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

1)本系列講座完全免費。2)講座內容具一定深度,聽眾以國高中以上學生及喜愛科學的社會大眾較為適合。3)現場備有茶水,請自行攜帶環保杯盛裝。4)場內嚴禁飲食。【如欲報名或對活動內容有任何疑問,歡迎來電或來信洽詢】電話:(02)3366-1714傳真:(02)3366-2805Email:ntucase@ntu.edu.tw

◎系列簡介◎關於【現代醫學的興起】系列講座生老病死是人生最基本的事實,無一不與醫學有關。而我們對於醫學的想像,總不脫「現代醫學」的窠臼。殊不知在人類醫學史上,現代醫學是非常晚近的產物。因為現代醫學以現代科學為基礎,與傳統中、西醫學皆不同。而現代科學又是最近五百年的產物,直到十九世紀才形成完整體系,成為探索、改造自然與身體的利器。難怪臨床醫學的里程碑,從十九世紀起一一樹立,而集中於廿世紀中葉。廿世紀是現代醫學的世紀。

現代醫學的興起,不只制約了我們對於醫學、甚至對於人生的想像,還創造了棘手的後果:高齡社會。高齡人口的健康問題凸顯了現代醫學的所有弱點,例如不擅於處理多因性疾病(如老化)、為人生平添了艱難的選項(如安樂死)等。

本系列演講,旨在回顧現代醫學的誕生,以協助我們理解現狀、瞻望未來。本此思路,我們將繼續籌備下一個演講系列,預定兩年後推出,請不吝指教,集思廣益。

◎各講主題與講者◎特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王道還 助理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尚仁 副研究員臺大醫學院 謝豐舟教授 擔任策劃顧問10/04(六) 現代醫學的困境美國杜克大學內科-黃達夫教授10/25(六) 外科醫學的誕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王道還助理研究員11/01(六) 現代醫院的誕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尚仁副研究員 11/15(六) 微生物致病理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劉士永研究員 11/22(六) 殺敵務盡?化學療法的誕生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郭文華副教授11/29(六) 精神醫學的誕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巫毓荃 助研究員12/06(六) 熱帶醫學的誕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尚仁副研究員 12/20(六) 生殖醫學:人類傳宗接代的守護神     臺灣大學-謝豐舟榮譽教授 ◎各講簡介◎講次 日期 講題 講者 講題簡介

1 10月4日 現代醫學的困境 美國杜克大學內科黃達夫教授   現代的醫生在行醫前,手中所握的往往不只是希波克拉底誓詞,也許另外握著的還有律師執照。眾所皆知的,醫病關係的疏離與緊繃,是現代醫學要處理的重要課題。黃教授將以其自身感受說明,要解決此一困境,並非全然靠著訴訟或是保險,而是須回到穿上白袍之前的原始初衷。另一方面,醫療科技的突飛猛進無疑帶來更精確的個人化治療,然而也伴隨醫療費用急速上升的問題,最後逐漸迷失了醫療本質。在本講中,黃教授除娓娓道出現今醫學種種困境外,也將引領我們反思其可能解決之道。

2 10月25日 外科醫學的誕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王道還助理研究員 「外科」在中、西醫學中,古已有之,但是與現代的外科醫學並無直接關係。傳統的「外科」醫師,主要處理的是可見、可觸摸的身體表層創傷、病灶。意外、私人鬥毆、群體戰鬥,是創傷的主要來源。至於有意地以刀、鋸等器械「打開體腔」,進行醫療,在史前時代便有先例,例如南美洲的開顱手術。不過,人體有三個體腔:顱腔、腹腔、胸腔。現代醫學誕生之前的「外科」醫師,最多只能實施顱腔、腹腔手術。因為開顱、開腹皆可能以「暴力」(the blunt force)實施,即使成功率極低,仍不失為緊急醫療手段,與傳統醫師以「暴力」拔牙、截肢、割乳、甚至去勢無異。而胸腔的解剖構造是呼吸機制的一部分,侵入胸腔必然導致病人無法呼吸、終於死亡的後果。因此,開胸手術必須待現代生理學、以及相關的技術都成熟之後,才可能實施。那是廿世紀的醫學,現代外科醫學憑藉「科技」而非「暴力」。不過,傳統外科醫師與現代外科醫師所需的心理素質,倒是相同:講究快、狠、準。(1825-1827年,達爾文就是因為缺乏這一心理素質,念不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

3 11月1日 現代醫院的誕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尚仁副研究員   生了病,就往醫院、診所報到,這是現代人共有的生活經驗。但是,這樣一個習以為常的動作,究竟在人類歷史中出現了多久呢?古時候的人們有著像現代醫院般的醫療專業場所嗎?李尚仁老師將帶領我們從熟悉的語言出發,以Hotel(旅店)、Hostel(青年旅舍)、Hospital(醫院),這三個在現代似乎互不相關的場所名稱為例,舉出其實有著共同的語詞起源;也以此說明現代醫院的前身乃隸屬於基督教會下,是具有上述三種性質的複合慈善機構。最後,將從多個面向探討,介紹現代醫院如何在法國大革命後逐漸轉型出現。

4 11月15日 微生物致病理論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劉士永研究員   中古世紀的西方人們,覺得生病是因為體液失去平衡;而在東方,人們則認為是陰陽與冷熱失調所致。那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開始把生病的原因歸咎給肉眼看不到的細菌及病毒上呢? 本講將以近代微生物治病論奠基者:德國生物學家羅伯柯霍,以及法國化學家巴斯德為兩條切入點,說明人類在發現細菌及病毒的存在時,是如何投射人類自身社會對未知事物的想像與認知,以及其間歷經過的精彩故事與辯證,終於逐漸形成我們現在大家所熟悉的微生物致病理論。

5 11月22日 殺敵務盡?化學療法的誕生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郭文華副教授有癌症病人手術後放棄化療,選擇自然療法的傳聞,又或者在網站上常看到如「醫生不願意告訴你的真相:無須化療就可戰勝癌症的古老智慧」的轉寄文章。究竟化學療法對我們是Z>B(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郭文華副教授將從醫學概念的發展脈絡,談化學療法的定義與扮演的角色,並以著名的金黃葡萄球菌為例,說明對化學療法我們應跳脫「殺菌」或「傷身」的單純想像,回到生態互動的視野,方能體會化學藥物與疾病演化的相生相長。

6 11月29日 精神醫學的誕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巫毓荃 助研究員   相較於身體疾病,精神疾病並沒有一個清楚明確的界定。然而人類從未停止尋找精神疾病的病因。在《瘋顛與文明》中,法國思想家傅柯指出隨著近代精神醫學的興起,瘋人的獨白失去了其於宗教、社會與文化等領域的意義,而成為只是需要治療的精神症狀,從而瘋癲變成了就只是瘋癲。我們應如何看待與理解精神疾病與現代精神醫學?本講中,巫醫師將簡要地為我們回顧精神醫學史,並分析在理性的旗幟下,精神醫學如何規訓人類的不理性。

7 12月6日 熱帶醫學的誕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尚仁副研究員   當學生最有趣的回憶之一,就是上課睡覺被老師點名時,總愛理直氣壯的回話說自己是被采采蠅叮到了,所以得了昏睡病,是生病而不是上課愛睡覺。這種昏睡病是隸屬於熱帶醫學這個專科,但為什麼我們卻很少聽到寒帶或溫帶醫學專科呢?李尚仁老師將從歐洲海外殖民擴張的歷史出發,告訴我們這一段充滿血淚與複雜背景的歷程,講述熱帶醫學是如何因為殖民母國的需要而發展出來;其研究對象,也從一開始的寄生蟲領域拓展到後期的致病細菌學。

8 12月20日 生殖醫學:人類傳宗接代的守護神臺大醫學院謝豐舟教授郭台銘的年輕妻子第三度懷孕,郭董喜不自勝,可見人一生打拚,累積鉅大財富,還是為了傳宗接代。生殖醫學幫助人類克服大自然的障礙,能夠順利傳宗接代,因此生殖醫學可說是醫學中最重要的一環。以汽車為例,生殖醫學負責製造汽車,其他的醫學是維修汽車,何者本事高,不言可喻。1817年,英國王位繼承人威爾斯公主生產,歷經55小時,產下一個死胎男嬰,不久產婦血崩身亡,三個月後,接生御醫舉槍自盡。從這個產婦,胎兒,醫生三者皆亡的悲劇可見生產過程的凶險。謝教授將以這個故事做為開端,為你細數現代生殖醫學如何興起!

◎相關單位列表◎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協辦單位:臺大應用力學所、BBC雜誌、科學人雜誌協作平台:科技大觀園中心網址:http://case.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