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月湖水質改善紀實

醉月湖舊稱「牛湳池」,為臺大十二景之一。水體面積約8,433平方公尺,醉月湖共包括大、中、小三池,各有水路相通。1973年,鄭梓和蘇元良兩位同學為舉辦畢業聯誼會,策劃了划船比賽,為使畢業生踴躍參與並吸引校內同學的目光,將比賽地點命名為「醉月湖」,並出現於《畢聯會訊》,隨後被媒體及校內人士廣為稱之。1970年代,湖岸邊坡曾經整修過一次,之後由於醉月湖周圍建築林立,原有水圳加蓋,使公圳無法注入水源,水質日漸惡化,周圍也出現圍欄傾斜、步道破損等景觀及安全問題。為此校方於2011年8月再次進行護岸整治工程。完工後的醉月湖不僅擁有完善的圍欄與安全設備,水中並加設曝氣裝置增進湖水循環,另有造景瀑布,親水步道等設施,提供學生與周遭民眾遊憩的好去處。

雖經過邊坡安全整治工程,但整治前後除軟底泥厚度減少30 公分外,水質特徵並沒有明顯改善。於2014年夏季開始,透明度自2007年約24~30公分減少至12~18公分,水體呈濃綠藻色且產生藻臭味。由於民眾長期恣意放生及餵食行為,湖內淤積已達3公尺,最大水深已不足3公尺,且湖內被放生的底棲魚類如琵琶鼠等快速增長,攪動底泥表層,生成及釋放CH4、NH3、SO2等有毒物質,也在近年來多次造成多種魚體窒息死亡上浮。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侯文祥教授為此提出『生物法+物理法』執行水質改善計畫,獲得總務長王樹根教授同意,於2014年11月起執行水質改善計畫。

生物控制水質管理法係以人為方式,利用其食物鏈關係控制並增加浮游動物群落,藉以抑制浮游藻類而淨化水質,因此建立沉水植物群落,以消耗多餘營養鹽並固著底泥,可長期穩定水域生態。呼籲勿任意放生水生生物,避免破壞食物鏈平衡。而物理法係以低造價「微細氣泡產生裝置」,利用噴頭斷面的改變,使得速度水頭急速增加,則壓力水頭必迅速減低,如此斷面上便產生一負壓,若將此負壓段與大氣相連接,會自然經空氣吸入至管內,而液體經由射流口噴射在漸擴管中,產生分離層及紊流,會將吸入的空氣打碎成微細氣泡,此現象為“mixing shock”。此外,微細氣泡具有吸附水中有機微粒的特性,氣泡粒徑越小,吸附效果越好,對水質淨化有明顯改善效果。

本團隊(生工系侯文祥研究室)執行醉月湖水質改善計畫期間(2014/11~2016/12),共進行調查15次水生動物調查,共計捕獲10科13種3,339尾,魚體總重量378.3公斤。另為施行「生物水質管理法」放養黑鰱,一年期間成長0.5倍,體重約增加2倍。醉月湖透明度最高提升到118cm,顯示黑鰱的成長率與水中透明度呈正相關。

針對物理曝氣法,持續對醉月湖水中溶氧變化進行調查,確定開啟設備後的底泥上表面3公分水層的溶氧濃度,量測時皆大於6ppm,顯示微細氣泡機發揮補充底層溶氧的功能,水質檢測結果發現水中藻類為綠蟲藻,屬於高優養級水質出現的藻類,會使水面出現藻色。小湖水淺僅補水時表水層流動,入水口旁邊坡部分流失,水質狀況正常。

本團隊於8月開始進行中湖水質改善,綜合物理、化學、生物等方法加以處理,先進行物理方法處理,之後再投放石灰(化學方法),待中湖水體酸鹼中和2週後,再施放浮游動物(生物方法)利用浮游動物攝食浮游藻類的食物鏈方式進行水質淨化。中湖水色至目前為止仍維持穩定,顯示中湖水質淨化成功。

團隊將2016年醉月湖水質改善的成果,製作成折頁提供民眾參考,折頁內容包括水質改善工法及醉月湖內出現過的魚類相。在此同時再次呼籲,請民眾或同學們不要任意放生,破壞醉月湖的生態平衡。請共同維護醉月湖的美麗與努力(努力的一直保持美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