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中心書訊《鑄以代刻──傳教士與中文印刷變局》

一本追溯中國印刷出版史、文化交流史、漢學史、近代基督教史百年變局的浩瀚巨作

出版中心近期出版的《鑄以代刻:傳教士與中文印刷變局》受到書市熱烈好評,作者蘇精教授,以平易近人的文字,精準駕馭浩瀚文獻史料,娓娓細述西方印刷術傳入中國的歷史故事,並解說中西活字印刷術的不同。西方的鑄字印刷術東傳,不僅全面取代中國木刻印書傳統,更深刻地影響百餘年來的華文傳播文化。本書主要探討基督教傳教士自1807年來華至1873年為止,六十餘年間引介西式活字取代木刻印刷,以及他們創立西式中文印刷所的過程。這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國基督教出版的精細論著,更是對印刷出版史、中外關係史、文化交流史與漢學史等研究領域,深具貢獻的浩瀚巨作。

文化變遷的過程,開始總是緩慢,直到某種戲劇性因素加入,啟動爆炸性變革,大家才得以窺見整個漫長文化行旅的具體形貌。讓我們回到印刷術歷史的起源,中國約從公元八世紀前後開始使用印刷術,到十九世紀初已經超過千年,在木刻與活字兩種印刷術中,木刻遠比活字普遍,一直是中文印刷的主流技術。中國唐代已出現單頁的梵文木刻雕版《陀羅尼經》(約650-670年),現今公認最早的中國木刻印刷書籍為唐代的《金剛經》(約868年);至於活字印刷,則直到北宋科學家沈括(1031-1095年)的《夢溪筆談》,始見他對畢昇的陶土鑄字印刷法的描述;只是,活字印刷術在中國成熟很晚,遲至明、清期間才趨完善。這種情形到十九世紀時產生巨大變化,西風東漸,基督教傳教士基於宗教需要,積極引介西方活字印刷術來華,並以其鮮明的技術優勢,逐漸取代傳統的木刻印刷,導致中國圖書文化在各個面向全面質變。《鑄以代刻:傳教士與中文印刷變局》帶領讀者全景鳥瞰這個最具戲劇性的歷史環節,為您演繹近代中文圖書的百年變局。

作者蘇精,是英國倫敦大學圖書館系哲學博士、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所退休教授,研究領域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著有《近代藏書三十家》、《清季同文館及其師生》、《馬禮遜與中文印刷出版》、《上帝的人馬――十九世紀在華傳教士的作為》、《中國,開門!馬禮遜及相關人物研究》、《基督教與新加坡華人1819-1846》等書。他根據傳教士的手稿檔案等第一手資料,從縮微膠捲奮力抄錄了幾十萬字左右的書信內容,透過對大量英、美傳教檔案之爬梳,發掘許多不為人知的印刷所歷史、印工故事,深入探討傳教士的印刷與鑄字工作,囊括早期基督教在華活動的第一手珍貴史料。

蘇精教授指出,活字印刷術在十九世紀傳入中國之前,已在西方通行了四百多年,但要應用在中文印刷卻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是由於中文是方塊字,與西方是拼音文字不同之故。拼音文字只需打造一百多個字母、數字與符號的鋼質字範,再依使用頻率鑄出數量不等的鉛活字即可。相形之下,中文活字印刷需要幾萬個字的字範,是幾近不可能的任務,必須有所變通。一個方式是只打造常用字(約6000字),非常用字則以木刻活字替代;另一方式則是以部首偏旁拼合成字(約可拼成2萬多字),然而以上兩種方式各有無法避免的缺點,這也是活字印刷傳入中國初期所遭遇的難題之一。

這個「鑄以代刻」的演變過程,從十九世紀初基督教傳教士剛來華時,曾入境隨俗地採用木刻印刷,不久便想以自己熟悉的西式活字印刷中文,到了十九世紀中期,大多數的傳教士已使用西式的中文活字,直到十九世紀結束前,中國人已普遍接受西式的中文活字;歷經一百年左右,中文印刷傳播文化變遷終於完成。《鑄以代刻:傳教士與中文印刷變局》成功勾勒出西方印刷術來華,最完整與清晰的全景圖像,我們將可由此瞭解中國圖書生產技術轉變的原貌和過程,以及這種技術轉變對千年中華文化傳播所投下的長遠、深刻而巨大的影響。

歡迎至出版中心三個書店選購:校總區書店(圖書館左側地下一樓,電話:02-23659286);水源校區書店(澄思樓一樓,電話:02-33663993#18)營業時間:周一至週五上午8:30至下午5:00(中午照常營業);校史館二樓書店(電話:02-33661523,營業時間:周三至周一上午10:00至下午4:00)。校園內新月臺展示中心二樓展售。亦可利用博客來、三民、五南、國家書店、誠品、臺灣商務、iRead、TAAZE等網路書店選購。客服專線:23659286;網址:www.press.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