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科技卓越不忘人文提升及創意開發第二屆杜鵑花神經科學生物醫學影像競賽登場

在生物科學研究的過程中,除了獲得學術的成果之外,也會產生許多令人眼睛一亮或怦然心動的美妙影像。這些影像兼具科學與美學的意涵,稱之為「藝術品」亦不為過。為鼓勵科技與人文的結合,並激發臺灣之原創力,臺灣大學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特舉辦此項競賽,以彰顯臺灣大學在追求科技卓越之際,亦不忘人文的提升及創意的開發。截止收件日期: 95年12月31日。本競賽結果將於96年3月初公布,同時公告於網頁並於臺灣大學杜鵑花節活動中頒獎。若有任何問題,歡迎電話洽詢:02-3366-3827,或上網查詢(http://neuroscience.ntu.edu.tw)、圖例參考網站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01/5639/1472b。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財團法人謝伯潛醫學教育基金會、奇異亞洲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郵寄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臺灣大學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聯絡人:郭淑靜email: ntuncsc@ntu.edu.tw。http://neuroscience.ntu.edu.tw。

杜鵑花神經科學、生物醫學影像競賽辦法

A、比賽宗旨:參賽作品必須具備科學的意義以及美學的意涵,並富有新鮮感與創意。比賽的宗旨是透過美學的柔性表現將科學,工程及科技之內涵表達出來,以用來為推廣、教學及非營利性出版用。

B、參與資格和比賽項目:1.比賽項目分為神經科學(neuroscience)及一般生物醫學(general biomedicine)二類競賽項目。前者限以神經科學為題材,後者則涵蓋神經科學以外所有生物醫學領域。2.每個比賽項目各錄取一名優等及五名佳作。3.優等者,獎金新台幣五萬元及獎狀乙紙;佳作者,每名獎金新台幣壹萬元及獎狀乙紙。4.競賽內容─本次參賽的作品以靜態單一影像(a single image)為限,作者可用傳統繪畫、照片或電腦繪圖來描述肉眼可見或不可見的物件或現象。 參賽的影像必需是作者原創的作品。圖畫本身不能有文字敘述, 但須隨圖附上說明。參考網站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01/5639/1472b。~)5.比賽資格:(1)限設籍於台灣之個人或團體名義參賽。(2)每一個人或團體只能報名一個比賽項目。(3)每一個人或團體參賽作品以一件為限。 (4)版權的作品、參賽者參加多項比賽項目、比賽作品來自廠商廣告作為推銷或推廣之商業產品,均不具參賽資格。

C、比賽作品之規格:1.每件比賽作品須燒錄成CD或DVD,並註名作品題目及參賽者聯絡資料明細。~)2.如果作品不能錄製成電子檔,則以作品原件參賽,並註明作品題目及參賽者聯絡資料明細。3.作品如為電腦可讀的影像規格,如TIFF, BMP, JPEG,或其他,須繳交非壓縮檔。4.參賽者請自行保留作品副本,所有參賽作品恕不退件。

D、版權規定:1、每個參賽者繳交比賽作品時,須簽署版權聲明書以證實此作品之作者為原創,且未侵犯他人版權。2、參賽者擁有所有版權,但主辦單位及協辦單位可以自由使用得獎者的名字和參賽作品,做於教學和/或推廣用,包括網站和展覽贏得比賽的作品。3、主辦單位或協辦單位可依需求適當修改比賽規則。4、裁判人員不得參加比賽。5、如果合格的比賽作品數目不足,贊助單位有權在發表優勝品前更改或取消比賽。

E、評審:主辦單位將邀請科學界及藝術界公正專家擔任評審。比賽作品將先行審查其參賽資格,並依照下列要求評審:1.優良的視覺效果 —參賽作品應能讓觀賞者對某項科學研究產生嶄新的見解。作品須展現出與眾不同的藝術天分並在設計中涵概藝術的七個基本條件(顏色,數據,線條,質感,形狀,型態和空間)及設計的原則(平衡,強調,好的比例,不同化,層次,動感和節律)作品須簡要且能邏輯性地表達思想。2.有效的溝通 — 參賽作品應能有效且清楚的表達現象、原則、觀念和研究之過程或結果。參賽作品須代表著當代的科學,且以正確的概念,適當的將其所應用之科技與科學方法呈現於此作品。它需清楚的表達概念且相互聯結而構成一具有動感的整體。3.新鮮感/創意 — 參賽作品應以獨創一格的方式來強調一種新方法或透視一個研究或陳述一件事實。它應擁有獨特的聲音、活力和能量。它可以是單一的理論或融合幾個簡單的理論,運用獨特的方法來闡述此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