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古物・我們的歷史

No33 臺北樹蛙及面天樹蛙標本

不曉得你是否曾在臺北的郊區聽見此起彼落的蛙鳴呢?無論是在大安森林公園、象山親山步道或是富陽公園,每當繁殖季到來,蛙鳴鼓譟想必是大家造訪郊區難忘的聽覺饗宴!但你可曾親眼見過這些青蛙們的真面目?其實在臺北的郊區有著種類多樣的青蛙,其中更以臺北樹蛙最有名氣了!牠不只有青翠綠色的討喜外表,時常出現在各大觀光海報上,更是臺灣的特有種保育類動物呢!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臺北樹蛙在過去可是一直被誤認成「日本綠樹蛙」,直到1978年才被王慶讓老師與梁潤生老師認出牠來,並正式發表為新種──臺北樹蛙(Rhacophorus taipeianus)。其實許多許多物種都是靠著學者們長年的經驗及仔細的觀察,發現新物種與舊有種之間的不同,才得鑑定出新物種,否則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大自然中物種多樣性有多精采。

王慶讓老師1955年畢業於臺大動物系後,就在動物系圖書館服務了近三十九年的歲月,過程中對圖書館的管理不遺餘力,引進了不少新方法及程式軟體,打造了更友善的圖書館環境給學生使用;王老師在兩生類的研究領域中也同樣孜孜不倦,從1975年開始進行台灣兩生類調查,不只發表了新種臺北樹蛙,於同一年還和日本學者Kuramato共同發表了另一新種──面天樹蛙(Chirixalus idiootocus),並且將兩種物種的模式標本存放於動物博物館。動物博物館內現有的兩生類標本絕大多數都是他和梁潤生教授從事臺灣蛙類研究時,帶領學生在各地採集的成果,並都經由王老師辨識及登錄才納入館藏。除了蛙類之外,王老師也曾研究過攀木蜥蜴的分類問題,同樣也留下豐富的標本充實標本館的館藏,他帶領過的許多學生目前都致力投入臺灣蛙類檢索及無尾兩棲類誌研究,他對臺灣兩棲爬蟲類研究的啟蒙與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Q1:什麼是模式標本:分類學家於新物種命名發表時,其形態特徵描述時所依據的標本。

Q2:為什麼臺北樹蛙標本顏色不見了:因為在製作標本的過程中色素蛋白被破壞了,所以顏色褪色消失。

(圖/文:動物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