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大看到“神話之鳥”登陸馬祖

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全球數量不到50隻,唯一確認的生殖地就僅在馬祖列島的燕鷗保護區,然而其常混群於大鳳頭燕鷗之中,又極易受到干擾,因此並不容易追蹤與觀察。今年在農委會林務局與連江縣政府的經費補助之下,由臺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的袁孝維及邱祈榮教授、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的江昭皚教授和莊欽龍與陳家榜兩位博士,以及台北鳥會的研究人員共同合作組成研究團隊,選擇其中的兩個無人島嶼放置假鳥來吸引真鳥,並透過整合無線感測器網路與無線通訊技術,克服電力、海島氣候、強風、鹽害、野外昆蟲侵害及遠距離島通訊,將島上狀況以每兩小時一張照片的頻率傳回位於臺大的辦公室。5月24日第一次成功捕捉到大鳳頭燕鷗的登島紀錄,之後在26日傳回了黑嘴端鳳頭燕鷗的第一張照片,還可以辨識出大鳳頭燕鷗已經開始產卵;27日及30日又有更清晰的影像傳回,並顯示燕鷗已經開始穩坐在巢位上孵蛋了。張張照片結合了生態與科技專業領域,是臺大貢獻在臺灣保護與研究神話之鳥的重大突破與創舉!

黑嘴端鳳頭燕鷗是燕鷗科鳥類中最稀有罕見的一種,自2000年於馬祖再度被發現後,每年都有許多鳥類生態學者與鳥友,特地前往馬祖進行鳥訊調查。然而為了避免干擾,目前對其生態習性的觀測卻僅限於用望遠鏡遠遠的看,對於牠們在島上的繁殖行為與生態皆一無所知。因此,由臺大鳥類生態與機電整合科技的師生們,組成跨領域的團隊,研發了一套「鳥類行為及棲地自動化監測系統」,定時拍攝島上生態照片,再藉由手機通訊系統,間隔固定時間由馬祖”打電話”傳送照片到位於台北市的臺大辦公室。這些定時拍攝的影像資訊,讓研究團隊可以充分掌握島上燕鷗的狀況,隨著照片資料的累積,將來進一步進行整理與分析,有助於解開神話之鳥繁殖行為與生殖生態的眾多謎團。未來,此系統可望提供一般民眾透過網路,一起來觀察神話之鳥,讓民眾在家亦可關注瀕臨絕種物種的保育議題。另外,此監測系統並裝有聲音同步傳輸設備,亦可作為燕鷗保護區的監視系統,用以避免漁船或不肖人士侵入保護區內的島嶼,在臺灣端就可以將訊息立刻通報馬祖端進行危機處理。

目前在國外已有使用假鳥引誘燕鷗至適當的地點進行繁殖的成功案例,但是在台灣卻尚未有任何嘗試。馬祖列島共有八個無人島礁燕鷗保護區,但每年燕鷗選擇棲息的島嶼不同,有些島嶼距離馬祖本島較遠,在管理上增加了許多困難。因而團隊以石膏製的大鳳頭燕鷗模型,放置在較利於海巡署巡護與管理的兩個島嶼上,以減少因為大陸漁民上岸撿拾鳥蛋對燕鷗造成不可回復的破壞。誘鳥計畫的第一次嘗試就發揮了極大的功效,成功的將燕鷗誘引到安全的棲息環境上繁衍後代,團隊也在4月初就先行登島整理棲地,為燕鷗們佈置了一個舒適的家。

大陸方面近幾年來也積極投入黑嘴端鳳頭燕鷗的調查,據悉對方也有意將其提報北京政府列為與貓熊同等級之國寶動物。然而馬祖何其有幸,也是何其重要,是目前所知唯一的神話之鳥繁殖地。對於馬祖列島黑嘴端鳳頭燕鷗的保護工作,我們看到了政府部門、學術團體與民間保育組織的戮力合作,我們也看到了臺大不同研究領域的結合所產生的加成功效並對社會的貢獻。希望美麗的神話之鳥永存於世,年年都從馬祖”打電話”到臺灣來報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