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現光復初期畢業檔案史料

畢業大總考畢業改為總考制,但年年暫緩,民國後,大學生需通過畢業生考試,方可畢業。原本只考最後一學期課程,民國39年,教育部訓令將考試改為總考制,加考各學年所學主要科目三門以上,至少七門。此制當然遭學生群起反對,但由於政府規定各機關不得任用未過總考者,畢業生不得不應試。

由於臺北帝大民國34年才由國民政府接收,先前未曾舉辦總考,接收後忙於改制、易名,更無暇舉辦。民國36年教育部曾第一次公布暫緩舉行總考,但民國37到42年間,仍需每年請示教育部舉行與否。以「本校歷屆畢業生均未舉行總考」及情況特殊為由,也都獲得核准。

畢典的精神「我們為什麼要舉行畢業典禮呢?就是要使我們全體畢業生在隆重莊嚴的典禮中集合在一起,鄭重地表示,要盡瘁學術,效忠國家,使母校精神得以發揚光大。敬以『發揚臺大精神』來祝賀各位同學事業成功,前途無量。」──教育部長張其昀於民國44年臺灣大學畢業典禮致詞。

畢典風雲人物臺大畢業典禮會場冠蓋雲集,民國36年邀請臺灣省政府主席魏勛,民國37年邀請教育廳長、民政廳長、財政廳長、審計處長、高等法院長、人事處長、建設廳長、資源委員會等長官,民國43年邀請教育部長張其昀致詞。民國43年起邀請各大報社採訪畢業典禮,可見臺大畢業典禮為當時國內教育界一大盛事。畢業生也能成為畢業典禮的風雲人物,民國54年,中國小姐田敏媛是政治系的應屆畢業生,成為典禮會場中眾所矚目的焦點,因此抹煞不少攝影記者的底片。

畢典活動好精彩在正式的畢業典禮之外,畢業活動也是不容錯過的重頭戲。民國37至46年間,臺大曾在中山堂舉辦畢業遊藝會及同樂會,有合唱、獨唱、鋼琴獨奏、話劇、平劇、舞蹈、歌劇等表演,也曾在校總區辦公樓舉辦畢業遊園會。

國防動員與軍訓課根據民國35年公布的兵役法,高中以上學校學生未畢業者可以辦理緩徵,同年規定,高中大專生在校必須接受軍訓教育,內容包括戰地政務訓練與體能訓練,女生則接受護理訓練。由於當時兵役制度仍不完備,因此不乏運用轉學或更改戶籍等方法逃避兵役者。民國41年起,大學畢業生須應徵服一年的預備軍官役,即使已確定出國留學者,也必須先接受四個月的軍事訓練。

失業問題與就業推介民國30-40年間受到二次世界大戰與國共內戰的波及,中國內部產生大規模的人口流動。臺灣由於在地理上較具隔絕性、受破壞程度較低,成為當時中國人遷居逃難的一時之選。當時畢業生失業問題嚴重,大學生之間彌漫著「畢業即失業」的不安,政府甚至為了失業問題,擬定『大中學生畢業後失業問題辦法』,可見當時失業問題之嚴重程度。一位大學畢業生有以下幾種可能的出路:

一、教育部選送:教育部明令各大學應於畢業前檢送應屆畢業生名單,教育部將針對優秀畢業生提供選送就業服務。

二、資源委員會推薦:1.民國38年資源委員會選用大學畢業生辦法。2.由資委會洽商各單位統籌辦理。3.限學校又限性別:選用以臺灣大學、臺中農學院、臺南工學院之『男性』『臺籍』畢業生。

流程:學校依分配名額加倍保送畢業生參加面談,面談通過者以『甲種實習員』任用半年至一年,實習期滿考核通過正式派用。傅校長曾針對資源委員會回函,為了網羅真正人才,建議不限制性別及省籍….

三、參加就業考試 (民國38年至47年):除了直接受推薦的畢業生之外,大多數人想要找工作進入政府單位仍需要透過「畢業生就業審查」,其形式類似大學聯考。首先,成立「就業輔導委員會」專責此項任務,爾後辦理考試、培訓最後分發單位就業。考科包含:專業科目、國文及公民。值得一提的是,民國40年的正取錄取率高達50%,備取也有20%。

四、學校推薦:當時的就業輔導,除了考試之外,另一個管道是透過學校推薦。當時負責此項作業的「南京-資源委員會」與其他單位(例如:中央銀行。),可以直接發公文向學校要推薦人選及其相關資料。爾後單位進行篩選,答覆學校想要的人選,如此成就了許多「好事」。

而且,原來那個年代,臺灣大學畢業生是非常搶手的,聯勤總部請求臺大推薦機械系與電機系的畢業生至廠服務,但臺大回覆:「函覆本校已無機械系畢業生可派」。

五、校長幫幫忙:每到畢業季,正當所有人都陷入搶工作的戰鬥位置時,民國39年的「黃瓊朗」同學,卻有讓現代人羨慕不已的求職經歷。

當年,黃瓊朗直接受傅校長主動推薦至臺灣工礦公司就職,當臺灣工礦公司回覆錄取時,欣喜之餘,傅校長甚至寫感謝函道謝。不過,這可不是黑箱作業,仍須經過省政府核可的正式手續。求職經歷實屬非常特別,煞羨好多人。

夏冬兩季的成功嶺之歌民國47年,政府為提高國防素質,開始實施大專生暑期集訓,各地大專錄取新生或畢業前有意集訓者,齊聚在成功嶺接受為期十二週的軍事訓練。在成功嶺上的三個月成為當時大學男生們的共同回憶。

畢典穿什麼?民國49年以前的學生不像現在穿著學位袍參加畢業典禮,民國43年規定男生穿白色港衫、黃色長褲,女生穿旗袍。民國44年至46年間著軍訓制服,民國48年則是男生穿白長袖上衣、卡其長褲,女生穿淺色樸素旗袍。在畢業生聯誼會的爭取之下,臺大學生在民國49年開始穿著學位袍參加畢業典禮。1990年代,在碩士服的黑色披肩上增加各學院代表色。民國93年,在學士服加上白色的短披肩。

民國94年起,學士服的短披肩也加上各學院代表色以及梅花圖案,為畢業季節的臺大校園增添繽紛色彩。

古早味的畢典在臺灣光復初期物資匱乏的年代,舉辦一場畢業典禮實非易事,因此需要與許多校外單位合作。民國40年代的臺大借用中山堂舉辦畢業典禮,並安排專車接送師生往返臺大校區與中山堂會場。為了營造典禮氣氛,當時曾邀請臺灣省警察學校樂隊於典禮奏樂,也向臺灣省教育廳、臺電公司、西門國民學校等單位商借三色布、燈泡、長條凳布置會場。直到民國50年代,臺大體育館(舊體)落成才回到臺大校區舉辦畢業典禮。民國90年迄今,則在臺大綜合體育館(新體)舉行。

戰火中的畢典太平洋戰爭爆發,戰火延燒,也影響臺灣醫學教育。因美軍轟炸,學校不得不停止上課、附屬醫院的運作也幾乎癱瘓,全員疏散到防空洞,另尋臨時上課地點。為了戰爭需要,帝大盡量縮短修業期限,以便提早動員學生投入戰役。民國30年12月,打破每年三月份舉行畢業典禮的往例,舉行第二度畢業典禮,第二屆和第三屆的學生於當年同時畢業;第四、五、六屆各提前一年於民國31年、32年、33年畢業。

臺大檔案展示室本校檔案展示室配合六月畢業季活動,呈現光復初期畢業生面臨的社會問題及畢業典禮等文獻資料,從檔案角度出發剖析畢業議題,促進大眾珍視並了解檔案歷史價值特別精心設計展出「畢業這檔事」特展。展出時間為101年6月4日起至101年7月15日止(周一至周日9時至16時)。展出地點在農業陳列館1樓貴賓廳(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固定導覽時間:101年6月4日起至101年6月8日止(周一至周五14時至16時)。團體參觀歡迎事先預約導覽服務,聯絡電話請洽:(02)3366-9713陳瑩先小姐,歡迎各界人士及校內師生員工前來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