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譯注成 果講座

臺北場」由臺大文學院承辦、教務處協辦,以「秋季講座」4場及「春季講座」5場共計9場,將於2013年11月20日-2014年4月9日,每週三19:00-21:00 於博雅教學大樓102教室舉行,免費入場。

◎每場均備有小禮,請先線上報名。◎每場次核予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2小時。講座詳情活動網址: http://homepage.ntu.edu.tw/~b00901119/index.html。時間:19:00-21:00 地點: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臺灣大學博雅教學館102教室。詳洽連絡人高先生ironman0904@gmail.com。

第一梯次秋季講座:日期/講題/主持人/主講人/討論人 11月20日十七世紀的MTV:談英國詩人鄧約翰的戲劇詩《哀歌集》陳弱水/曾建綱/涂銘宏

十七世紀的MTV:談英國詩人鄧約翰的戲劇詩《哀歌集》主講人:曾建綱(文藻外語大學英國語文系助理教授)

內容概述:《哀歌集》共收約20首情詩,屬鄧約翰少作,大多成於「林肯法學院」時期(1590年代)。本集風格多變,從戲謔怒罵的〈臂鐲〉,到憤恨難消的〈天生的憨呆〉,再到情色不羈的〈床戰〉、〈勸女寬衣〉,及〈愛的巡航〉,令人目不暇給。此外,集中亦有成熟嫵媚的〈秋顏〉、搞怪胡鬧的〈變臉〉和〈香水〉、真情撼人的〈別離〉與〈臨別贈像〉,也有同性愛憐的〈薩孚致情人菲蘭妮絲〉,亦可見社會批判的〈不從〉和〈倫敦市民與其妻〉。《哀歌集》是一窺鄧詩多樣的萬花筒、開啟鄧詩廟堂的叩門磚,嚴厲如姜森(Jonson),也把〈臂鐲〉牢記在心,前吟後詠,並稱鄧氏在25歲前已寫下傳世之作,足堪世界級的大詩人。

精采譯作:「馥烈的香水,才進門它就扯嗓,/直撲令尊鼻孔,難怪戀情曝光。」(第三首〈香水〉)

「妳弟弟,活脫仙童,冷不防/於良宵之際,蹦入我倆臥房。」(第三首〈香水〉)

「在此讓我奮戰;倒臥妳懷中;/在此讓我交涉、破城、流血、命終。」(第七首〈床戰〉)

「特許我航行,讓我那漫遊之手/忽上、忽下、盤中、忽前又忽後。/哦我的美洲,我的新大陸…」(第八首〈勸女寬衣〉)

「讓我們四臂交錯如藤,叫驚恐/將我倆凍成一塊,好就地相擁…」(第15首〈別離〉)

11月27日東風西漸中的智巧與浪漫《東方造園論》黃麗玲/邱博舜/陳國棟

東風西漸中的智巧與浪漫《東方造園論》主講人:邱博舜(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

內容概述:《東方造園論》為錢伯斯整合他早年親訪廣東園林的認識、參考當時歐洲人對於中國園林及一般文明之見聞、漢學雜誌、西方的古典文獻、英國的園林美學文獻,及他自己的看法,呈現出一個獨特的造園理論體系。本書廣泛影響歐陸中國風造園,誠為18世紀不朽文獻,書中呈現一個獨特的造園理論體系,對於造園的水泉、花木、山石、路徑、建物、人物、鳥獸等安排,尤以四時安排,以及「愉悅」、「恐懼」、「驚奇」三景之描述最具特色。本書初版於1772出現後,遭致來自地景式造園支持者的批評,因而於1773年再版此作,補強初版內容並提出辯解。

精采譯作:有時候旅人被陡降的通道趕到地底、分成幾個房室的穹窿,在此油燈散發昏熠,發現古代君王和英雄的蒼白形象,斜倚在國床上;他們的頭上戴著星星的榮冠,而手上拿著道德語句的聯對:笛子與溫柔和諧的風琴,被地底流水催促,在一定的間隔,劃破此地的寧靜,並且在空氣中充滿莊嚴神聖的旋律。有時旅人流連於樹林的昏暗之後,在刺眼的日光中發現自己身在絕壁的邊緣,瀑布從周遭的山傾瀉而下,湍流在他的底下深處狂濤;或者在幽暗的山谷中、倒掛著樹木的懸空石頭的腳下:或者潺潺的河岸,其岸邊在柳樹、月桂和其它植物的樹影底下,覆蓋著墳塚紀念碑。

它們的恐怖景致由陰森的樹林、不透陽光的深谷、懸空的禿石、黑暗的洞窟和從各方奔瀉下山的湍瀑所組成。樹木形狀畸瘻,被迫偏離它們的自然生長方向,而且似乎被暴力的風雪撕裂成碎片:有一些被丟下,攔截湍流的行徑;其他的看似被閃電的能量所爆破和打碎:建築物荒廢了;或者被火半噬,或者被狂暴的水流沖走:無一保全,僅留一些悽慘的茅屋散布山間,同時用來指出居民的存在和悲慘。蝙蝠、鴞鳥、禿鷹和隻隻肉食鳥在樹叢中振翅;狐狸、老虎和胡狼在樹林裡長嗥;半飢的動物在平原上踱步;絞首臺、十字架、刑車,和全副刑具,見於路途。

12月4日西班牙戲劇:預言/夢境幾分真?《人生如夢》張淑英/曾茂川/楊瓊瑩

西班牙戲劇:預言/夢境幾分真?《人生如夢》主講人:曾茂川(淡江大學西語系副教授)

內容概述:17世紀西班牙最重要劇作家卡爾德隆的重要劇作《人生如夢》,探討了命運轉折、身分認同、男女情愛,詠歎人生。《人生如夢》是西班牙最偉大的劇作,寫波蘭王子塞孟多受星象預言無妄之災,出生後慘遭父王囚禁孤塔:與世隔絕,過著半人半獸生活。後來國王反悔,將他迷昏帶進王宮,他在知悉自己身分後,把僕役丟擲窗外。兒子的蠻行嚇壞國王,於是再度對他下藥,關回地牢;並準備傳位外甥。百姓忿忿不平,乃舉事救出王子。王子以為一切仍在夢中。後來叛軍戰勝,但他寬恕了老王。本書〈中譯導讀〉除分析《人生如夢》這齣詩劇外,並簡述西班牙16、17世紀戲劇類型和發展,讀者可一窺西班牙黃金時代戲劇風格和其對後世影響。本書根據原文,參酌西文注釋本和英譯本譯出;稿成則以中日譯本核校。三易其稿,歷時五年始完成。

精采譯作:活著的人,醒來之前,           愛夢什麼,就夢什麼。國王夢見他是國王,他受到的掌聲寫在風上,死亡將其化為灰燼。富人夢著金山銀山,但要花更多心力守護;潦倒貧困的窮人也作夢;要開始暴發的作夢;要出人頭地的作夢;總之,在這個世界,人人都作自己要的夢,雖然誰也不懂要什麼。我夢見自己在這裡帶著鐐銬,也曾夢見在另一場合自己風光又快樂。人生是什麼?一點狂熱。人生是什麼?一幕幻景,一片影子,一個假象,再大福樂也極其小,終其一生,不過一夢,大大小小,都還是夢。

12月11日馬克吐溫禁書變經典的歷程《赫克歷險記》李有成/王安琪/單德興

馬克吐溫禁書變經典的歷程《赫克歷險記》主講人:王安琪(東吳大學英文學系教授)

內容概述:《赫克歷險記》是第一部以美國的本土文化及方言為背景的美式幽默傑作,開創嶄新的敘事策略與文字風格,展現幽默大師馬克吐溫處處戲謔的效果。書中描述赫克逃離文明社會的羈束,夥同逃離奴隸制度的黑奴吉姆,聯袂撐著木筏順流而下密西西比河尋求自由。表面上是一個無家可歸叛逆男孩離鄉背井四處流浪的故事,實際上是深入美國社會各階層文化的「意識形態批判」,以南北戰爭前沿岸鄉鎮村莊為縮影。

精采譯作:「好吧,那麼,我就下地獄吧」──說著,我撕了那封信。“All right, then, I''ll go to hell.”這句話被譽為本書的高潮所在,也是百年來評論的焦點,更是小說敘事理論最津津樂道的「反諷」(irony)例子。赫克豁出去了,以為他要下地獄了,而大家都知道他反而上了天堂,他追隨自己的良知良能,以他的一顆「赤子之心」,戰勝了「迂腐的世俗道德良心」。(第321頁)

人類居然可以如此殘忍相待。赫克這句話非常有名:“Human beings can be awful cruel to one another.”,完全出自肺腑,一語道破人情淪喪,很多讀者公認這個「人性殘忍」(human cruelty)就是本書的中心主題。(第334頁)

第二梯次春季講座

3月5日韋伯方法論研究的意義《韋伯方法論文集》莊榮輝/張旺山/孫中興

韋伯方法論研究的意義《韋伯方法論文集》主講人:張旺山(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內容概述:本書對於了解韋伯在哲學與宗教社會學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具有根本的重要性。韋伯探討的主題不受限於一般的「方法論」問題,而是擴展至知識理論與邏輯學的分析、乃至根本的「知識」或「科學」的意義問題,其中又以韋伯對社會科學的方法論與邏輯學的反省最具代表性。韋伯的各篇論述中,不僅在研究方法的層次探討了基本的邏輯與方法學的問題,也對於社會科學中許多核心議題如「社會科學與社會政策知識的客觀性」、「歷史學的對象為何」以及「歷史學之邏輯本質」等,提出個人獨到的見解。

精采譯作:當然:沒有研究者的價值觀念,就不會有「材料選擇」的原則,也不會產生任何關於個體性的實在物之有意義的知識,而且,正如沒有研究者對某些文化內容的意義的信仰,任何探討「個體性的實在的知識」的研究工作亦將毫無意義一樣,研究者個人的信仰的方向、在研究者的靈魂之鏡中的種種價值之色折射,亦將給研究者的研究工作指引方向。並且,科學天才將他的研究的客體與之關連起來的那些價值,將可以決定一整個時代的“觀點”、亦即成為具有決定性的價值:這不僅適用於被認為是在現象中“有價值"的部分,也適用於現象中被認為是有意義的或無意義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部分。(頁207f.)

3月12日宗教多元論對超越的探求《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苑舉正/蔡怡佳/孫效智

宗教多元論對超越的探求《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主講人: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所副教授)

內容概述:約翰.希克被認為是當代西方宗教學研究中極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他的《宗教之詮釋》被許多宗教學者視為希克最重要的經典鉅著,也是希克宗教多元論的集大成之作。希克轉化了康德及維根斯坦的哲學概念,認為神學需要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重新反思基督宗教的本質。他帶領讀者拋棄單一信仰體系的舊觀點,並能以淺顯易懂的語言闡述宗教多元論。希克的宗教多元論為基督教及其它宗教的傳統保守教派帶來挑戰;因此,無論是贊成或反對者,皆以此為基礎,深入探討西方神學背後的理性。

精采譯作:當代為對超越信仰的辯護,必須從我們對宗教多元性和觀念相對性的意識所揭示的新處境出發。必須視宗教思想與經驗為一個全球的連續體,它包含了世界各大傳統從古代開始至現今仍在發展的歷史中無限多樣的形式。在長遠的歷史中,必須充分地認識到文化關係的投射與象徵符號的存在。必須表明理由讓人相信,這一廣闊繁多的人類信仰領域,並非全然是投射與幻想──儘管其中的確存在著許多投射與幻想,而是我們與一神秘的超越實在之間構成的種種清楚或模糊的交界面。

3月19日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汪文聖/李明輝/張旺山

《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主講人:李明輝(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內容概述:本書是康德於1783年出版的作品,他撰寫這本書的動機可以直接追溯到他於兩年前出版的大部頭著作《純粹理性批判》。他經過十多年的沉思與醞釀,在1781年初出版了《純粹理性批判》這部畫時代的鉅著。儘管康德花了極長時間來構思《純粹理性批判》,但他卻是在年歲日增的壓力下,於短短四、五個月內倉卒完稿。只是,這部著作篇幅太過龐大,所探討的問題又極為複雜,還使用了不少新的名詞與表述方式。因此,本書可說是康德為了使外行人理解其《純粹理性批判》而特別撰寫的一本書。

精采譯作:本《序論》並非供學生之用,而是供未來的教師之用;即使對於未來的教師,它也決不該是供他安排一門既有的學問之講授,而該是供他自己首度發明這門學問。(頁1)

我坦白承認:正是大衛.休謨之提醒在多年前首度打斷了我獨斷的瞌睡,並且為我在思辨哲學底領域中的探討提供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頁8)

形上學就這樣漂浮在表面,像泡沫一樣,而一旦人們所掬取的泡沫破滅了,立刻便有另一個泡沫出現在表層。有些人始終熱切地採集泡沫,而另一些人則不去深入探究這種現象之原因,卻嘲笑前一種人白費力氣,而自以為聰明。(頁28)

知識並非從自然取得其(先天的)法則,而是為自然制定法則,這乍聽之下固然奇怪,但仍然是確實的。(頁93)

我們不可期望人類底精神終將完全放棄形上學的探討,正如我們不可期望我們為了不要老是吸入不純淨的空氣,而寧願終將完全停止呼吸。(頁156)

3月26日西田哲學與現象學《西田幾多郎哲學邏輯》蔡耀明/黃文宏/林鎮國

西田哲學與現象學《西田幾多郎哲學選輯》主講人:黃文宏(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內容概述:西田幾多郎是日本京都學派哲學的創始人,其學說融合歐洲哲學的精神、日本傳統思維及佛教思想,被稱為「西田哲學」。其著作《善的研究》被讚為「恐怕是日本人最初,且唯一的哲學書」。本書的選文以西田幾多郎為數本書所撰寫的序言出發,為初次接觸西田哲學的人提供思想脈絡的分期概觀。書中進一步介紹西田初期思想中「主意主義」的概念,探討「絕對自由意志」如何作為西田哲學觀中終極實存。最後討論西田的場所邏輯,一窺其認識論與宗教觀的核心思維。

精采譯作:「人不一定是藝術家。但是在某種程度上誰都能夠理解藝術。人不一定是宗教家,入信者稀少。但是人在某種程度上都能夠理解宗教。當我們閱讀到入信者熱烈的告白、偉大宗教家的信念表現的時候,任何人從自身內心的深處大概一定都會感受到鼓舞、受到打動。不僅如此,一旦自己陷於極端不幸的時候,從自己的內心深處一定會感到所謂“宗教心"的湧現。宗教是心靈上的事實。哲學家不應該從自身的體系來捏造宗教。哲學家必須說明這個心靈上的事實。因此他自己必須先在某種程度上理解宗教心。真正的體驗是宗教家的事。但是就像不是藝術家的人,他也或多或少能夠理解藝術一樣,我認為人都可以理解宗教。」(NKZ 10, 295)

4月9日性、暴力、死亡交織:巴代伊的神聖情色變奏《情色論》吳錫德/賴守正/賴軍維

性、暴力、死亡交織:巴代伊的神聖情色變奏《情色論》主講人:賴守正(臺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教授)

內容概述:喬治.巴代伊的重要論述《情色論》,從人類勞動史與宗教史的角度切入,企圖從禁忌與踰越的辯證中建構出一套情色理論。作者認為,情色絕非如一般所想像,是個輕浮議題;相反地,情色所涉及的是生命存在的核心課題,是對存在巔峰的探索。我們想要誠實面對人生在世的根本問題,就必須正視情色的赤裸真相。《情色論》是巴代伊的代表作之一,全書展現了情色在巴代伊整個思想體系脫「俗」入「聖」的獨特觀點,因為對他而言,情色絕非是個輕浮議題;相反的,情色所涉及的是生命存在的核心課題,是對存在巔峰的探索,具有深刻的人生意涵。

精采譯作:人類「或多或少」受限於禁忌;面對死亡和性交時,其反應與其他動物有所不同。

在情色中,禁忌與踰越彼此交替的遊戲最是明顯。

我們的目標是「禁忌」,禁忌是神聖的;加諸在它身上的禁忌使它成為慾望的對象。

禁忌是為了被違反而存在。踰越不是對禁忌的否定,而是對禁忌的超越與成全所謂情色,可說是對生命的肯定,至死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