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茲獎得主葛林布萊蒞臨臺大為臺灣莎士比亞學會揭幕
哈佛大學講座教授與普立茲獎得主葛林布萊(Stephen Greenblatt)於七月五日在臺大以「莎士比亞的人生故事」為題演講。縱然戶外雷電交加,總圖國際會議廳仍坐滿熱情的聽眾,驗證葛林布萊的精彩演說與豐富學識比風雨更具震撼力。這乃是臺灣莎士比亞學會的開幕活動。文學院副院長張淑英表示誠摯歡迎,其他到場致辭嘉賓包括代表國科會的馮品佳、代表亞洲莎士比亞學會的伊克(Judy Celine Ick),以及代表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與臺灣古典中世紀暨文藝復興學會的王儀君。本活動由國科會與臺大文學院贊助。
葛林布萊為當代最重要、最有前瞻性的文學學者之一,對於文化、莎士比亞與文藝復興研究有極大的影響。他是「新歷史主義」的創始人,將歷史、政治、理論的角度納入,為早期現代文學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影響力不僅限於學術圈之內。他所主編的《諾頓英國文學選集》(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是全球學生必讀,他所著的《推理莎士比亞》(Will in the World)也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上長達九周。他的最新著作《轉向》(The Swerve)則為他贏得2012年度美國專書獎與普立茲獎的非小說獎。
在美隆基金會(Mellon Foundation)贊助之下,葛林布萊與美國知名劇作家察理密(Charles Mee)在2008年展開「文化移動」的實驗。他們根據莎士比亞的佚作,共同創作了一部劇本《卡丹紐》(Cardenio),並邀請世界各地的劇團以自己的文化背景來改編演出,以探討文本背後特定的價值觀、人生態度、制約與成規等如何在故事場景遷移後運作或轉化。這部戲已在全球十一個國家上演,臺灣的戲曲版《背叛》乃是壓軸之作,由彭鏡禧與陳芳改寫,李寶春導演。葛林布萊於演講當晚欣賞了中國文化大學學生的演出,並讚賞本劇巧妙的改寫、動聽的音樂、綺麗的服裝、以及演員俐落的身手。葛林布萊也主持了演出後的座談,暢談觀劇心得。
在葛林布萊的祝福下,臺灣莎士比亞學會正式揭幕。臺灣的莎士比亞豐富多元、日新月異,在翻譯、研究、教學、演出各方面都興盛蓬勃。近年來,透過舉辦國際研討會、參與跨國組織、與國外劇場與學界交流合作,臺灣莎士比亞的能見度與影響力更大幅提高。二十一世紀的莎士比亞已不再侷限在傳統的範疇,而能廣納百川,除了人文學門,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學門的學者也投入,發展出跨領域的研究。成立「臺灣莎士比亞學會」這個具有國際觀與本土視野的整合、交流、切磋平臺,正是時機。
臺灣莎士比亞學會的理、監事半數出自臺大,包括雷碧琦(理事長)、邱錦榮(秘書長)、梁欣榮、朱靜美、王怡美,以及彭鏡禧。這並不足為奇,因為臺大在臺灣莎士比亞發展史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臺大莎士比亞論壇、臺灣莎風景、臺灣莎士比亞資料庫、臺灣莎士比亞學會,以及亞洲莎士比亞學會都在此萌芽。在2004年由彭鏡禧創辦的臺大莎士比亞論壇已舉辦過七屆國際研討會。自2006年起擔任論壇召集人的雷碧琦於2012年起成為國際莎士比亞學會的理事,並創立亞洲莎士比亞學會,獲選首屆理事長。
2014年五月,亞洲莎士比亞學會將在臺大舉辦首屆研討會「莎士比亞的旅程」。邀請講者包括國際莎士比亞學會理事長霍卜克(Peter Holbrook)、日本學者河內善子(Kawachi Yoshiko)、美國莎士比亞學會執行長歐琳(Lena Cowen Orlin)、印度學者布魯洽(Rustom Bharucha)、中國大陸學者沈林、埃及學者塞賴哈(Nehad Selaiha),以及泰國導演凱(Ing K)。研討會也將搭配來自國內以及韓國、菲律賓的戲劇演出,以及泰國電影的放映。這場盛會精彩可期,研究莎士比亞、文化翻譯、戲劇演出的學者與學生都不能錯過。更多資訊與徵稿啟事請參考官網http://AsianShakespea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