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古物.我們的歷史】No25臺灣寬尾鳯蝶〜國寶級的天然紀念物

圖/文:昆蟲標本室

臺灣寬尾鳳蝶(Agehana maraho),是臺灣特有的珍稀保育類蝴蝶,目前主要分布地區北至宜蘭太平山、獨立山、新北市三峽,東至花蓮玉里、富源一帶,往南以高雄藤枝為其分布南限,垂直分佈於海拔1000至2000公尺間。幼蟲時期以樟科的臺灣檫樹葉片為食。種小名maraho係源自於臺灣高山原住民泰雅族語中「頭目」的意思,以表示在蝴蝶學界的地位。1935年,素木教授將臺灣寬尾鳳蝶加入日本天然紀念物報告中,也是第一種被列入天然紀念物名單的臺灣蝶類。自1932年初次發現到1936年為止,臺灣寬尾鳳蝶也只有3雄2雌個體之記載,因此被視為稀世珍種,日本蝶類採集專家甚至稱之為「夢幻之蝶」。

臺灣光復以來,由於新發現的棲息地、觀察以及採集紀錄增加,使大眾對於寬尾鳳蝶數量的生物學多有瞭解,也使本種鳳蝶開始有「國蝶」的稱號。目前全世界寬尾鳳蝶屬分佈地區僅侷限於東亞地區:西起中國四川、貴州,東至臺灣一帶;僅有2種的紀錄,一種為臺灣特有且瀕危的臺灣寬尾鳳蝶,另一種為廣泛分布於中國大陸南方的中華寬尾鳳蝶(Agehana elwesi)。由於臺灣寬尾鳳蝶與臺灣檫樹都同是冰河孓遺物種,在學術研究上具有極高的價值,也是研究動物地理學以及保育生物學極佳的明星物種。

農委會於民國78至90年之間,將臺灣寬尾鳳蝶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二十三種臺灣珍貴稀有動物之一,民國97年後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的公告修正案,將本鳳蝶列為第一級瀕臨絕種野生動物,依法不得隨意捕捉。由於是臺灣特有的物種,學術價值崇高,因此成為民國96年昆蟲標本室成立以來的標識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