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預所陳為堅教授團隊中學生飲酒相關研究發表Addiction期刊

流預所陳為堅教授研究團隊發現學校周圍便利商店密度愈高,中學生半年內有喝酒的機率愈大,此一結果成果在7月10日線上發表於Addiction期刊。青少年飲酒的行為近來在世界各國都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青少年飲酒除了與個人的因素,像是蹺課經驗、家庭環境、零用金多少等有相關之外,也受到所處的外在社會環境影響。過去歐美國家的研究中已經發現,若學校或住家附近的酒類產品愈容易取得,如賣酒店家多,則青少年的飲酒盛行率愈高。

在亞洲,特別是臺灣,一個與歐美相異的地理文化特徵是24小時便利商店的林立。24小時便利商店提供了全時間購買民生用品的方便,也提供了菸酒商品無所不在的販賣。雖然我國有不得販賣菸酒給未成年青少年的法律規定,但是相對於菸品的櫃後陳列方式,酒類與一般飲料的開架式販售,使得酒類販賣對象限制的執行相對不易。在過去國內的調查研究中,即發現青少年酒精飲料的購買來源主要是24小時便利商店。

陳教授研究團隊在2004-2006執行的全國青少年調查中,蒐集了來自387間國、高中,一共52214名青少年樣本。陳教授和他的團隊包括王世亨博士、碩士生林宜瑾同學、陽明大學公衛所陳娟瑜副教授、和健管所陳端容副教授,與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詹大千助理研究員共同合作,利用地理資訊系統,計算在收案學校方圓一公里內,大約走路12-15分鐘距離的便利商店數,依照學校周圍的便利商店密度區分為低、中、高三種。

陳教授團隊使用多層次分析,考慮了個人和環境的一些干擾因素的可能影響,包括性別、國中或高中、年級、蹺課經驗、單親家庭、抽菸、打工、與零用金高低等。結果顯示,相較於學校附近便利商店密度低的學生,學校附近便利商店密度為中與高等級的學生,其最近半年內有喝酒的風險,分別增加了4%與8%。

依照此研究的估計,學校周圍有比較多便利商店者,學生在過去半年有喝酒的機率的增加雖然看起來不是非常高,但這個效應是全校平均來算。因此,受影響的學生數目其實不容等閒視之。便利商店的林立,對我們的生活確實帶來方便,但伴隨而來非預期的可能影響,也值得注意。如何建立更為完善的酒類販賣對象限制之執行與稽查,是需要迫切討論的公共衛生議題。

臺大公衛學院為推廣此研究成果,在102年7月12日舉辦“公衛研究最前線”活動,主題為「含酒飲料的販售不要太便利:學校周圍便利商店密度愈高,中學生半年內有喝酒的機率愈大」。此發表會由流預所杜裕康副教授主持,陳為堅院長引言,流預所王世亨博士後研究簡報研究成果,並邀請社工系馮燕教授評論。發表會當天邀請多家媒體前來與會,並在電視新聞、報紙、與網路新聞報導此研究發現,讓社會大眾重視日常可能被忽略的公共衛生議題。

論文完整出處: Wang S-H, Lin I-C, Chen C-Y, Chen D-R, Chan T-C, Chen WJ. Availability of convenience stores and adolescent alcohol use in Taiwan: a multilevel analysis of national surveys. Addiction. 2013 (doi:10.1111/add.1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