常專精」,世界級的藥廠也逐漸從「Fully integrated」到專注在自身強勢領域。因此,必須尋找具有競爭力的利基點進行深耕,才能掌握不可替代的價值。

李世仁博士分享經驗指出,生技產業巿場在全球,「合作方式多元及活潑」。「這是一個知識密集的產業」,可以從各種創新角度切入,並且懂得與資本巿場互動,才能建立我們競爭的優勢。

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中,無論是國家或是個人,都需要開放的心態接納變革,以長遠的眼光辨析價值,用創新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臺大創意創業論壇作為創意創業學程的重要活動,舉辦至今,始終關注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新發展,期待將產業新知與校園接軌,引領學校、業界以至整個社會的創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