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實驗林跨領域合作研究證實森林環境對健康具有潛在效益成果發表PLOS One期刊

森林環境提供人類享受森林樂趣及增進身心健康,因為森林具有寧靜的氛圍、風景秀麗、氣候溫和、新鮮乾淨的空氣及來自樹木所揮發的有機化合物芬多精。一般認知,森林環境能夠增強人體的健康,即所謂的「森林療癒」,但是森林環境與健康有關的環境影響因素,所知仍然非常有限。

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蔡明哲處長,從2013年與台灣大學醫學院蘇大成醫師所帶領的研究團隊,成員包括:中央研究院統計研究所黃景祥特聘研究員及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周崇光研究員、實驗林管理處王前處長亞男、曹崇銘助理研究員,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吳章甫副教授等跨領域專家,進行「森林環境對健康效益的研究計畫」。本研究部分經費來自國立台灣大學領航計畫融合中西臨床實證醫學和雲端資訊科技的智慧型脈診健康評估系統支持,2014年已有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PLOS One 醫學期刊。

森林及醫學兩個跨領域合作是台灣森林醫學研究的開始,同時我們也發現國內外的研究,很少探討長期居住在森林環境裡工作的人,他們的健康情況是否受森林環境的影響。因此,我們以臺灣大學實驗林的職員為研究對象,進行森林環境對健康影響的研究。我們設計了對照研究,以長期居住在森林環境的職員107人與生活在台北都會區的員工114人進行比較。探討居住在森林開放的環境與另一個在台北都會區封閉的辦公室建築物的員工,其心血管和內分泌/代謝參數會不會受不同環境的影響是否有顯著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居住在森林環境職員的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值、及葡萄糖耐量試驗不足比例,皆比台北都會區職員低;從內頸動脈的內中皮層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量測結果顯示森林環境職員比較薄;空氣品質調查研究則顯示:森林環境中的空氣污染物(NO, NO2, SO2, CO, PM2.5及PM10)濃度明顯較都會區為低,以上比較結果在統計上均有顯著差異。經由台灣版的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森林環境職員其生活品質四個面向中,身體健康面向稍微優於居住在台北都會區員工。兩個環境的職員其工作壓力量表分數上沒有顯著差異。本研究結果提供了森林環境對心血管病和健康相關生活品質的潛在有益作用的證據。

然而另一方面,我們亦觀察到大氣臭氧濃度在實驗林溪頭地區有偏高之趨勢,尤其是夏天及秋天,顯示森林周邊地區的經濟農作物種植、休閒遊憩活動所帶來的交通污染、以及鄰近區域之都市與工業污染,均已直接或間接對森林生態系的療癒功能和永續經營造成潛在的威脅,深入探討人為活動與森林環境的交互作用,進而研擬「森林療癒」的發展策略,進而在地輔導原住民鄉鎮,創造就業機會與成功範例,實現台大的社會責任,將為後續的研究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