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古物.我們的歷史】No.6

臺大農業陳列館成立於民國53年,開館之初,是從陳誠前副總統為農夫像揭幕開始。農夫像不但是農業陳列館成立五十年來的精神象徵,也見證臺灣五十年來的農業發展歷史。但你知道嗎?銅人像的斗笠曾在開幕不久後失竊,上遍了各大報章媒體,也替農陳館打響了知名度。

臺灣農業有幾段分期,民國34至37年是「農業生產恢復期」;民國38至61年為「農業增產期和轉形期」;民國61至68年進入「加速農村建設時期」;民國68至73年被定調為:「提高農民所得加強農基層建設時期」;民國74年至今則為「改善農業結構加速農業升級時期」。五十年來,農業陳列館陪伴大家走過:「提高農民所得」、「加速農建設方案」、「培養核心農民」、「建設八萬農業大軍」、「發展精緻農業」、「發展六年經濟建設計畫」等時期,也見證了臺灣農業發展。

我國自古以農立國,農業曾經風光一時,士農工商四大產業中,農業地位與農人聲望曾高居第二。因此農夫的辛勞與農作,便是很多雅士及畫家的筆下題材,1850年畫家米勒曾為農人塑造了史詩的形象《播種者》。西元前八世紀希臘詩人海希奧德(Hesiod)和羅馬詩人魏吉爾(Virgil)都曾歌頌過農夫的工作。大詩人蘇東坡寫了「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畫家與詩人筆下的農田或許是結實纍纍的稻穗,滿是收割,而農夫的精神與毅力,更值得我們敬佩。

下回當你再走過農業陳列館時,別忘了駐足、回眸,看一眼農夫像,請一同感謝農夫為我們的豐衣足食所獻上的努力。圖/文:臺大農業陳列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