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出版

《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出版

出版中心推出《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作者林正慧為本校歷史系博士,現任國史館修纂處薦任協修。她於書中指出,「客家」作為一個研究對象,在過去經常被視為是一個基本的、不變的與不可置疑的標記,因而客家語言、宗教與社群結構的研究者較少從批判的角度檢視「客家」究竟是什麼?「客家」如何形塑而來,以及「客家」的形塑是華南與臺灣皆同,還是存在不同的歷史脈絡?此為本書亟欲回答之問題,亦為當前客家研究之核心。

清至日治時期,客家一詞並非臺灣客方言人群的自稱,清代習以粵人,日本殖民政府習以廣東人稱之。而客方言人群本身則習以「客人」自稱。

清代「閩主粵客」的框架,讓以客方言人群為主的粵人從一開始的渡臺、墾殖,到參與科舉,都必須遭遇比閩人更多的差別待遇,也預示了臺灣客方言人群居於少數地位的必然性。日治的國家力量讓人群的分類,從實到名,一致採取方言的界線。戰後,國家帶來了「客家」之名,臺灣客方言人群在已有的認同基礎上,很快就接納了來自省外的客家及其族群歷史。

從清至日治乃至戰後,漢人人群的分類多採方言邊界。戰後華南形塑已成的客家自稱被引入臺灣,且嫁接起中原南遷的族群歷史,以及中華民族主義之意涵,而成為有人為建構色彩的客家。

本書主要目的在於了解,在臺灣,「客家意識」是一開始就有的嗎?「客家」一詞是橫貫臺灣歷史皆可一以貫之的使用嗎?換言之,本書想處理的重點在於,臺灣的客方言群面對改朝換代如何肆應?他們是如何歷經不同朝代,形塑成今日臺灣的客家族群?在貫時性的追索的同時,也希望觀照各種可能影響客方言認同的因素,以及適時地與現有理論對話。

歡迎至出版中心在校內的三個書店參觀選購:(1)校總區書店(圖書館左側地下一樓,電話:02-23659286);(2)水源校區書店(澄思樓一樓,電話:02-33663993#18),書店營業時間為:週一至週五上午8:30 至下午5:00(中午照常營業);(3)校史館書店(電話:02-33661523,營業時間 : 星期三~星期一 09:00~17:00;星期二 09:00~15:00,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二及國定假日公休)。亦歡迎讀者透過博客來、三民、五南、國家書店、誠品、臺灣商務、iRead、TAZZE等網路書店選購。出版中心客服專線:02-23659286;網址:www.press.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