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臺灣人才競爭力:21世紀新挑戰系列(2)─面對21世紀人機競逐的挑戰 許炳堅博士

編按:第1152期臺大校訊刊載許炳堅博士《22K解密 21世紀臺灣教育與產業制度面的困境》一文,引起各界迴響,本刊徵求許博士同意後將持續刊載如何「提升臺灣人才競爭力:21世紀新挑戰」系列,企求完全解密臺灣當前教育、經濟、社會等發展遭逢之困境,同時提出解決之道。本期登載《面對21世紀「人機競逐」的挑戰》以饗校內外關注高等教育發展趨勢之師生、各界先進及讀者大眾。

本文一開始以究竟要如何活一生?提出大學在四年的學習過程中要能夠回答的三個關鍵問題切入主題,點出臺灣社會今日的危機癥結所在,同時更積極提出向前看的思考脈絡。

哈佛大學等世界前導大學,有些獨立文理學院倡導博雅教育(liberal art education),在四年的學習過程中要能夠回答三個關鍵問題:1.今天的世界為什麼是這個樣子?2. 現在發生了什麼?3. 我該怎麼做?

爆炸性問題一:今天的世界為什麼是這個樣子?

(A.1) 「人造智慧與技術的累進論」在〈21世紀年輕人看到未來、擁抱未來、戰勝未來〉一文裡,我詳細敘述了物種演化的巨觀現象,特別引述於此。

(A.1.1) 一切從何而來?生物學家達爾文 (Charles Darwin,1809 - 1882) 在《物種的起源》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進化論裡提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有機體的進化相當緩慢。原因是---推動上依靠的是基因體的排列組合與突變 (mutation)。是某種型式的「嘗試中學習」(trial-and-error),非常沒有效率。譬如,人的每一代,學習得很慢,從幼稚園到研究所需要大約20年左右才能完成,而且結果的良莠並不能絕對保證。

(A.1.2) 一切往何而去?一個人終究往何而去,兩千多年前的宗教家們已經給出了答案:佛教強調輪迴、西方極樂世界,基督教與天主教則強調天堂。本文探討的則是全體人類乃至全體物種,歷經千千萬萬年、無數的世代交替之後,共同往何而去?

(A.1.3) 後達爾文時代 (Post-Darwin Era)在此,我們要鄭重指出地球物種的最可能最終歸宿(On the Most Possible Destiny of Species on Earth),亦即人造智慧(與技術的)累進論(Accumulation of Man-Made Intelligence and Technology)。

人競科技擇,適者發揚光大,Google,Amazon,以及Apple的iPhone/iPad等的大量流行,為這句話做了很好的例證。廣義地的科技包括了機械、汽車、半導體晶片、光纖、Window視窗軟體、機器人等,總之此處所指的科技絕不是狹義的傳統人工智慧。

一般說來,技術的普及,由頂尖人造智慧發明算起,需要大約二十年左右才能臻於成熟。譬如,半導體的發明、光纖的發明等等,都是經歷數十年的不斷改善。然而,當技術臻於成熟時則進步得非常地快速,真是一日千里。此時更新速度更迅速,大大地增加了生產力。譬如,根據半導體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大約每兩年晶片的功效就會增強一倍。

想看看!全世界最好的金頭腦們集合起來推動科技的累積(如果以萬分之一來算,就有七十萬個金頭腦們)。全體人類一起利用消費來幫忙做選擇,就有70億個執行選擇的工作單元!如此,經年累月下去,結果真是驚人!

(A.1.4) 為什麼會自然而然地朝著此方向奮進?一方面是資本主義的本質,追求最大利潤為目標,自然造成拼全力的競爭。另一方面是,人類害怕更高等的物種會進化出來,或者更高等的物種會從外太空來到地球。前者,以恐怖電影裡的大型超能力怪獸為代表;後者,以科幻電影裡的星際大戰(Star Wars)、變形金剛(Transformers)或者各式各樣的外星人為代表。所以,人類全體卯足了勁和時間賽跑,拼全力在人造智慧的創新與累積上全速前進,也管不了有很多人因為跟不上來,而被每年不斷提升的技術水平遠遠地拋在後頭。實際上,地球是一個大試驗場。

大家共同的希望是累積的人造智慧能夠流傳下去,或者在地球物種遇到無法抵抗的毀滅性災難時,能有一艘太空船載著累積的人造智慧衝出大氣層而逃向太空,將人類的智慧留流傳下去。這是代表全體人類沒有白活一場的最好痕跡與證明。

2012年7月17日臺灣醒報報導100年內人類將與外星人接觸一文指出:科學家最有可能在有二氧化碳、臭氧層的岩石星球發現外星生物。部分科學家表示,如果人類向外星生物傳達人類存在的訊息,就得冒著被外星人侵略的風險,且可能會遭其消滅。他們指出,如果外星人的科技高到可以穿過太空,抵達地球,人類的防禦科技將毫無用武之地。英國科學家史蒂芬‧霍金曾經警告,外星人可能會來掠奪地球的資源。如果外星人拜訪地球,結果將會像是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也就是對於如同印地安人地位的地球人來說,後果並不是非常美好的。

(A.2) 科技與人文的黃金交叉:「智慧革命」的不歸路揚帆、展翅,如何成為開創的人才?一文的第一節裡,詳述科技與人文的黃金交叉,特別引述於此 (參考資料8)。

整部的人類文明發展史,是一部觸目驚心的奮鬥史,也是爭鬥史。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主角。文字記事起的第一波文明,是從漁獵、遊牧演進到農耕社會,涵蓋了四千多年以上的歷史。在此一時期,基本上是人與人爭,所使用的個人工具相對簡單,例如長矛、弓箭等等。

第二波則是工業革命,從18世紀英國人瓦特發明了蒸汽機開始,大量地使用機器來節省人力,一直持續到20世紀中葉,有將近兩、三百年的光陰。在這一時期裡,基本上是小型資本家與工人爭,所使用的工具是由齒輪與皮帶所傳動的力學機械。

第三波則進入了資訊革命,從1950年電腦的發明開始,一直到21世紀初期。在資訊時代,人們無論在工作上、或者在生活上,都受到網際網路/互聯網 (Internet of People)、以及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的深遠影響。在這一時期,基本上是大型資本家與工人爭。所使用的是精密的機器以及電腦系統。此外,引導半導體晶片進步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 也是在這一個時期裡盛行。

科技的高度發展,特別是互聯網以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已經有效地打破了傳統的國與國之間的疆界。如今任何重大的事件,都可以快速地傳遞到全球各地,沒有時間的延遲,也沒有空間的隔閡。從今以後,我們不可以再沿用舊的思維,來應付新時代的事物了。

時至今日,即將進入第四波的智慧革命。由人種的競爭(human race),提昇為智能的競爭(intelligence race)或者智慧的競爭(wisdom race)。在這一時期,基本上將是智慧型機器或機器人之間相互的競爭。除了聰明絕頂的少數人之外,一般的普羅大眾會愈來愈被邊緣化,變成無關緊要(irrelevant)而可有可無。

文明的發展,逐漸擺脫一般人的控制和影響。很快地,就會與一般大眾脫離,而由極少數的人引導著向前走。在2011年8月的國際電機電子學會月刊《IEEE Spectrum》中,有一篇文章報導:無人的機器被使用在陸、海、空的作戰。原文列於參考資料欄。

2011年8月19日中央社新聞速報報導:美國電腦巨擘IBM宣布,已研發出兩種模仿人腦運作模式的晶片原型。總部位於紐約州阿蒙克(Armonk)、有藍色巨人之稱的IBM表示,實驗性的「認知運算晶片」,最終或能帶來可模仿人腦感知、行動和認知能力的運算器。這些晶片是電腦自計算機演化至學習系統的又一大步。「認知電腦」就像人腦一樣,能夠自經驗學習、找出關聯、建立假說,並且能記取結果,從中學習。

(A.3) 由「國際化」、「全球化」、到「人機競逐」的新挑戰

(A.3.1) 1970 – 1990「國際化」1970年到1990年的20年當中,最主要的潮流就是「國際化」。當時的順口溜是「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大部分國立臺灣大學的畢業生,直接到美國去深造,分別進入碩士班或者博士班就讀。當時的電子業與半導體產業,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以及西歐國家。許多在美國獲得碩士、博士學位的外國留學生,就加入在西岸加州聖荷西地區(又稱「矽谷」)的高科技公司,或者是在東岸的貝爾實驗室、IBM的華生研究中心 (T.J. Watson Research Center) 等等。又有些人進入美國的名校任教,從助理教授做起。

當時的電子產品,主要專注在電腦硬體的開發。許多人才被吸引到半導體領域,以及積體電路設計方面,包括了數位線路設計與類比線路設計。代表性的電子產品有桌上型個人電腦,以及第一代的行動電話。當時在臺灣因為只有大哥級的人物才配備得起行動電話,所以又稱作「大哥大」。在此一時期,高薪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

(A.3.2) 1990 – 2010「全球化」在1990年到2010年的二十年當中,最主要的潮流就是「全球化」。 佛里曼先生 (Thomas Friedman) 出的一本書《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歐美先進國家的製造業與服務業,紛紛外移到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大陸與印度。大公司的電話轉接服務,轉移到了印度與菲律賓。美國百貨公司的物品,特別是兒童玩具,大部份是中國大陸製造的。半導體製造公司,也由美國、日本擴展到韓國、臺灣、新加坡還有中國大陸等地,包括了世界出名的「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聯華電子公司」,還有韓國的「三星電子公司」等等。

同時,在美國的大型電子公司,紛紛轉型為輕資產的設計公司,例如由「摩托蘿拉公司」(摩托羅拉)(Motorola Inc.) 分割出來的「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Freescale Inc.)、微處理器晶片的「超微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AMD) 以及繪圖晶片的「輝達公司」(nVidia Corporation)等等。此一時代的代表性電子產品有手提電腦 (Notebook Computer),以及2G、3G第二代與第三代手機。在此一時期,工作機會分散到世界各地。

在1997 – 2003年的第一代網際網路 (Web 1.0)時,輸入資料到電腦系統主要是依靠鍵盤。網路的使用,著重在於閱讀。

在2003 – 2006年的第二代網際網路 (Web 2.0)時,鍵盤被觸控螢幕所取代,例如「平板電腦」的觸控輸入,非常地方便。此外,手勢也是通行的輸入方式,像是微軟Xbox的動態感應攝影 (Microsoft Kinect)。此時的網路使用,著重在於分享,「互聯網」 (Internet of People) 很流行即為成功案例。

在2006 – 2011年的第三代網際網路 (Web 3.0)時,觸控輸入與手勢輸入又進一步被「積體投射」(integrated projection) 所取代。此時的網路使用,著重在於生活訊號的流暢 (life stream),世界各地的人與物,都經由網路連結在一起,「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也開始興起。

面對21世紀「人機競逐」的挑戰許炳堅博士

前言:每個人要做的選擇「如何活得很有意義?」

人的一生,最想回答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我要如何活得很有意義?什麼叫做「很有意義」?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在不同的環境或是遇到不同的際運,就會有不一樣的選擇。然而,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圓滿地達成心願,百年而後可以含笑地揮手而去。

生、老、病、死是大家會經歷的自然過程。每個人所擁有的人生的樂章,不盡相同,也會隨著時、空的環境而改變。前人的經歷與累積的智慧,有史書記載,可以讓我們參考與採用。反之,如果有人一味地想活在以前已經不存在的「時、空環境」裡、或者未來想像的「時、空環境」裡,那麼只有在電影或者電視的攝影棚裡去過乾癮了。

要探討在21世紀如何活得有意義,自然要去面對幾個基本的問題,包括:究竟是否有前世與來生?

人類各個世代的努力,是否在冥冥之中有超能的上帝在主導與銜接,是屬於「必然」還是每一個人誤打誤撞的「盲目偶然」?這就牽涉到宗教的領域。兩千多年來,有不少的宗教在流傳,可以讓世人去自由選擇。

還有一個同等重要的問題:人生究竟要追求什麼?追求名?追求利?還是兩個都要兼顧?或者兩個都不重要?

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需要每一個人自己去選擇。

為了生存下去,每個人必須要消耗能量與天然資源,所以必須要工作來換取。少數含著金湯匙出生而家財萬貫者,則可以有本錢例外。

2012 年5月25日 中時樂活的《親子天下》專欄作者許芳菊寫道:「上帝用一百個人來做一樣的事情,只用一個人去做不一樣的事情。上帝這種安排,真的很有意思。」所以,每一個人的工作,除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外,對於社會、國家、與世界,還要或者不必要做出額外的深遠貢獻呢?還是只要收支兩平、問心無愧即可?這也是每一個人要自己去選擇的。

人生,不能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還要有快樂、喜樂來調劑。每個人選擇的方式不同:有些人選擇音樂,包括唱歌、跳舞,以及相關的演唱會,或者熱鬧的轟趴、嘉年華會;有些人選擇美術、繪畫,以及相關的藝文活動;有些人選擇小說、創作、電影等等。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不一而足。相關政府機構或民間團體,也會舉辦慶典、年度球類比賽、奧運會、選美會、奧斯卡金像獎等等活動,讓我們生活在一波又一波的期待之中,歲月就不知不覺地溜過去了。

人生不只是重視結果,更要重視過程。還有,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何種深刻的影響?每一個人都有親自選擇的權利:究竟要如何活一生?

2012年6月1283期商業周刊的博雅教育:不一樣的大學文章指出:哈佛大學等世界前導大學,有些獨立文理學院倡導博雅教育(liberal art education)在四年的學習過程中要能夠回答三個關鍵問題:

1. 今天的世界為什麼是這個樣子?2. 現在發生了什麼?3. 我該怎麼做?A. 爆炸性問題一:今天的世界為什麼是這個樣子?(A.1) 「人造智慧 (與技術的) 累進論」在〈21世紀年輕人看到未來、擁抱未來、戰勝未來〉一文的附錄二裡,我們詳細敘述了物種演化的巨觀現象,特別引述於此 (參考資料4)。(A.1.1) 一切從何而來?生物學家達爾文 (Charles Darwin,1809 - 1882) 在《物種的起源》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進化論裡提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有機體的進化相當緩慢。原因是---推動上依靠的是基因體的排列組合與突變 (mutation)。是某種型式的「嘗試中學習」(trial-and-error),非常沒有效率。譬如,人的每一代,學習得很慢,從幼稚園到研究所需要大約二十年左右才能完成,而且結果的良莠並不能絕對保證。

(A.1.2) 一切往何而去?一個人終究往何而去,兩千多年前的宗教家們已經給出了答案:佛教強調輪迴、西方極樂世界,基督教與天主教則強調天堂。本文探討的則是全體人類乃至全體物種,歷經千千萬萬年、無數的世代交替之後,共同往何而去?

(A.1.3) 後達爾文時代 (Post-Darwin Era)在此,我們要鄭重指出地球物種的最可能最終歸宿(On the Most Possible Destiny of Species on Earth),亦即人造智慧(與技術的)累進論(Accumulation of Man-Made Intelligence and Technology)。

人競科技擇,適者發揚光大,Google,Amazon,以及Apple的iPhone/iPad等的大量流行,為這句話做了很好的例證。廣義的科技包括了機械、汽車、半導體晶片、光纖、Window視窗軟體、機器人等,總之此處所指的科技絕不是狹義的傳統人工智慧。

一般說來,技術的普及,由頂尖人造智慧發明算起,需要大約二十年左右才能臻於成熟。譬如,半導體的發明、光纖的發明等等,都是經歷數十年的不斷改善。然而,當技術臻於成熟時則進步得非常地快速,真是一日千里。此時更新速度更迅速,大大地增加了生產力。譬如,根據半導體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大約每兩年晶片的功效就會增強一倍。

想看看!全世界最好的金頭腦們,集合起來一起在推動科技的累積(如果以萬分之一來算,就有七十萬個金頭腦們)。全體人類一起利用消費來幫忙做選擇,就有70億個執行選擇的工作單元!如此,經年累月下去,結果真是驚人!

(A.1.4) 為什麼會自然而然地朝著此方向奮進?一方面是資本主義的本質,追求最大利潤為目標,自然造成拼全力的競爭。另一方面是,人類害怕更高等的物種會進化出來,或者更高等的物種會從外太空來到地球。前者,以恐怖電影裡的大型超能力怪獸為代表;後者,以科幻電影裡的星際大戰(Star Wars)、變形金剛(Transformers)或者各式各樣的外星人為代表。所以,人類全體卯足了勁和時間賽跑,拼全力在人造智慧的創新與累積上全速前進,也管不了有很多人因為跟不上來,而被每年不斷提升的技術水平遠遠地拋在後頭。實際上,地球是一個大試驗場。

大家共同的希望是累積的人造智慧能夠流傳下去,或者在地球物種遇到無法抵抗的毀滅性災難時,能有一艘太空船載著累積的人造智慧衝出大氣層而逃向太空,將人類的智慧流傳下去。這是代表全體人類沒有白活一場的最好痕跡與證明。

2012年7月17日臺灣醒報報導100年內人類將與外星人接觸一文指出:科學家最有可能在有二氧化碳、臭氧層的岩石星球發現外星生物。部分科學家表示,如果人類向外星生物傳達人類存在的訊息,就得冒著被外星人侵略的風險,且可能會遭其消滅。他們指出,如果外星人的科技高到可以穿過太空,抵達地球,人類的防禦科技將毫無用武之地。英國科學家史蒂芬‧霍金曾經警告,外星人可能會來掠奪地球的資源。如果外星人拜訪地球,結果將會像是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也就是對於如同印地安人地位的地球人來說,後果並不是非常美好的。

(A.2) 科技與人文的黃金交叉:「智慧革命」的不歸路揚帆、展翅,如何成為開創的人才?一文的第一節裡,詳述科技與人文的黃金交叉,特別引述於此 (參考資料8)。

整部的人類文明發展史,是一部觸目驚心的奮鬥史,也是爭鬥史。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主角。文字記事起的第一波文明,是從漁獵、遊牧演進到農耕社會,涵蓋了四千多年以上的歷史。在此一時期,基本上是人與人爭,所使用的個人工具相對簡單,例如長矛、弓箭等等。

第二波則是工業革命,從18世紀英國人瓦特發明了蒸汽機開始,大量地使用機器來節省人力,一直持續到20世紀中葉,有將近兩、三百年的光陰。在這一時期裡,基本上是小型資本家與工人爭,所使用的工具是由齒輪與皮帶所傳動的力學機械。

第三波則進入了資訊革命,從1950年電腦的發明開始,一直到21世紀初期。在資訊時代,人們無論在工作上、或者在生活上,都受到網際網路/互聯網 (Internet of People)、以及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的深遠影響。在這一時期,基本上是大型資本家與工人爭。所使用的是精密的機器以及電腦系統。此外,引導半導體晶片進步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 也是在這一個時期裡盛行。

科技的高度發展,特別是互聯網以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已經有效地打破了傳統的國與國之間的疆界。如今任何重大的事件,都可以快速地傳遞到全球各地,沒有時間的延遲,也沒有空間的隔閡。從今以後,我們不可以再沿用舊的思維,來應付新時代的事物了。

時至今日,即將進入第四波的智慧革命。由人種的競爭(human race),提昇為智能的競爭(intelligence race)或者智慧的競爭(wisdom race)。在這一時期,基本上將是智慧型機器或機器人之間相互的競爭。除了聰明絕頂的少數人之外,一般的普羅大眾會愈來愈被邊緣化,變成無關緊要(irrelevant)而可有可無。

文明的發展,逐漸擺脫一般人的控制和影響。很快地,就會與一般大眾脫離,而由極少數的人引導著向前走。在2011年8月的國際電機電子學會月刊《IEEE Spectrum》中,有一篇文章報導:無人的機器被使用在陸、海、空的作戰。原文列於參考資料欄。

2011年8月19日中央社新聞速報報導:美國電腦巨擘IBM宣布,已研發出兩種模仿人腦運作模式的晶片原型。總部位於紐約州阿蒙克(Armonk)、有藍色巨人之稱的IBM表示,實驗性的「認知運算晶片」,最終或能帶來可模仿人腦感知、行動和認知能力的運算器。這些晶片是電腦自計算機演化至學習系統的又一大步。「認知電腦」就像人腦一樣,能夠自經驗學習、找出關聯、建立假說,並且能記取結果,從中學習。

(A.3) 由「國際化」、「全球化」、到「人機競逐」的新挑戰

(A.3.1) 1970 – 1990「國際化」1970年到1990年的20年當中,最主要的潮流就是「國際化」。當時的順口溜是「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大部分國立臺灣大學的畢業生,直接到美國去深造,分別進入碩士班或者博士班就讀。當時的電子業與半導體產業,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以及西歐國家。許多在美國獲得碩士、博士學位的外國留學生,就加入在西岸加州聖荷西地區(又稱「矽谷」)的高科技公司,或者是在東岸的貝爾實驗室、IBM的華生研究中心 (T.J. Watson Research Center) 等等。又有些人進入美國的名校任教,從助理教授做起。

當時的電子產品,主要專注在電腦硬體的開發。許多人才被吸引到半導體領域,以及積體電路設計方面,包括了數位線路設計與類比線路設計。代表性的電子產品有桌上型個人電腦,以及第一代的行動電話。當時在臺灣因為只有大哥級的人物才配備得起行動電話,所以又稱作「大哥大」。在此一時期,高薪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

(A.3.2) 1990 – 2010「全球化」在1990年到2010年的二十年當中,最主要的潮流就是「全球化」。 佛里曼先生 (Thomas Friedman) 出的一本書《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歐美先進國家的製造業與服務業,紛紛外移到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大陸與印度。大公司的電話轉接服務,轉移到了印度與菲律賓。美國百貨公司的物品,特別是兒童玩具,大部份是中國大陸製造的。半導體製造公司,也由美國、日本擴展到韓國、臺灣、新加坡還有中國大陸等地,包括了世界出名的「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聯華電子公司」,還有韓國的「三星電子公司」等等。

同時,在美國的大型電子公司,紛紛轉型為輕資產的設計公司,例如由「摩托蘿拉公司」(Motorola Inc.) 分割出來的「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Freescale Inc.)、微處理器晶片的「超微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AMD) 以及繪圖晶片的「輝達公司」(nVidia Corporation)等等。此一時代的代表性電子產品有手提電腦 (Notebook Computer),以及2G、3G第二代與第三代手機。在此一時期,工作機會分散到世界各地。

在1997 – 2003年的第一代網際網路 (Web 1.0)時,輸入資料到電腦系統主要是依靠鍵盤。網路的使用,著重在於閱讀。

在2003 – 2006年的第二代網際網路 (Web 2.0)時,鍵盤被觸控銀幕螢幕所取代,例如「平板電腦」的觸控輸入,非常地方便。此外,手勢也是通行的輸入方式,像是微軟Xbox的動態感應攝影 (Microsoft Kinect)。此時的網路使用,著重在於分享,「互聯網」 (Internet of People) 很流行即為成功案例。

在2006 – 2011年的第三代網際網路 (Web 3.0)時,觸控輸入與手勢輸入又進一步被「積體投射」(integrated projection) 所取代。此時的網路使用,著重在於生活訊號的流暢 (life stream),世界各地的人與物,都經由網路連結在一起,「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也開始興起。

(A.3.3) 2010年起的「人機競逐」的社會 (Man / Machine Symbiotic Society)從2010年起,我們已經進入「人機競逐」的時代。代表性的電子產品有「平板電腦」(iPad),4G第四代「智慧型手機」。此一時代的特性為成長緩慢,全球的成長動力由先進國家移往新興國家 (如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老化的社會造成消費者的習慣改變,還有「雲端運算」的興起。

B. 爆炸性問題二:現在發生了什麼?

(B.1) 「巨觀環境」與「微觀環境」危機,就是轉機。對於危機不很敏銳的人,就會遇到溫水煮青蛙的窘境。在21 世紀裡,我們在臺灣的工作環境實在是一代不如一代。此現象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看,分別是巨觀環境與微觀環境,前者是臺灣立足於世界的考量,而後者是每一個人在家族裡、在社會上的相對立足點。

在微觀環境裡:每個人,生而不平等!其所獲得或是繼承的家族資源非常地不一致,毫無公平性可言。這是亙古以來,沒有辦法改變的社會真相。至於政府的施政,只能著眼於追求比賽規則的一致性,就拿大學入學的指定考試來說,只求達到統一競賽的表象公平而已。

在巨觀環境裡,地球的人口不斷地膨脹,每年增加了將近一億人。在2012年,已經達到70億總人口。而且,智慧型電腦與自動化機器一直在加速出現,大量地搶走人們的工作機會。這兩方面的壓縮與對衝的結果,M型社會就出現了。傳統上,穩定社會的中產階級,正在快速地減少、流失。隨著電腦與自動化的不斷升級,原本對稱的M型社會逐步邁向了扭曲與變形的M型社會,甚至是非常不健全的U型社會。

如果是美國的勞工部長或是臺灣的勞委會主委,因為職責的關係,就必須採取立竿見影的措施。還好,你和我都不擔任這種職位,所以我們可以靜下心來,專注地探討:有志的年輕人應該怎麼樣脫胎換骨來面對「人機競逐」的挑戰?

(B.2) 「M型社會」的必然出現,與扭曲、變形在〈揚帆、展翅,如何成為開創的人才?〉一文的第一節第二段裡,我們詳細敘述了「M型社會」的扭曲與變形,特別引述於此 (參考資料8)。

一般說來,機器的效能比較能夠根據人們的需求來規範,並且可以明確地改進下一代機器的性能。反之,地球上70億人的聰明才智以及能力,所呈現的是由低到高、非常廣的分佈。

21世紀開始,智慧型機器與人類在「搶工作」的對衝次數愈來愈多。對衝的結果,人類的「M型社會」就出現了!M型的中間凹下去的部分,代表人類的工作大量地被機器所取代。例如,銀行櫃臺行員的工作,大部分被「自動提款機」所取代;航空旅行社訂位、劃票的工作,被網際網路/互聯網的「自動開票與劃位系統軟體」所取代。

2012年7月11日《天下雜誌》臺灣的薪資為何難漲?作者是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別蓮蒂教授,她指出:「無技術的重覆性勞力工作被機械取代,簡單決策被電腦取代。」留給人們的是高階的決策管理,以及低階的專業技術與服務,這類無法被機械、電腦所取代的工作。

初期出現的M型社會是比較對稱的,高職等的工作需要人腦來處理;反之,除草、整理庭院等低職等的工作,也是人工比機器還便宜。

隨著機器的不斷進步,M型的高職等端會愈來愈變薄、也變得更為尖銳,而低職等端則大致保持不變。如此,就出現了扭曲變形M型社會。也就是說,貧富不均的情況,更為嚴重。反應出來的現象,就是歐美的中高階所得者的失業率會愈來愈高,這是由於高職等端愈來愈薄的緣故。

2008年前美國失業率總是低於5%。在2008年下半年金融風暴之後,就算是經濟景氣逐漸復甦了,失業率也是在7%至8%附近徘徊居高不下,緊追著歐洲平均百分之十幾的腳步。而擁有高科技矽谷的加州失業率徘徊在10%附近。以前一個週期是六年左右的世界經濟景氣循環,現在變成從2009年算起,才過了兩年又在2011年下半年引發了臺灣另一波的無薪假風暴!

在歷史的轉捩點第14講:電腦的發明一文裡,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古偉瀛教授引用James Magary的名言:「電腦可以處理各式各樣的問題,出人意表的事除外」。

所以,容易的以及重覆的事情都優先交給電腦做了。想領取高薪的人們,則必須專注在比較困難、充滿變化的事務上。

(B.3) 整體的勞工環境:一代不如一代二次大戰以前的帝國主義與殖民政策,在1945年大戰之後,就陸續地結束了,接著聯合國成立,有效地成為各國之間交往的平臺。在世界各地,則紛紛依據民族自決而成立新興的國家。聯合國的會員國數目,逐漸地增加到兩百個左右。1970年至1990年的國際化期間,算是國與國之間的雙邊關係的全勝時期。

(B.3.1) 國家及社會能力的削弱往後的二十年,亦即1990年至2010年的全球化期間,因為世界是平的,就進一步發展成多國之間的多邊關係。世界經貿組織(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衛生組織(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等機構充分地發揮功能,也造成許多很熟悉的傳統社會結構、制度的弱化,甚至瓦解。

首先,國家的角色受到了挑戰。例如:歐元區的設立,結合了十幾個歐洲國家來形成一個強大的經濟體,外來的遊客或者經商者,不需要換取每一個國家的個別貨幣,這是優點,但是,當希臘、西班牙的經濟在2012年出了問題,卻不能採取直接將本國貨幣貶值的有效手段,也就是說,國家的角色被嚴重地削弱了。

中央研究院于宗先院士從總體經濟與社會學的觀點指出三大問題:人口問題,金融危機,地球暖化。對於于宗先院士的精闢看法,我們是心有戚戚焉,非常地認同。把他的觀點,擴大闡述於下。

在人口問題方面,以臺灣而言,家庭制度已經由大家庭制進展為核心家庭、單親家庭、單身家庭,進而為啃老族。工作制度上,長期僱用制度逐漸瓦解,派遣公司取而代之。在職業沒有保障的情況下,大多數年輕人不敢結婚、生小孩。於是,在M型社會裡,納稅的主要來源向貧窮階層移動,而且富人們又不願意多納稅。如此一來稅基被嚴重地侵蝕。數年之後,勞工保險、國民年金保險、公務人員退休撫卹,以及全民健保基金的財力都將成為大問題。即使全民健保由一代健保改為二代健保,也沒有根本解決問題,只是把問題的引爆點往後延遲數年而已。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舉債連年增加,債留子孫,光是每一年的債務利息,就占去了政府預算的一大部分。

在金融危機方面,2008年美國銀行業引發的金融海嘯,讓許多國家迄今仍無法恢復。2012年,西歐的希臘、西班牙又發生經濟危機。在「世界是平的」的21世紀,對於以出口貿易為主的臺灣經濟影響尤大。歐美人民,習慣於寅吃卯糧的生活型態,喜歡向銀行借貸來消費,而銀行借貸又被包裝成衍生性金融商品,如連動債基金、避險基金等等,來唬弄一般的投資者。因此當金融危機爆發時,銀行與人民都遭殃。

在地球暖化方面,對於臺灣的衝擊非常地直接。每年夏季與秋季的颱風,使得短時間內的降雨量明顯地激增,夏季炎熱的日子,也變得比較多。再加上傳統能源的快速枯竭,每桶原油的價格經常在100美元以上。這些因素造成仰賴進口能源的臺灣,不得不在2012年夏季調高油、電的價格,也使得人民的生活品質顯著下降。

(B.3.2) 產業外移,造成薪貧族2012年5月10日第398期《財訊雜誌》有一篇報導低薪臺灣被束縛的勞工指出:臺灣勞工的實質薪資倒退到13年前的水準。低薪臺灣」如何形成?原因有二,一方面是因為教育與產業發展脫節,還有草莓族的個人競爭力太差;另一方面是大環境的惡化,使得勞工們在勞動力市場面對雇主缺乏議價能力而節節敗退。

在 1990 – 2010年全球化時期,大量的臺灣中小企業外移,先是移到中國大陸,接著又有些移到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產業外移的結果,代表著臺灣本地工作機會的喪失。臺灣每年有大約兩百億美元的資金移到大陸投資,二十年下來就是將近四千億美元,資本出走,造成勞工薪資無法成長,自然形成薪貧族。

(B.3.3) 加上四十萬的外勞在1990 – 2010年全球化時期,政府又積極從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引進外勞,只提供最低工資。外勞所從事的,集中在老年人看護或者營建等粗重工作。外勞們省吃儉用,把大部分薪水匯回本國,而不在臺灣消費,對於臺灣經濟的助益大為減少。但是他們生活的公共需求,例如道路交通、健康保險,仍然需要臺灣政府來補貼,將來外勞的子女教育等費用,也是由政府來支出的。

目前外勞的總人數,官方登記的,大約二、三十萬。而實際數字,已經接近四十萬了。舉臺灣北部一家有近千名員工的電子工廠為例,臺灣本地的正式員工不到三分之一,其餘的是:外勞、高中建教生、外籍配偶,以及陸籍配偶。整體員工的平均薪資,就卡在政府核可的最低工資──每個月一萬八千多元新臺幣附近。

(B.3.4) 還有五十萬的派遣新貧大軍2012年7月19日第1324期《新新聞周報》有一篇報導派遣變調,五十萬新貧大軍成形指出:就企業運用派遣的原因來看,三大主要理由分別是:缺臨時工、控制人事成本、遞補暫時性人事空缺。但是,派遣人口的急遽增加,會傷害勞工的權益。近年來,政府公部門大量進用派遣人員,成了剝削勞工的幫兇,不僅藍領勞工技術無以傳承,白領階層也開始加入全職的貧窮者行列。

從2010年起,臺灣從藍領到白領的職場員工,邁入了工作不穩定的時代。要派公司對於派遣人員,不需要提供年終獎金、三節獎金、分紅配股、以及福利金,停聘時,也不需要付資遣費。至於派遣公司,會向派遣人員抽取5% 到15% 的服務費率,在月繳勞退金的提撥、勞健保的薪資還會以多報少,直接影響派遣人員的權益。

政府部門實施公務人員總額管制之後,也大量地進用派遣人員。目前,全臺灣的派遣人員總數,已達五十萬之多。每年的畢業生,因為缺乏工作經驗,有很高的比率只好成為派遣人員,過著薪水低、福利差、看不到長遠的未來的生活。因為工作的不穩定,經驗無法有計畫地累積,就像進入死胡同一般,越是繞不出來,心裡也越慌張。

2012年7月28日聯合報社論朝野忍見年輕世代集體失落?對於整個問題,有精闢的分析。該文明白指出「因為產業外移及全球化的影響,造成臺灣十多年來薪資停滯不前,青年就業愈發不易,情況絕不樂觀。還有,臺灣年輕世代的低薪低就,主要禍因出在當年政府主導的教改驅使教育政策脫離現實,一味浮華追求高等教育的大量製造,卻無法提供社會及企業所需的技職人才。真是一針見血之見。然而,該文建議政府邀集企業和民間人士進行更廣泛的腦力激盪,為年輕世代尋求更寬闊的長期出路。此種道德勸說,有如泥牛入海,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B.4) 臺灣徬徨在21 世紀的全球化競爭洪流之中臺灣的礦產資源嚴重缺乏。從天時、地利、人和的角度來衡量:臺灣位於亞熱帶與溫帶的交會,氣候良好,這是天時方面的優勢;臺灣的地理位置極為優越,位於東亞以及西太平洋的交通要衝,這是地利方面的優勢;臺灣民眾勤奮,傳統上認真地站穩馬步,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是在農業時代的人和方面特點。幾千年來的農業社會時代裡,競爭的重點是產「物」,所以臺灣號稱為「寶島」(Formosa)。

在18世紀到20世紀的工業社會時代裡,競爭的重點包括了「事」與「物」。本來,臺灣的製造代工業極為發達,但是近年來,不少卻輪為利潤3%、4%的保三、保四產業。隨著世界經濟景氣的周期忽高忽低,像是在洗三溫暖一般,前途堪虞!

臺灣徬徨在21世紀的全球化激烈的競爭洪流之中。昔日引以為傲的兩兆雙星產業:DRAM和面版,比起韓國的三星、現代、LG等大公司來說,在景氣好時賺得比較少,在景氣不好時卻賠得更多。這些昔日的模範產業,現在對於年輕人的吸引力,已經迅速地衰退。

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競爭的重點包括了「人」、「事」與「物」。處在世界是平的全球化競爭新模式裡,地狹人稠的臺灣,可以依仗的優勢在哪裡?

(B.5) 人才培育的隱憂、危機、與挑戰伴隨著網際網路成長的年輕人,被歸類為Y世代,又稱為N世代。從心理學或者社會學的角度來看,此一世代最強調的是網路連結以及即時快樂。

2011年11月10日《中時雜誌》第1760期刊出了陳文茜撰寫的地球上青春的眼淚。其中三位年輕的主人翁:某甲在臺灣的星巴克咖啡店擔任店員,某乙是大學畢業由希臘到美國的一位非法移民,某丙是出身農村,從中國大陸清華大學畢業而在打零工的青年。雖然文章中的人物是杜撰出來的,卻能生動地反應出21世紀社會的失序與脫線。這些年輕人,規規矩矩地按照高中、大學老師們所教導的去做,卻落得被時代無情拋棄的下場。

看見聳動的副題---世界對不起你們。第一眼直覺地以為,好像是大家對於年輕人感到很抱歉,似乎會有補償的動作。然而再仔細想一想,真的是問題大條了!實際上是世界覺得這一批年輕人接軌不上、對不起來,然而世界的巨輪仍然會不停地向前走。亦即,這一批年輕人就被時代的巨輪,說一聲:「對(接)不起,再見了」,就被無情地拋棄了。真是悲慘啊!往後十年的年輕一代,有可能成為失落的一代,必須自生自滅,多麼悲哀呀!

2012年7月15日工商時報的報導戰後世代與失落世代的拔河與2012年7月23日的美國版《新聞周刊》損壞的世代(Generation Screwed)指出:世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裡,越來越多人與勞動市場脫節,尤其是15 - 24歲的年輕人。OECD 34個成員國的青年失業率平均達16%。在德國除外的歐元區更為嚴重,其中希臘與西班牙都超過5成,義大利為3成5,法國與英國為2成2。成長於後冷戰、全球化、科技勃發年代的歐洲年輕人,卻可能淪為失落世代,繼續成為無殼蝸牛,大部分無力擁有自己的房子。

該報導又指出:當戰後世代的歷史情懷碰撞上失落世代的現實困境,就像愛情與麵包的取捨,難求兩全。如果以德國總理梅克爾為首的戰後世代決策層仍舊堅守撙節改革路線,那麼,失落世代眼裡的戰後世代,將不會是充滿歷史使命的世代,而是延後退休、債留子孫、令後輩工作無著的自私世代。這種「代怨」對社會秩序的殺傷力與破壞性,自然不容輕忽。

(B.6) 潛在競爭者,處處皆是在高科技業界,每一個人千萬不要志得意滿、得意忘形,一定要記得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教訓。所以破釜沉舟的努力,還不夠好,必須要讓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

每一個人在人生的殺戮戰場上,必須同時與兩種人競爭。第一種是外部的競爭者,所謂明槍易閃就是這個意思。蘋果賈伯斯引用的第一句話「停留在饑渴狀態」在此可以派上用場;第二種是內部的競爭者,就像是投名狀電影裡的魁字營,對外打仗時並不出力,對內爭功勞時比其他人都兇狠,正是所謂暗箭難防。賈伯斯引用的第二句話「停留在笨的狀態」在此正可以派上用場。

要如何才能嚇跑內部的搶功者呢?就是要善用設計,來增加問題的困難度,也就是往死裡打。這種被下了詛咒的案子,其他內部競爭者算盤撥一撥,自認為是賠本生意,也就會鬆手。

如何可以增加問題的困難度?舉例來說,包括了: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的煎熬,不是一般人所喜歡忍受的。

檸檬的酸,不是每一個人都想直接吃的。

真金不怕火燒。所以用三昧真火去燒,把那些只是在表面鍍金的,給燒出原形來。

一座吊橋,兩頭吊著是常態。在雙方爭戰的危險狀況下,不可以大喇喇地從吊橋上走過去,因為敵人會對吊橋上方射擊,必須趁著對方不注意時,用兩手吊著過去,這是裝笨的有效方法。

每一個人要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不要好高騖遠地去羨慕與追求自己所沒有的。至於成就,必須達到有目共睹的地步才算,不可以只是自我感覺良好。

如果你不會做,那就無話可説。即使你會做,別人還是不會給你機會來贏過他。這就是所謂的看得到,吃不到。除非整體的環境有迫切的需求,非馬上做不可,別人才會不得不讓出機會來。

(B.7) 年輕人的掙扎與奮鬥21世紀裡,年輕人最好的朋友是資訊科技的產品。他們對於高科技產品真是愛不釋手,包括智慧型手機以及平版電腦等等。同樣地,在21世紀裡,對於個人工作機會最大的威脅與競爭,也是來自資訊科技的產品,電腦與自動化機器已經大量地取代了很多以前屬於人們的工作。

臺灣的四個研究型大學,包括國立臺灣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它們的電機資訊領域各個研究所 (對應於電機系、電子系、光電系、資訊工程系等等) 的碩士班與博士班學生們,每年就新增了兩千多人。如果不限制於前面百分之五或者百分之十的特別優秀一群,而是以兩千多位的中間數,亦即百分之五十的立場與角度來看:在21世紀的全球化競爭大環境下,一個年輕人從獲得碩士學位開始,要經過那些驚濤駭浪?要如何繼續充實自己?要如何在現實的殺戮叢林裡挺進到65歲的退休年齡?甚至於,還要有能力把握機會去達成讓人非常羨慕的成就?

很明顯的,學位論文指導教授給予的專業知識之外的幾句勉勵與鼓勵的話,似乎並不足夠!為什麼?在酸、甜、苦、辣、鹹五味裡,指導教授所教的,大部分是對應於甜與鹹的獎賞或順境,卻很少接觸到苦與辣,也就是辛苦的逆境。至於酸所對應的困境,更是被巧妙地避開了。

良藥苦口,能夠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至於辛辣,則是尋找刺激者所真正追求的,譬如咖啡與香煙,就含有辛辣的成份。在本文裡,我們試著為讀者們,加許多苦與辣的滋味。

(B.8) 人力規劃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高等教育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長在2012年7月4日談高等教育與科技政策時指出:臺灣的大學都在拼論文,但是和產業缺乏連結。臺灣經濟發展的困境,在於人才供需失衡、產業結構過度集中,以及科研發展未顧及產業需求,造成人才、科技與經濟的連結斷裂。

在大學裡,以前是設置了副教授、正教授兩個教師職等。現在則是細分了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三個職等。其上,又加設了特聘教授、講座教授,還有國家講座教授等等,一下子多了許多頭銜。每年有學系、研究所內部的教師評比;每隔幾年,又有大學評鑑中心對於學系、研究所的評鑑。所以大部分的大學的教師們,一心一意地驅使在學的碩士班、博士班學生們去專心地幫忙生產論文。至於學生們畢業以後的就業競爭力,並非大學教師們的優先考量重點。

臺灣的大學學系設置極少彈性。一個教師被聘進了學系、研究所,往後三十多年主要在教他原來熟悉的領域。偶而,某個學系的名稱會被更改成更加響亮,卻只是為了吸引學生們來選擇該系就讀。實際上,系內的組成並沒有多麼大的變革,滿多是換湯不換藥或者舊瓶裝新酒而已。

想一想,智慧型手機,每兩年就進步一代,由2G到3G,又到4G了。在數年內,多少傳統產業被電腦與智慧型機器取代,而又有多少新型態的工作陸續冒出來。

數十年不太改變(課程內容有所更新,但是學系分布與架構卻不太變)的大學系所,相對於每幾年就會大變動的全球化產業,兩者的落差愈來愈大。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彭明輝榮退教授(Emeritus Professor)明白地指出:未來三、五年內的工作機會是愈來愈少。究竟要高成低就,即使專長不符也先卡位好?還是繼續唸碩士班、博士班好?真的是兩難。

在2012年7月,監察委員提案糾正行政院的教育部、經濟部、經建會及勞委會等權責機關未能掌握國內人才現況與未來產業發展趨勢,提出產業人才發展策略。這個糾正,真是一針見血,然而也是抓抓癢而已,歸檔存查,於事無補。

教育的規劃與投資,至少要著眼於二、三十年後。目前,政府對於職業需求的能見度,卻只有不到一、兩年的短視,與教育部長的平均任期差不多。勞委會能做的,只能訴求於失業救濟的治標手段而已,造成了吃不飽,餓不死的窘境。學生們對於21世紀全球化職業能力的準備,就像是蒙起眼睛來碰運氣一般,或者像是拿著二次大戰的步槍,衝進三次大戰的戰場上,真是凶多吉少。

2012年3月19日的聯合報刊載,亞都麗緻飯店嚴長壽董事長指出:過去臺灣由農業、製造業到科技業賺進三桶金,到現在卻還一直找不到第四桶金。政府目前的施政著眼比較重視短期利益,未能看到較長遠的永續發展。

20世紀的臺灣,強調的是一致性、服從性。學生們上學要穿制服,高中男女學生的頭髮長度要定期檢查,大家使用國立編譯館出版的共同教科書,升學要經由高中聯考,接著是大學聯考。如此訓練出來的畢業生,幾乎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對於重覆的工作,不會感到厭煩,所以能夠在產品的代工業,把品質控制得很好,做得非常地成功。這樣子的社會,每一個人的想法,像是用同一個模子打造出來的,只有一個樣子,也就是說一模一樣。如今因為時、空環境的不同,當年的優勢,可能成為現在的絆腳石。

(B.9) 人力快速地被機器淘汰2012年5月31日的工商時報刊載,曾經擔任過哈佛大學校長的美國前財長桑默斯的訪臺談話。他舉《經濟學人雜誌》為例,有一期封面上是個自動化設備,代表著未來人力需求越來越少,甚至可能人力終有被淘汰的一天;另一期封面則是一部汽車。文章是在說,未來從美國東岸到西岸,有無人駕駛的大眾交通系統,乘載人們上山下海,只要人們用音控指揮就好,這也將是下個世代即將改變的催化劑。

2012年6月的1282期《商業周刊》機器人記者崛起刊載,科學公司(Narrative Science)正在訓練電腦寫新聞。其技術是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的新聞媒體暨整合行銷傳播學院。每隔三十秒,演算程式就會製造出一篇報導。有人預估二十年內,電腦報導將贏得普立茲新聞獎。二十年後,敘述科學的電腦,可以勝任所有領域的報導工作。

根據報紙的報導,在人機競逐的現代,機器人裝置已經能夠動手術、擠牛奶、從事軍事偵察與戰鬥、操作噴射戰鬥機。下一代的機器人裝置的功能更精進,成本也會更低廉。在美國,先進的車輛 Telsa Roadster 也利用機器人進行組裝。人工智慧的進展,已導致自動駕駛車輛、蘋果Siri式的語音辨認系統以及面容辨識軟體的出現。

在十幾年前的晶圓代工廠,作業員負責把半成品由一個機臺搬運到下一個機臺。後來12吋廠盛行,半成品的運送由軌道車來自動進行,可以提高效率與精密度,人力工作被機器取代了。

鴻海集團的富士康電子裝配工廠,又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在1990 – 2010全球化的時代,郭臺銘董事長把富士康的主力移到人力相對便宜的中國大陸,總雇員數超過了一百萬人。在2010年之後進入人機競逐的時代,機器的使用成為優先。2011年11月《旺報》報導,富士康將以日產千臺的速度,來製造出每年30萬臺機器人,並在三年內裝設100萬個機器人在生產線上,來提高公司自動化水準和生產效率。

C. 結語有關國民黨與共產黨當年在中國大陸的糾葛,亦即藍與紅之爭,已經是20世紀上半葉的陳年往事了,是歷史的一部分。後來,在臺灣探討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孰優孰劣,亦即藍與綠之爭,則是20世紀下半葉的事。

進入了21世紀,我們不要再被20世紀的歷史往事所羈絆,大眾的眼光要往前,應該要全心全力來應付全球化之後,進入了人機競逐社會所冒出來的各項新挑戰!在21世紀裡,全球總人口數已經超多,而且每年還持續增加一億人口。電腦與機器也愈來愈普遍,效能愈來愈加強。

扣除掉廠商優先提供給機器與電腦執行的工作之外,剩下來可以讓人們來做的工作實在太少,而且愈來愈少,真的是人浮於事、僧多粥少!年輕人想獲得高薪資的穩定正職工作,也愈來愈困難。

每一個人如何才能夠找到自己的最佳角色?以及做出不會被取代的持續貢獻?在後續的數篇裡,我們會詳細加以探討:爆炸性問題三「我該怎麼做?」

附錄一: 宇宙「生生不息」,我們每個人是數十年的「過客」文明的發展,從游牧、漁獵,進入農耕,到使用機械、再進步到使用電腦與精密機器,歷史的巨輪總是向前滾動。停不下來,也無法倒退回去!就像是大江大海有激流、會遇到險灘,會激起浪花,整體上是沛然莫之能禦!如果少數人想阻擋,可以說是杯水車薪、也會是螳臂擋車,聊盡心力而已。我不會反對,可是也不會寄以厚望。

筆者在三十年多前於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深造時,就知悉美國有些不希望物質文明進展太快的人士,想採取行動。但是那些人,也擋不住整個世界的潮流。幾千年前治水,大禹的父親鯀,用圍堵的方法,卻失敗了。接著,大禹用疏導的方法才奏效。還有,建築物處理地震的方法,以前是用抵抗的方法,成效有限,後來採用新的方法,讓建築物隨著地震波去搖、借力使力。所以在臺北101大樓裡,有一個很大的「地震平衡錘」,就是這個道理。

恐龍類在地球上主宰了很多個世紀。接著,人類會在地球上主宰很多年(數千年?數萬年?數十萬年?),人類不需要永遠主宰地球。如果未來是機器人在主宰,又何妨?

附錄二: 大學應該重視質量、份量,而非專注於計算論文數量大學的評鑑,無論是大學評鑑中心對於各個學系、研究所,或者是學系裡對各個教師,或者是教師對於碩士班、博士班的學生們,應該重視質量與份量的提昇。絕不要掉入純數量的迷失。所謂「份‧量」,就是成份優先。例如金、銀的成份價值,比起銅、鐵還要高出很多。而不要一味地稱斤論兩而已。

目前,臺灣的幾個主要研究大學,特別是電機資訊學院與工學院,對於博士學位的頒授,滿多是根據論文點數來決定,也就是強調所發表的論文篇數(當然有對於期刊,以及會議的重要性給予加權計算)。因為是計算數量,所以質量自然而然地會下降,也就是不容易提昇。就筆者所知,美國的主要研究大學,並沒有專門採用計算論文數量來頒授博士學位的。看樣子,臺灣的幾個主要研究大學想進一步提昇到新的卓越層次,還需要做出不少的根本突破。

參考資料:許炳堅,〈勇敢面對21世紀年輕人的新挑戰〉,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校友季刊,24期與25期,2007年5月與8月。

許炳堅,〈環環相扣、工程學術的金鑰匙在哪裡?〉

許炳堅等,〈掀開「國際電機電子學會」會士的神秘面紗〉,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校友季刊,32期與33期,2009年5月與8月。

許炳堅,〈21世紀年輕人看清未來、擁抱未來、戰勝未來〉,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校友季刊, 36期、37期與38期,2010年5月、8月與12月。

許炳堅,〈21世紀 全球競爭力、創新與合作模式優先〉,pp. 550 – 595,奇普士的異想世界,(編輯群:吳重雨、陳良基、柯明道、陳巍仁、許炳堅) 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ISBN 978-986-6301-19-3。

許炳堅,〈電子新智慧、啟發21世紀人腦創新〉,pp. 596 – 623,奇普士的異想世界,(編輯群:吳重雨、陳良基、柯明道、陳巍仁、許炳堅) 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

許炳堅,〈從工程、跨越管理、到卓越領導力〉。

許炳堅,〈揚帆、展翅,如何成為開創的人才?〉,國立交通大學校友會友聲雜誌社,雙月刊,449期與450期,2011年12月與2012年2月。

第1241期商業周刊,霓虹天鵝 (Neo Swan)效應,「誰,獵殺了臺灣電子業?」,2011年9月5日。

陳文茜編輯,〈地球上青春的眼淚〉,中時雜誌第1760期,2011年11月10日。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0913

IBM,〈新晶片擬人、會「動腦」〉,中央社,新聞速報,2011年8月19日。

古偉瀛,〈歷史的轉捩點:共15講〉,臺灣大學歷史系,http: //www.eastasia.ntu.edu.tw/member/Ku/history/

Lora G. Weiss,『Autonomous Robots in the Fog of War』,IEEE Spectrum,http://spectrum.ieee.org/robotics/military-robots/autonomous-robots-in-the-fog-of-war/0

別蓮蒂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臺灣的薪資,為何難漲?〉天下雜誌,2012年7月11日。

于宗先院士,中央研究院,email通訊連絡、討論、指教,2012年7月。

張烽益,〈低薪臺灣被束縛的勞工〉,財訊雜誌第398期,2012年5月10日。

黃雅琴、林筱庭,〈派遣變調,五十萬新貧大軍成形〉,新新聞周報 (the Journalist) 第1324期,2012年7月19日。

社論,〈朝野忍見年輕世代集體失落?〉聯合報,2012年7月28日。

參考書籍:

許炳堅、吳重雨、柯明道,《追求21世紀的金鑰匙:培養會掌握機會的年輕人》,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吳重雨、許炳堅編著,《21世紀現代教育之我見》,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Erik Brynjolfsson, Andrew McAfee, 《Race Against the Machine》, Digital Frontier Press: Lexington, Massachusetts, U.S.A., 2011.

作者簡介:

許炳堅博士於1978年畢業於臺大電機系,獲得加州柏克萊大學的電機哲學博士,曾任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系正教授,目前在臺積電公司研發組織擔任處長。是1996年「國際電機電子學會」會士 (IEEE Fellow)。

許博士擔任過 IEEE「超大型積體電路系統期刊」(SCI) 總編輯,IEEE「多媒體期刊」(SCI) 創刊總編輯,以及「線路與系統學術會」(IEEE Circuits and Systems Society) 總裁。於2004年獲得學術會「傑出服務獎」。於2006年教師節,領取教育部頒發的第一屆「教育奉獻獎」。2007年至2010年,擔任國科會「晶片系統國家型科技計劃」人才培育分項召集人。2003年獲得國立交通大學頒授榮譽講座教授,2011年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頒授榮譽講座教授,2013年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頒授榮譽講座教授。許博士大力倡導,21世紀提升臺灣人才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