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育種 承先啟後 臺大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簡介

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磯永吉小屋)座落於臺大校總區農場中,1925年落成,為舊臺北高等農林學校實習農場最早期之建物。

本建築由日治時期起即作為高等農林學校及臺北帝大的實習空間、蓬萊米之父磯永吉博士及其門生從事農作物栽培、改良與研究之重要場所,光復後在此成立臺灣最早的種子研究室,到後期的光合作用研究及組織培養實驗等,內部經年累積大量日治時期迄今之農業研究器材、書籍文件、文書用具等,其中尤以磯永吉博士遺留於此的4千餘冊書籍手稿最為珍貴,此外尚有各式農學研究儀器工具,足以見證臺灣農業科技發展之歷程,極富農業史與科學史研究價值。

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是臺灣現存最早木造學校建築之一,具有農業教育校舍建築之代表性意義,臺北市政府已於2009年7月28日將本建築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目前開放西側空間供民眾參觀。現規劃有臺灣稻米歷史展示區,介紹臺灣稻米的起源與演變過程;稻禾電影院放映「異人的足跡─磯永吉」及多部臺灣稻米故事紀錄片;磯永吉紀念室陳列有磯永吉博士及末永仁技師胸像,同時保留呈現臺北帝大時期農學實驗室景象。戶外展區設有水稻種植槽與雜糧區,依時節種植各種具有代表性的臺灣稻米品種與雜糧作物。

除了古蹟及文史的保存,我們更希望將大眾瞭解臺灣稻作栽培及育種之各個歷程,這過程中有許多農藝學家投入心血進行研究,使臺灣稻米的產量及品質不斷提升,近年來亦在育種方法上有突破性的進展。傳統的育種,在面對開花時間、產量、米質等多基因遺傳的重要農藝性狀時,靠的是育種者累積的經驗,再者,有些基因有些是隱性遺傳,更使傳統以外表形的選拔的育種工作更加困難,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方能育成新品種。然而,本校農藝系的師生以分子輔助育種協助傳統育種的選拔,以基因型快篩的方式,精確挑選具有重要農藝性狀的基因的植株,提升育種的效率。本校農藝系林彥蓉副教授與臺南區農業改良場一起合作朝向良質米的育成,研究生陳正昇先生負責實驗室的工作,改良場的陳榮坤副研究員負責水稻的人工授粉、田間栽培管理,在短短的5年半,育成一個良質米稉稻「臺南16號」,是臺灣第一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個以分子育種育成的作物品種。「臺南16號」的米粒外觀晶瑩剔透,米飯富有光澤及彈性口感,極具有市場競爭力,因此,臺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致力於輔導企業產/學合一,臺大農業試驗場以「臺南16號」與企業共創「鹿鳴米」品牌,此產銷專業區,「臺南16號」的栽種面積,由原先的20公頃增加為101公頃,遽增5倍。「臺南16號」首次參選「2016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獲得總冠軍,並且「鹿鳴米」獲得「2016年精饌米」的殊榮。是以,「鹿鳴米」的使命更加磅礡,積極尋求外銷,推廣此經官/產/學/銷合作模式下結實的臺灣特色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