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內菌落有助於B型肝炎病毒的清除

隨著年紀建立的腸內菌落有助於B型肝炎病毒的清除論文刊載PNAS《美國國家科學院彙刊》

B型肝炎有一個非常獨特的現象:清除B型肝炎病毒的能力與感染者的年齡密切相關。新生兒或是兒童接觸此病毒大部分無法清除而變成慢性感染,成年人接觸病毒後95%可自行痊癒。顯示肝臟清除B型肝炎的免疫能力隨年齡增長而發育完成。誘導此發育的訊號至今不明。

由於肝臟和其他臟器不同,除動脈之外有四分之三血流來自腸胃道滙流的門靜脈,所以猜想腸胃道提供這誘導肝臟免疫發育的訊號。新生兒出生後開始進食就自外界引入共生細菌,兩三年後才建立穩定的腸內菌落。時程與肝臟清除B型肝炎的免疫能力年齡發育完成相符。

近年來,共生腸內菌已證明是誘導身體其他器官免疫糸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團隊以小鼠模式研究腸內菌落之建立與肝臟清除B型肝炎的免疫能力的關係。

為了研究這個現象,醫學院團隊將帶有B肝病毒序列的載體注入不同年紀的小鼠。結果發現成熟小鼠(12周齡)可在注射六星期內清除病毒,但年輕小鼠(6周齡)則無法清除,在注射26個星期後體內仍有病毒。若在年輕小鼠飲水中加入廣效型抗生素清除腸內共生菌,則小鼠成熟後失去清除病毒的能力。進一步研究發現腸內共生菌可能透過免疫受體調節肝臟的免疫反應。

此一結果顯示,清除B肝病毒的能力可能與隨著年紀而建立的腸內菌有關。結果對於了解及減少新生兒轉變為慢性B肝帶原者,指出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