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系保存近200年來原住民文物

臺灣大學真如外界傳言保存上千具原民骨?臺大人類學博物館近日針對媒體疑問指出,臺大珍藏了數十萬件考古文物,其中以陶片石器最多,距今都超過千年以上。

人類系系主任陳瑪玲表示,這些古文物主要是1920至1960年代師生田野調查考古挖掘的收藏物,包含原住民的生活器具、人類骨骼標本、猩猩骨骼標本等,僅保存兩具較完整人類遺骸。

至於日據時期霧社事件的主要人物莫那.魯道骨骸原本存放在人類學系標本館,民國62年已移回霧社,近日因「賽德克.巴萊」電影爆紅引起討論,到底臺大還保存多少原民骨骸?事實上目前僅有兩具日據時代挖掘出的完整遺骸,分別是臺中麻頭路與屏東墾丁寮石棺出土,都是臺灣史前人類遺骨,很難判斷其血緣關係。確實挖掘時間為日據時代臺北帝大時期,兩具遺骸都是史前時代的人類。另外,光復後在十三行遺址挖掘的曲肢葬,也有一具比較完整的人類遺骸,亦為史前遺骸。

臺大人類系系主任陳瑪玲表示,原本這些考古文物都陳列在已拆除之洞洞館的考古展示廳,洞洞館拆除後,數十萬件的文物全部封箱保存,目前尚在尋求校史館的空間作為展示廳,並規畫定期推出各種展覽。除了考古文物,人類系還保存近200年來的原住民文物,這些館藏統稱為「民族學藏品」,主要都是臺北帝大時期所採集,包含泰雅族貝珠衣、平埔族雕刻等珍貴的藏品。民族學展示廳還有一艘邵族的獨木舟與一艘達悟族的拼板舟(如上圖),分別來自日月潭與蘭嶼,都是原住民的代表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