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臺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發現本土極端新物種

每年5月22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近日發表相關研究成果,包括新近自台灣本土極端環境中,發現的三種極端耐鹽微生物新物種,經深入生理生化性狀研究及比對核酸序列,並經多國寄存機構的覆核驗證後,已證實確為新物種。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已先就其中三種,分別以台灣地名命名,並已為國際微生物新種命名及分類的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與機構(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of Bacteria) 接受。

台灣先民煮海水為鹽已有長久歷史,自1665年明鄭時期於台南闢建瀨口鹽田至2002年全面關閉曬鹽場為止,超過三個半世紀的製鹽史,除為台灣提供精彩豐富的多樣政經文化記憶外,更在南部鹽田中經年累月的孕育了許多驚奇的新型極端生物。

此次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團隊,在台南沿海地區的七股、北門與四草安順鹽田等地的探勘研究,已成功分離並命名:七股芽苞桿菌 (Virgibacillus chiguensis sp. nov.);北門單胞鹽菌 (Halomonas beimensis sp. nov.);四草海洋桿菌 (Marinobacter szutsaonensis sp. nov.)等三種新物種。其極端耐鹽性狀,如七股芽苞桿菌,可生存繁殖於超過30%幾近飽和食鹽水濃度的特異能力,已經吸引許多國內外學術及產業機構的高度重視。

極端耐鹽新種微生物的發現,除標示我國豐富多樣的遺傳資源及科研實力,與維護生物多樣性的努力外,更有相當多層面的研發應用價值。

在基礎生物醫學領域上,由於耐鹽菌對抗高鹽環境高滲透壓的能力,可做為對細胞離子交換與通透調節機制基礎研究的極佳材料。

在植物生技方面,耐鹽與鹽分調節的相關基因,可藉由基因工程的方法,轉殖入作物細胞內使具有耐鹽能力,進而發展出可種植於高鹽分與貧瘠土地的基因改造作物,解決艱困地區的糧食問題。

在藥粧產業方面,也因為耐鹽菌細胞的維持水分子對抗滲透壓的特性,而可發展做為美粧保水保溼等化妝品與醫藥產品的重要成份。

在環境工業與再生能源上,如轉換加工廢棄物與都市廚餘為再生能源,可兼顧環境保護與減少石化能源依存。若能使用耐高鹽微生物轉換生質能源,將可兼有過程中降低雜菌污染,並減少耗能與排污的脫鹽程序,而大幅增加經濟競爭性。

聯合國於2000年12月時之聯合國會員大會,宣告將每年5月22日定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 - 22 May),以彰顯聯合國自1992年5月22日通過生物多樣性公約條文之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自1993年度12月29日生效起至今,已有高達191個締約會員方,幾乎是全部的聯合國成員,且是全球最大與具國際公法約束力的國際條約組織。台灣雖因非聯合國成員的因素,無法正式成為該公約締約方。但在政府與學界的配合及努力下,我國自始即參與追蹤並遵循生物多樣性公約之運作與精神。

臺大多位教授,自1990年代起,即受政府委託代表出席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組織的各種會議,並於國內推動多項大型工作。其中,所協助起草的「中華民國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也於2001年8月於行政院召開之第2747次院會中核定通過,執行至今,成效斐然。臺灣大學也率先國內學研機構,最早於2001年11月即設立校級組織之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結合全校11個學院中相關教師,共同努力推動生物多樣性整合研究與相關教學及國內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