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第一次人文講座-許倬雲院士暢談知識份子之使命與多樣化的現代性

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於11/29與11/30舉辦第一場人文講座,邀請享譽國內外的歷史學大師--許倬雲院士演講。11/29在應力館國際演講廳的大型演講中,許院士以「歷史上的知識份子及未來世界的知識份子」為題,闡述貫古至今知識份子之意義、抱負與使命:

許院士認為「知識份子」的定義等同於中國所謂的讀書人。這種人思考問題不是在具體的工具層面,而是在原則性與理論層面。

新石器時代已看到這種人出現,他們的原型(archetype)是巫和覡。第一階段的知識份子,用中國的話來說是「祝、宗、卜、史」,即管祭祀、占卜、記載、紀錄之人。到了周代,「史」從歷史往事與人事現象中歸納出許多原則,這些原則不在他專業的實際工具性裡面,而是為了提升智慧的水平。春秋時代世局動盪,禮壞樂崩,也因此從「王官」釋放出來了許多知識份子,至聖先師孔子便是活躍於這樣的歷史背景。雖然他沒有做過祝、宗、卜、史這類職務,但他從許多知識份子中學得淵博學問,成為當時著名的大學問家。許院士並引用張載四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認為是中國知識份子應有的方向。許院士將其轉化成知識份子的四種類型,表示中國知識份子大致離不開這四種類型,且這四種類型是互通的。

「為天地立心」是替一個自然現象、大的宇宙解釋意義。這一類的知識份子是理念上的哲學家。「為生民立命」可稍微扭曲解釋成替一般老百姓尋求他們生命的存在。這一類的知識份子則是理念付諸實踐的執行者,如官員和社會領袖。「為往聖繼絕學」是指擴展所學並傳承後世,期盼青出於藍。「為萬世開太平」則可解釋成要為世人提出一個理想的境界,如理想的社會、理想的生活和理想的人生態度,並且用這理想來針砭、批判、矯正當代所看到不符合理想的社會現象。

二十世紀的中國知識份子中,全盤西化的五四人物與左派馬列,基本上都是希望將西方的系統全數套用。這兩類人物是"intelligentsia",而不是 "intellectuals"。所謂 "intellectuals"的知識份子,是指在本系統之內做他的解釋工作,懸掛理想,做良師良吏。Intelligentsia的知識份子則是將他處的思想體系全面移植,也因此常面臨水土不服的困境。

我們如何從"intelligentsia"轉變成新的"intellectuals"?現在全球正在經歷巨大轉變:知識成為商品,知識成為權力的來源,掌握知識的人操縱市場、操縱知識的武器。在這種情況下,只有"professionals",沒有"intellectuals"。現代社會中顛覆文化的人很多,但文化的承載者又是誰?未來的知識份子還有沒有張載期許的四個志業?許院士深切期許做為現代知識份子的我們面對未來世界時,應該從歷史上的知識份子中或得啟發,將這些問題懷抱在心,時時思考警惕。

人文講座第二場小型論壇於11/30下午2點假國發所三樓會議室舉行。受限於場地,需報名參加,來自校內外系所單位的報名十分踴躍。許院士先就講題「多樣的現代性」,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地闡釋現代性的意涵,接著與參加者展開進一步的問答和互動。在全長約兩小時的討論中,許院士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參加者不僅親見大師風範,更經歷一場豐富的知識與心靈盛宴。

本次人文講座由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與本校歷史學系合辦。兩場活動錄影將於近日公布於臺大線上演講網(http://speech.ntu.edu.tw/user/),歡迎未能親臨盛會之舊雨新知點閱瀏覽。活動相關介紹詳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網站(http://ntuihs.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