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追蹤文化建構的殖民印跡

歷史學者楊雲萍教授曾說:「『臺灣研究的都市』的任一曲巷小路,沒有一處沒有伊能嘉矩的『日影』的映照。」在殖民地時代曾經是臺灣通的伊能嘉矩,是臺灣研究近代知識生產的先行者。戰後至今,伊能仍然繼續以或顯或隱的形式出現。出版中心九月出版《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一書,受到吳密察教授、胡家瑜教授、張隆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費德廉(Douglas L. Fix,美國里德學院歷史系教授)、Paul D. Barclay(美國拉法葉學院歷史系副教授)、松田京子(日本南山大學人文學部日本文化學科教授)等中外學者鄭重推薦,甫出版即大受好評。

別號「臺史公」的伊能嘉矩,臺灣學者稱他是臺灣歷史研究的「金字塔」、「巨峰」、「奠基者」,日本統治臺灣初期,在臺日人則以「學者、文人、著作家、奇才」稱譽伊能嘉矩。伊能嘉矩集官員、人類學家、民俗學家、歷史學家與記者的身分於一身,本書作者陳偉智,透過對其作品的分析,呈現他的一生及其所屬時代;更透過伊能嘉矩,追蹤當代臺灣歷史文化建構的殖民印跡。誠如陳偉智所言,「回到伊能嘉矩的時代,是為了重新在當下透過伊能嘉矩看到我們這個時代」。《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是研究伊能嘉矩最具代表性的傳記,在帝國研究、概念史、人類學、以及東亞史等各領域之中皆備受矚目。

全書內容主要為伊能嘉矩的生平傳記,以及針對其作品及其學術思想研究的評論。書中附上百幅珍貴圖片,及表格、年譜、著作目錄等資料。在明治維新前一年誕生的伊能,其人生軌跡隨著近代日本的擴張,而有不同階段的發展。馬關條約之後,伊能嘉矩即於1895年動身來臺,以臺灣總督府下層官員的身分,展開其「臺灣人類學」的研究計畫,他從事全島原住民調查,出版臺灣歷史研究專著,逐步晉身為臺灣研究的知識權威。作者以其多年來對伊能嘉矩的研究,根據許多一手史料及《伊能嘉矩先生小傳》、「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展覽資料等豐富資源,精彩介紹伊能嘉矩的人生經歷與臺灣調查足跡。

本書在研究評論方面,藉由伊能的手稿、臺灣原住民歷史民族誌《臺灣蕃人事情》、臺灣歷史書寫作品《臺灣志》、《臺灣文化志》等,分析伊能的臺灣人類學構想、歷史文化理論以及各種學術思想。雖然伊能嘉矩在來臺十年後即返回日本,並於1925年去世,但就其影響力而言,伊能嘉矩其實從未離開臺灣。誠如楊雲萍教授所說,在日治時期、戰後初期乃至今日,伊能嘉矩當年的足跡,確實影響了臺灣研究領域的每一個角落。

歡迎至出版中心三個書店選購:校總區書店(圖書館左側地下一樓,電話:02-23659286);水源校區書店(澄思樓一樓,電話:02-33663993#18)營業時間:周一至週五上午8:30至下午5:00(中午照常營業);校史館二樓書店(電話:02-33661523,營業時間:周三至周一上午10:00至下午4:00)。校園內新月臺展示中心二樓展售。亦可利用博客來、三民、五南、國家書店、誠品、臺灣商務、iRead、TAAZE等網路書店選購。客服專線:02-23659286;網址:www.press.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