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 —103年科技部經典譯注系列

103年科技部經典譯注講座北區第四場,於10月29日晚間在臺大開講,主講人為聯合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系主任楊敏英教授。楊教授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為社會而設計》(Design For Society)一書的作者和核心概念,跨時空連結英國1980年代的社會問題與二十一世紀臺灣現狀,並討論設計產業的倫理問題及未來發展。討論人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陳殿禮教授,以及主持人臺大戲劇學系王怡美教授,也分別就教育和時尚的角度切入,與現場觀眾交流意見。

《為社會而設計》一書由楊敏英教授和雲南科技大學游萬來教授、李盈盈博士共同翻譯,原書作者為英國蘭開斯特大學的奈傑爾‧懷特里(Nigel Whiteley)教授。楊教授在研究性別與設計時讀到這本書,如獲至寶,譯書時也越發尊敬懷特里教授認真治學、謙虛低調的學者風範。她表示懷特里教授當初很想來臺,參加本書繁體中文版的新書發表,卻不幸於2010年病逝,未能親見中文譯著問世。

懷特里教授不滿坊間設計相關書籍只觸及設計的表象,未能深入討論其如何影響社會價值觀,因而寫作《為社會而設計》一書,批判1980年代當時英國由於消費主義掛帥,設計師只專注於賺錢而忽略女性、身心障礙者、第三世界等弱勢族群的需求。原文書名中大寫的介系詞「For」即點出本書的核心觀點:設計應該是「為」社會,而非「反」社會。

楊教授於演說中提到,設計與其說是消費者導向,不如說是行銷導向,設計師往往淪為商業操作的工具,為賺進更多利潤,努力確保產品設計恨快就會過時,浪費資源又不環保,就如同Apple的iPhone每隔一兩年就要升級,消費者仍然趨之若鶩,不怕耗費金錢,只擔心沒跟上時代潮流。此外設計師不能再以「我只知道視覺的東西」當作藉口,而是應該負擔起教育廠商和消費者的責任,例如綠色設計和近年來出現的「從搖籃到搖籃」的設計概念,都是在矯正設計市場,設計師也能從過程中省思自己究竟是為誰服務。

楊教授並以臺灣現況作結,呼籲在過度市場導向的社會裡,應該有更多像是《為社會而設計》的論述,刺激教育者、學生和一般大眾去反思。她也引用遠見雜誌的報導,指出餿水油的「創新」,更加突顯了企業倫理的重要性。

討論人陳殿禮教授從事設計教育工作三十餘年,思考的課題是:設計師究竟該用什麼角度來看待設計工作?他認為,設計人的角色應該是以創造人類生活的福祉為目標,平衡消費者和企業。設計人也該認真省思自己「到底是在創造人類的需要,還是想要」,是否有負起責任,撐起社會的平衡桿。

講座問答時間當中,有觀眾詢問臺灣設計系所的倫理教育現況,楊教授和陳教授紛紛表示,設計倫理已經是許多學校的必修課,但願未來倫理意識能深耕在每個人心中,讓這些課不再有開設的需要。最後主持人王怡美教授以「設計是為創造人類的最大福祉而存在」,為本次講座劃上完美的句點。

北區今年最後一場經典譯注講座將於11月5日舉行,講題為「透過教育改造社會:《學校敢勇於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嗎?》」。現場將會抽出五位幸運觀眾,贈送該場講座譯著乙本,歡迎各界人士到場聆聽。更多詳情請參考活動網站: http://club.ntu.edu.tw/~luisachang/103_classic_translate/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