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結合“知識”《哥本哈根》演出致力人文與藝術的推動

在臺灣大學的引薦及贊助下,劇作家邁克‧弗雷恩(Michael Frayn)風靡全球的科學劇《哥本哈根》終於與臺灣的觀眾朋友見面。2008年3月21日-23日, 28日-30日,連續兩週於「2008臺灣大學杜鵑花節藝術祭」演出,於3/30劃上完美的句點。於歐美數度獲獎並引發學術界及劇場藝術工作人士廣泛討論及爭議的《哥本哈根》,此次在臺大戲劇系紀蔚然主任的策劃及物理系高涌泉教授的協助下,委由「動見体」劇團導演符宏征掌舵臺灣首演,演出前一個月門票已被索取一空。每場演出當日更有許多觀眾現場排隊候補,不但吸引學術界及藝術界等各界人士前來觀賞,更有許多科技產業、傳播媒體業、清大、交大理工學院觀眾首次踏入劇場,一睹《哥本哈根》演出風采,其盛況堪稱為另類的「哥本哈根現象」。李校長夫婦亦於3月29日親來觀賞體驗。

此次演出,導演符宏征啟用資深劇場演員邱安忱及新秀吳定謙、謝俊慧,肩挑大樑演出20世紀物理學家尼爾斯‧波爾(Niels Henrik David Bohr)、沃納‧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及波爾之妻瑪格莉特(Margrethe Norlund)。其內斂自然如電影般的表演,將劇中複雜的歷史謎團界定、物理及化學討論轉化為三人情誼關係的衝突、對峙與撞擊,並將劇中所提之人性、道德與戰爭、科技等恆常辯證,在資深本土音樂人陳世興操刀的深邃空靈配樂下,揉合劇中人物的情感流動細膩而幽緩地滲入觀眾的感官與心靈,使《哥本哈根》這齣「硬」戲散發迷人況味,讓不少觀眾走出劇場後回味無窮,欲罷不能地隔天再來排隊看了一次。也有觀眾被劇中波爾及海森堡的情誼,在面臨生死攸關的核爆論戰所引發的內心掙扎與痛楚所感動,在劇場中數度落淚。3月23日午場演出後,由高涌泉教授主持一場研討會並與觀眾對談。

有別於歐美演出此劇的三人版本,導演符宏征使用數名黑衣人演員,在環形的舞台空間裡,與三位主角互動,或於場面調度上展現電子、粒子及中子的軌道運轉畫面,或於舞台上穿梭行走,營造詩意且超現實的表演風味。藉此大膽及創意的設定,使黑衣人演員所表現出多義性(可被視為當代科學家幽靈、核爆的收害者亡魂、監聽三人對話的蓋世太保等),而讓觀眾增加不少詮釋及討論想像的空間。然而受許多觀眾關切的仍是劇作的核心意識,當《哥本哈根》來到臺灣,帶領觀眾回溯歷史、觀照當下的同時,人性間衝突、撕裂與矛盾所引爆的內在戰場,為臺灣大學製作《哥本哈根》在臺演出,增添了一份宏觀的人文關懷與樣態。

近年來,臺灣大學本著“藝術”結合“知識”的原則,致力人文與藝術的推動。此次臺灣大學首開先例委託「動見体」劇團演出“哥本哈根”一劇,演出的成功及引起的觀注,顯示“知識”結合“藝術”的呈現方式,是當前台灣社會所需要且可以接受的方向。

繼2007年「杜鵑花節錯覺展」之後,2008年「哥本哈根」的成功演出,使「臺灣大學杜鵑花節藝術祭」(NTU Azalea Art Festival)的輪廓已然浮現。藉由委託「動見体」劇團演出「哥本哈根」,讓臺灣大學對台灣劇場活動的推展,也盡了一份心力。希望將來「臺灣大學杜鵑花節藝術祭」還有機會與台灣的藝術團體共同攜手合作,來提升台灣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