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時政講義:從泥土裡吐芬芳

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夏季奧運宣傳主題曲〈Return To Innocence〉中擷錄了一首〈老人飲酒歌〉,主唱人是來自臺東阿美族務農的郭英男夫婦,他們盪氣迴腸的歌聲憾動了世人,也掀起了臺灣原住民音樂的熱潮……。

而他們究竟有什麼魔力,能有如此的力量,要說是優美旋律也可、天籟美聲也行,然最主要的應是那份發自肺腑清淨、純真歌聲裡所產生的感動力吧!真正的文化之美也在於此,不在於表面形式,而是有悸動人心的力量,它們往往隱身於看似不起眼的地方,於愈簡單、樸實處愈有著無比的生命力。就像臺灣豐富的耆老記憶、傳統技藝、音樂民俗、表演藝術,其實都隱藏在村里的角落裡……。

●灌溉故鄉的泥土● 為尋找及發展散落於全國各角落村里的文化之美,行政院於103年6月16日修正核定了「村落文化發展暨推廣計畫(102至105年)」(原名為「7835文化發展計畫」),也就是所謂的「泥土化政策」,目的是希望促使在地居民都能成為文化種子,認識自己在地的文化,並成為灌溉它的主人。

「村落文化發展暨推廣計畫」是一份文化扎根工作,是由文化部結合相關所屬單位,從人才培育、資源盤整、微型產業、建構生活美學空間、促進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等出發,主動走入文化資源不足地區,推動如文學閱讀、村落培力與協助青年圓夢、育成文化人才及在地文化資產保存等工作,讓故鄉的泥土裡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妳不用走來,讓我靠向妳 ●

藝文過去給人的印象多半是博物館裡的典藏展示品、美術館裡的畫作,或是只能在演藝廳裡欣賞的戲劇音樂,要主動走入這些場館,才能感受藝文之美。現在為讓藝文能向下扎根,並傳播生活美學,讓一些資源不足地區或弱勢族群也能受文化藝術氛圍所包圍,接觸藝術的美好,文化部是以主動出擊的方式,將藝術、文學帶入各村里落角,像於臺東山區的海端國小成立的「兒童開心樂團」,即是由知名鋼琴演奏家陳冠宇,與孩子進行零距離的音樂交流,帶領一群小小文化種子感受音符的美妙。

又如一些國家級的專業劇(樂)團,如臺灣交響樂團、國光劇團、臺灣豫劇團及臺灣國樂團等定期的下鄉巡 迴演出,推廣傳統藝術教學;而為培養全民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視野,也將行動貨櫃改裝成行動博物館,策劃各式主題展覽與文學教育推廣,且為突破過去文學僅能用靜態閱讀的方式,同時辦理了一些像是「音以律文-臺灣文學聲情演譯」特展,用民謠、戲曲與俗諺等,引領大家體會文學之美;而為做到文化平權,「點字書、數位有聲書暨閱讀推廣活動」,則是讓弱勢視障朋友更能便利欣賞文學作品,一起享受閱讀樂趣。

●我的家鄉真可愛,青年人看過來●

「泥土化政策」是希望民眾於體驗藝術的美好中,激發對地方鄉土的情感,反思自身的文化需求,發掘在地文化特色,進而帶動地方文化與經濟發展。像如臺南市東山區嶺南社區食堂以龍眼、龍眼乾入菜為主題,蒐集了嶺南在地飲食文化資料,彙整「手路菜」(比較費手工、需要技巧的菜色)食譜,從基礎資源盤點發展到多元運用,已逐步走向文化加值;又如屏東縣三地門青葉透過「祖步遷徙尋找魯凱的足跡」計畫,已完成魯凱歌謠的採集,讓部落傳統文化得以傳承。

村落發展要有未來,主要還是要靠熱愛土地的青年們的投入,然近年來,因經濟的變遷導致人口外移,村落剩下的只有老幼。所以為了找尋新能量,政府鼓勵有志青年深入文化資源弱勢地區,運用所學專長與創新思維,再結合社會企業精神與方式,一起帶動在地藝文創新。如103年策辦的「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中,如運用在地藺草及編織技術,開發藺草手創商品,打造用故事說品牌計畫等85件實作計畫脫穎而出;而為關懷新住民與東南亞移工,打造了臺灣第一間東南亞書店「望見書間」,提供包括菲律賓、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書籍的借閱與閱讀空間,希望能讓東南亞文化與臺灣文化碰撞出精彩火花。 ●技藝傳承、文資保存●

文化資產中每一塊磚瓦、每一道工法所深藏的是歷史與集體記憶的見證,所以保存及維護古蹟與歷史建築,是「村落文化發展暨推廣計畫」中重要的一環,現共已輔助了21個縣 市,151個鄉鎮推動122件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及文化景觀等修復維護工作,像「桃園縣縣定古蹟龍潭翁新統大屋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宜蘭縣縣定古蹟林曹祖宗之墓修復施工監造工作報告書」及「金門縣古蹟及歷史建築日常保養與定期維修試辦計畫」等;另一方面也積極加強建置文化資產防災體系、推動文資保存與無形文化資產保護等教育工作、鼓勵文化資產的活化再利用,整合資源,帶動地方行銷,希望讓前人的智慧積累,生活藝術得以風華再現。

每個微小的角落都有改變世界的力量,「村落文化發展暨推廣計畫」希望從村落出發,讓文化資源弱勢地區的居民,不分年齡、性別、階級、種族,皆能於生活環境中隨處接觸到文化的養分,進而成為在地文化的種子,使每一吋泥土都可散發出它獨特的芬芳味!

(本文由文化部提供參考資料,行政院新聞傳播處整理編輯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