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庠科技論文獎本校獲獎人

第二屆奈米科技楊志開教授台灣大學電機系副教授得獎論文:過渡金屬奈米碳管混合結構之磁性 Magnetism of Transition-Metal/Carbon Nanotube Hybrid Structures刊登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得獎理由:本論文經由理論計算,探討奈米碳管內部填充或表面沉積過度金屬之hybrid結構所具有之磁性變化,研究發現此類結構具強磁旋極化與磁矩,因之未來具有spintronics之應用價值。本篇論文選材佳,推導結果亦佳,是篇極好之理論文章,若能配合實驗結果相對比,將更具影響力。

黃思維先生台灣大學電子所博士班得獎論文:以陽極氧化及爐管退火製備之低成本氧化鋁高介電常數閘極介電質之電特性與製程控制 Electr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Process Control of Cost Effective High-k Aluminum Oxide Gate Dielectrics Prepared by Anodization Followed by Furnace Annealing刊登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得獎理由:利用DC&DAC Anodization成長High K介電材料,在MOS電性與介面特性有突破性結果,成果卓著。若能進一步完成MOSFET元件之研發,則對半導體奈米電子元件產業頗具潛力成為突破性及關鍵性之技術,值得推薦。

通訊光電吳忠幟教授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得獎論文:全彩結構可重組有機發光元件 Three-Color Reconfigura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刊登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得獎理由:作者在有機發光元件 (OLED) 之結構上提出一極具原創性的全彩結構可重組的設計,也就是元件之發光波長及特性,可以在元件製做完成以後再用加電流的方式來重組, 發出紅、綠或藍三種顏色之一的色光。 這種設計可以應用到目前蓬勃發展的高解析度全彩 OLED顯示器,大幅降低面板製程的複雜度及生產成本,提高可靠度,具有產業應用的巨大潛力。

生技醫藥吳益群教授台灣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得獎論文:PS受器經CED-5與CED-12作用移除凋亡的死細胞 Cell corpse engulfment mediated by C. elegans phosphatidylserine receptor through CED-5 and CED-12刊登期刊:Science得獎理由:這項研發結果對於胚胎發育調控性之細胞凋亡,神經退化症及細胞不當增生提供重要之機制基礎。論文或果與美、日四單位合作而成,與最後作者同列通訊作者,論文發表於Science 2003年12月,在生命科學上具有創見性及重要性,且是國際合作之典範。

第三屆奈米科技胡振國教授台灣大學電子所/電機系教授得獎論文:用於晶片溫度偵測之高敏感度與大偵測範圍金氧半超薄閘極氧化層(~2nm)穿隧溫度感測器High Sensitive and Wide Detecting Range MOS Tunneling Temperature Sensors for On-Chip Temperature Detection刊登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得獎理由:本研究探討一金氧半超薄閘極穿隧溫度感應器,用於晶片溫度偵測之可行性,發現在一定電流下,閘極電壓隨溫度以2伏/度改變,具有大偵測範圍與高敏感度之優點。同時以適當模式解釋並建議改良溫度感應器陣列之方法。本研究在實驗與理論分析上均相當嚴謹,有優異成果。

生技醫藥郭明良教授台灣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得獎論文:結締組織生長因子於人類肺腺癌浸襲及轉移之角色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and Its Role in Lung Adenocarcin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刊登期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得獎理由:本篇論文旨在探討肺腺癌之好發轉移機制,申請人利用肺癌轉移細胞株體外模式,探討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及最近被發現之新癌轉移標的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or protein-1(CRMP-1)在肺腺癌轉移之調控關係。本研究驗證CRMP-1在肺癌移轉之角色,同時也發現CTGF為CRMP-1之上游,在肺癌移轉之調控上極為重要,以致能發表於Journal of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是癌症研究期刊中最頂級之雜誌,實不容易。

第五屆生技醫藥高嘉宏教授台灣大學終身職特聘教授兼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得獎論文:B肝帶原者肝病進展時之前表面基因缺損變異株盛行率和序列定位研究High Prevalence and Mapping of Pre-S Deletion in Hepatitis B Virus Carriers With Progressive Liver Diseases刊登期刊:Gastroenterology得獎理由:本論文針對肝細胞癌之致癌機轉做深入探討分析,病患之選擇與研究方法之運用相當適宜,討論內容及結論與臨床觀察相契合,研究成果可提供臨床醫師診治B型肝炎相關疾病之重要參考。

第六屆奈米科技孫啟光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光電工程學研究所暨電機系教授得獎論文:空間操控產生奈米尺寸的奈米波長音波Spatial Manipulation of Nanoacoustic Waves with Nanoscale Spot Sizes刊登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得獎理由:本論文說明了一個增加空間解析度的方法,利用超音波產生時的非線性飽和效應,成功的將超音波源的大小縮成原本的一半,是其創新之處。

通訊光電廖婉君教授國立台灣大學電機系暨電信工程研究所教授得獎論文:高頻寬使用效能之覆蓋式群播On Bandwidth-Efficient Overlay Multicast刊登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得獎理由:本論文中提出了一分散式協定,能有效地使用網路所有資源,並可適用在任意大小及各類使用者分佈的群組上。對於公司間的大量檔案傳送,有明顯成效,亦可應用於IPTV服務。

李致毅副教授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副教授得獎論文: 以90奈米CMOS製程實現之750億赫茲鎖相迴路A 75GHz PLL in 90nm CMOS刊登期刊:2007IEEE ISSCC 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得獎理由:本論文以創新的技術,充份考量高頻元件的特性,克服了CMOS製程限制,設計出一個性能超越國際水準之鎖相迴路,可廣泛的運用於高頻無線通訊中。 生技醫藥倪衍玄教授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小兒科教授得獎論文:慢性B型肝炎感染兒童e抗原陰轉前後之血清病毒量變化Viremia profiles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nd spontaneous e antigen seroconversion刊登期刊:Gastroenterology得獎理由:本篇論文主要報告對感染B型肝炎病毒之國內兒童所作之長期追?探索的結果,追蹤期間超過十年以上,為國際醫學界對B型肝炎病毒研究之經典文獻之ㄧ,值得推崇。

綠色科技張煥宗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得獎論文:合成高螢光奈米金之汞離子感測器Synthesis of Highly Fluorescent Gold Nanoparticles for Sensing Mercury(II)刊登期刊:Angewandta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得獎理由:本論文對環境中有害之重金屬的偵測,提供了一個新的偵測方法,並且未來可擴充至應用到偵測其它之重金屬。

第七屆綠色科技邱勝賢台灣大學化學系副教授• 得獎論文:Solvent-Free Synthesis of the Smallest Rotaxane Prepared to Date在無溶劑條件下合成史上最小之車輪烷分子• 刊登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得獎理由:以固態球磨的方法,利用炔基與1,2,4,5-tetrazine進行Diels-Alder反應,產生比苯環稍小的pyridazine環來內鎖冠醚21C7環,合成史上最小的車輪烷分子,其產率可高達81%。然而利用固態加熱或液相條件下均只能得到30%以下的產率。其固態球磨合成方法不須使用溶劑,相當符合綠色化學的環保概念。

此一最小的車輪烷分子的設計合成與固態球磨的方法,除具相當高的學術價值且有很高的工業應用潛力,特別是固態合成方法可避免大量溶劑的使用所造成環境污染問題。 第七屆奈米科技陳俊顯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教授• 得獎論文:接觸電阻對單分子導電能力的影響:硫醇與異硫氰基和鉑、鈀、金電極間的電子組態耦合Superior Contact for Single-Molecule Conductance: Electronic Coupling of Thiolate and Isothiocyanate on Pt, Pd, and Au• 刊登期刊: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得獎理由: 本篇採用鈀和鉑(白金)為電極,釐清分子與電極的接觸點電阻對整體量測值的影響,如此可以交叉比對出分子主體的電性,成為分子導線及分子電子學的關鍵觀念。

朱明文副研究員國立台灣大學凝態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得獎論文:電子束於單一及耦合奈米顆粒表面電漿子明暗模式之探索Probing Bright and Dark Surface-Plasmon Modes in Individual and Coupled Noble Metal Nanoparticles Using an Electron Beam• 刊登期刊: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得獎理由: 本篇論文結合電子顯微鏡的超高空間與能量解析度及理論計算模擬,利用金奈米粒子證明電子觀察的結果可被光學應用,是奈米光學領域的重大突破。

生技醫藥劉俊人副教授國立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 得獎論文:使用Peginterferon Alfa-2a合併Ribavirin治療雙重慢性C型肝炎和慢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Peginterferon Alfa-2a Plus Ribavirin for the Treatment of Dual Chronic Infection With Hepatitis B and C Viruses• 刊登期刊:Elsevier• 得獎理由: 過去肝病的研究多專注在單一B型或C型肝炎, 而劉醫師以合併長效型干擾素alfa-2a來同時治療控制B型和C型肝炎,對同時感染B型和C型肝炎的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

第九屆綠色科技劉如熹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教授• 得獎論文:碲化鎘(CdTe)量子點沉積於氧化鋅(ZnO)奈米柱之光電極於可見光進行光解水產氫之特性 Quantum Dot Monolayer Sensitized ZnO Nanowire-Array Photoelectrodes: True Efficiency for Water Splitting• 刊登期刊:Angew. Chem. Int. Ed.• 得獎理由:本論文主要乃研究碲化鎘(CdTe)量子點沉積於氧化鋅(ZnO)奈米柱之光電極於可見光進行光解水產氫之特性。本研究顯示單層量子點在此類量子點光電極中有利於載子傳輸,進而增進量子點穩定性之重要性。本研究亦首次展示在未添加犧牲試劑下,成功地以CdX量子點/ZnO奈米柱光電極於可見光下光裂解水產氫。在敏化半導體的研究議題上有重大的突破,且在光分解水材料的新穎度及貢獻度上相當值得讚許。本研究論文整體而言內容充實,實驗敘述詳實且結果能充分地反應其結論,因此本論文有相當的學術價值。 第十屆生技醫藥戴春暉主治醫師臺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 得獎論文:調節視丘下核神經元T型鈣離子通道治療巴金森大鼠模型運動障礙 Modulation of subthalamic T-type Ca2+ channels remedies locomotor deficits in a rat model of Parkinson disease.• 刊登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得獎理由:本論文證明了調節視丘下核神經元(subthalamic neuron)的T型鈣離子通道(Ca++ channel)可以利用來治療巴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在此研究中,作者利用PD的大鼠模式作探討,提供有力的證據顯示,subthalamic neuronal burst firing的確是經由T型Ca++ channels;而且此一bursting是引起PD症的運動缺陷的主因之一。本論文強烈地指出調整subthalamic T-type Ca++電流可能是一個治療PD的新方向。這篇論文,是由基礎醫學出發而至具有高臨床價值的研究,是轉譯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典範,評價極高。 綠色科技林巍聳教授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教授 • 得獎論文:優化捷運線列車調節與節能之自調最佳控制法 Optimization of Train Regulation and Energy Usage of Metro Lines Using an Adaptive-Optimal-Control Algorithm.• 刊登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得獎理由:本論文主要的貢獻在於探索與定義捷運線列車調節與節能的優化問題,創造自調最佳控制法並使其能應用於優化捷運線列車調節與節能。在學術上頗有創新的價值。本論文所提捷運列車調節與節能之自調最佳控制法,已與台北市板南捷運的優化列車調節進行驗證,具實用價值。

第十一屆奈米科技陳俊維教授國立台灣大學材料系教授• 得獎論文:硫化鐵奈米晶體製作可見光至近紅外光異質介面之光偵測器Solution-Processable Pyrite FeS2 Nanocrystals for the Fabrication of Heterojunction Photodiodes with Visible to Near Infrared Photodetection• 刊登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得獎理由:在次世代薄膜太陽光電池發展中,CIGS 是目前已量產市售之產品,但 ZnO/FeS2是最具成本優勢之光電材料。此論文在 ITO/ZnO/FeS2 NC/MoO3/Au device 將光吸收層從可見光擴展至紅外光區域製程雛型已完整,薄膜製程也相當簡易,若能在光轉換效率提升至與 CIGS 相當,就非常具有商業應用價值,故予得獎肯定。

第十二屆奈米科技張之威助理研究員國立台灣大學凝態科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得獎論文:在矽鍺奈米線中觀察到長達8.3微米的無損耗室溫熱傳導 Observation of room temperature ballistic thermal conduction persisting over 8.3μm in SiGe nanowires• 刊登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 得獎理由:本論文以量測單根奈米線的熱傳導係數的成熟技術,量測 SiGe 奈米線的熱傳導,發現室溫下部分聲子的平均自由路徑達 8.3um,而一般材料室溫下聲子的平均自由路徑小於0.1um,此一結果確實是一個很重要且有趣的發現,值得更進一步去探討其後面之物理根源。本論文的另一重要發現為 SiGe奈米線的熱傳導很小,主因為約只有 0.04%的聲子能傳導熱能,其他聲子皆被結構或合金效應給過濾掉了,此結果進一步驗證了結構或合金效應對熱傳導有壓制的效應。

生技醫藥李建國副教授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免疫所副教授• 得獎論文:第一型干擾素和Flt3配體促進共同淋巴前驅細胞發育成漿狀樹突細胞 A type I IFN–Flt3 ligand axis augments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development from common lymphoid progenitors• 刊登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得獎理由:本論文利用了老鼠模式及細胞免疫學方法,探討了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 (pDC)在訊號傳遞上的調控機制。發現Flt3 ligand 對pDC 和一般性的dendritic cells (DC)的發育皆極重要,但type-I interferon (IFN-1)卻只對pDC 的進一步發育重要。解開了長久以來,pDC 發育研究上的一個謎團,也建議了Flt3 ligand-INF-I-Flt 3 這一條訊息傳遞管道,可以作為在自我免疫症及感染疾病中,減低pDC 數量及發炎反應的一個醫藥靶的。此一研究成果自基礎及醫藥科學觀點來看皆極重要,並已發表在相關領域中極端受重視的國際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陳昆鋒主治醫師台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 得獎論文:研發sorafenib衍生物成為治療肝癌新藥 Discovery of Novel Src Homology Region 2 Domain-Containing Phosphatase 1 Agonists From Sorafe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刊登期刊:Hepatology• 得獎理由:目前治療肝癌的分子標靶藥物僅有Sorafenib,效果有限且副作用大,如何改進Sorafenib是重大的問題,此論文發現Sorafenib抗癌作用,不止是傳統的激酶(kinase)抑制,而擴大到活化去磷酸酶(phosphatase)在肝癌內去磷酸酶(SHP-1),可被Sorafenib以及其衍生物(CS-化合物)抑制,闡述了新的治療標靶。更值得注意的是,此系列CS化合物已進入臨床藥物開發,前景可期,故加以優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