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舊版地形圖選錄 東京大學總合研究博物館藏近代亞洲地圖資料典藏 臺灣篇》出版

文:青刊社地圖工作室負責人 黃清琦臺灣大學圖書館新近出版由郭俊麟主編,郭俊麟、魏德文、黃清琦、鄭安睎共同合著之《臺灣舊版地形圖選錄 : 東京大學總合研究博物館藏近代亞洲地圖資料典藏 : 臺灣篇》一書。

2011年東京大學總合研究博物館將其典藏「外邦圖」中的臺灣舊版地形圖數位檔,共221幅,贈送給臺灣大學圖書館作為學術研究及推廣利用。日本學界所指的「外邦圖」,為明治維新至二戰結束前,由日本軍方或其他單位基於軍事目的所測繪、複製日本本土以外地區的地圖。戰前臺灣為日本殖民地,因此臺灣舊版地形圖也在「外邦圖」的範疇在內。

「外邦圖」近年來開始為學界所重視,陸續集結,並透過編目整理和「數位典藏」的方式,得以向社會大眾公開,成為研究戰前東亞許多地區地理變遷的重要史料。臺灣在1895年開始引進地形圖測繪的製作模式,百餘年來,已建立數十套從大比例尺實測地形圖到小比例尺編纂地形圖的制式地形圖套圖,是記錄臺灣地理變遷的重要史料。

此批東京大學總合研究博物館贈藏地圖數位影像檔,所涵蓋之年代由明治29年(1896)至昭和14年(1939),依時間排列,內容包含以下諸套地形圖:

臺灣總督府製圖部,《臺灣輯製二十萬分一圖》,7幅,1896年印行。

陸地測量部,《臺灣假製二十萬分一圖》,27幅,1897年輯製,1897-98年製版。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堡圖》,比例尺二萬分一,25幅,1903-04年調製。

臺灣總督府蕃務本署,《二十萬分一臺灣蕃地圖》,5幅,1911年製版。

臺灣總督府蕃務本署、警察本署,《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9幅,1910-18年測圖或製版。

陸地測量部,《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1幅,1925年測圖。

陸地測量部,(日治後期)《五萬分一地形圖》,147幅,1924-39年測圖。

東大所藏這7套地形圖中,以3套「二十萬分一地形圖」(第1、第2、第4項)和日治後期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第7項)最完整。尤其臺灣總督府製圖部,《臺灣輯製二十萬分一圖》(第1項)、臺灣總督府蕃務本署,《二十萬分一臺灣蕃地圖》(第4項)在臺灣收藏單位中屬於罕見,東大所藏陸地測量部,《臺灣假製二十萬分一圖》(第2項)、日治後期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第7項)則涵蓋多種版本,典藏具有深度。

本書由東華大學郭俊麟助理教授撰寫「外邦圖的意義、典藏與臺灣舊版地形圖」專文,說明日本對「外邦圖」的定位和整理、研究現況。南天書局負責人魏德文先生撰寫「《臺灣輯製二十萬分一圖》導讀」,此套地形圖係殖民地官廳應急製作,魏先生細述清末到日治最初期此圖可能輯用的內容。青刊社地圖工作室負責人黃清琦先生撰寫「《臺灣假製二十萬分一圖》導讀」,以及「日治後期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導讀」兩篇,兩套圖皆是日本中央測繪機關陸地測量部所製作,前者採用1895年迅速測圖結果所縮製,後者為日治後期全日本統一格式的制式基本圖之一部分,係臺灣地形圖測繪「內地化」,實施正式三角測量及全套使用日本本土測繪規範。中興大學鄭安睎助理教授撰寫「《二十萬分一臺灣蕃地圖》導讀」,此圖為日本正在進行「理蕃」事業時,以尚未完成的《五萬分一蕃地地形圖》部分測量結果應急製作,兩者互相比對,或可印證一些原住民傳統領域和部落遷徙的事例。

透過本書對於東京大學總合研究博物館贈藏地圖數位檔之解說與導讀,提供讀者有關日治時期臺灣地圖測繪史,以及臺灣各套地形圖的版本分析等背景資訊,對於臺灣地理或歷史相關之研究與利用,具極深之價值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