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SB特刊介紹「本土心理學多重哲學典範」

(黃光國 / 心理系)

從2000年起,我被委任為「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計畫」的主持人,在執行卓越計畫的八年期間,我不斷殫精竭慮,一面思考跟心理學本土化有關的各項問題,一面從事研究,撰寫論文,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該項計畫於2008年初結束之後,我又以將近一年的時間,整合相關的研究成果,撰成《儒家關係主義:哲學反思、理論建構與實徵研究》(黃光國,2009),三年之後,該書之其英譯本改以Foundations of Chinese Psychology之名出版(Hwang, 2012)。

●挑戰主流研究典範●

任何一個學術運動,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哲學基礎,便是找到了自己的「道」,這個學術運動便已邁向成熟階段,而逐漸脫離其「運動」的性格,除非有人能找出更強而有力的哲學來取代它。不僅如此,一個學術運動成熟之後,它所建立的典範不但要待起國際學術社群的挑戰,而且必須主動向國際上既有的主流研究典範挑戰。

Michael h. Bond 是因為研究「中國人心理學」而享譽國際心理學社群的第一位心理學家。他在中文大學任教期間,便出版了《中國人的心理學》(Bond, 1986),其後又在香港的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本他所編的《中國心理學大全》(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將「中國心理學」這個概念帶入了國際學術社群(Bond, 1986)。2010年,他又出版了一本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這本書包含四十一章,動員了數十名的中、外學者,涵蓋領域包羅萬象,幾乎把過去數十年內有關內有關中國人所作的心理學研究都網羅在內。

一位任教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的華裔學者Lee(2011)深入回顧這本書之後,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本書沒有清楚的結構,除非仔細閱讀整本書的目錄,否則讀者很難看出這本書包含有那些內容,並辨認出針對某一特定議題的章節」(P. 271)。不僅如此,「整本書大多缺少理論」(there is a general lack of theory in the whole book),這些以議題取向的章節,對於關於華人所作的經驗研究發現,作了相當詳盡的回顧與報告,然而,只有極少數的幾章提出華人心理學的本土理論」,「儘管他們公開宣稱要推動本土研究,他們的水準大都停留在支持/不支持西方的發現,並且用諸如集體主義、權力差距之類的文化向度來解釋他們的發現」。尤有甚者,這本書中所引的研究大多以『中國和西方』二元對立的方式,來處理他們的研究發現,無法掌握現實世界中更為精緻的複雜性(pp. 271-272)。

●兩種研究取向的對決●

2012年6月1-2日,在臺灣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的支持之下,本土心理學推動委員會邀請了十位國際知名的文化及心理學者,以「建構含攝文化的心理學理論」作為主題,發表論文。他們各自從不同的角度,針對此一議題,發表了十篇精彩的論文。

在研討會之前,我們特地把這次研討會的緣起寄給Bond,邀請他在開幕式上致詞回顧他的學術生涯並作主題演講,說明他如何研究中國人的心理學。因此,這次研討會幾乎變成「文化系統」(cultural system )和「泛文化向度」(pan-cultural dimensions)兩種研究取向的針鋒相對。

Michael H. Bond代表了套用西方主流心理學理論及研究典範的「泛文化向度」(Pan Cultural Dimensions )研究取向,這種研究取向主張:在建立人際行為的模式時,「我們必須發展工具,來測量跨越許多文化群體而在量度上有相等的心理構念」,以便於扈從的研究者從事跨文化比較研究。這種研究取向雖然能累積許多瑣碎的實徵研究成果,卻傾向於使用非西方文化面貌模糊,喪失其文化的可辨認性(Cultural Identity)。

在Foundations of Chinese Psychology一書中,我所主張的「文化系統」(Culture System )研究取向,將儒家文化視為整體系統,可以避開上述缺失,讓華人瞭解其文化傳統,並獲致清晰的文化認同感。不僅如此,此種研究取向係以「多重哲學典範」作為基礎,其核心為「本體論的實在論」,有堅實的哲學基礎,可以推廣到其他非西方國家,協助他們建立自主的社會科學。

●自主社會科學的傳統●

事後,我從該項研討會的論文挑出四篇投稿給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除了我和 Bond所寫的兩篇論文之外,還有美國心理學會「本土心理學推廣小組」召集人 Sundararajen支持我論點的論文,以及亞洲本土心理學會會長 James Liu的一篇論文,析論東亞階序式關係主義對全世界的普遍性意涵。該刊主編認為:這是十分重要的議題,希望能引起國際辯論,因此邀請我作為 guest editor,邀集更多重量級學者,討論此一議題,並為該刊編一特刊(special issue)。我於是邀請著名歷史心理學家 Gergen,主張行動理論的德國文化心理學家 Eckensenberger,和來自大陸的社會學者齊小英,分別從不同角度撰文,討論全球化時代建構「含攝文化」之理論的重要性。這八篇論文中,我所寫的兩篇論文題目分別為:(1) 〈文化系統與泛文化向度:本土心理學研究取向的哲學反思〉;(2)〈含攝文化的自我與社會互動理論:多重哲學典範的研究取向〉。

該一特刊已於今年出刊,共包含下列八篇論文:

1.“Cultural System vs Pan-cultural Dimensions: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on Approaches for Indigenous Psychology” by Dr. Kwang-Kuo Hwa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wan

2.“How I am Constructing Culture-Inclusive Theories of Social-Psychological Process in our Age of Globalization” by Dr. Michael Harris Bond,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3.“Culture-Inclusive Theories of Self and Social Interaction: The Approach of Multiple Philosophical Paradigms” by Dr. Kwang-Kuo Hwa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wan

4. “Indigenous Psychology: Grounding Science in Culture, Why and How?” by Dr. Louise Sundararajan, Rochester Psychiatric Center, U. S. A.

5.“Globalizing Indigenous psychology: an East Asian Form of Hierarchical Relationalism with Worldwide Implications” by Dr. James Liu,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New Zealand

6.“Cultural Inclusive Psychology from a Constructionist Standpoint” by Dr. Kenneth J. Gerge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warthmore College, U. S. A.

7.“Integrating the Emic (Indigenous) with the Etic (Universal)-A case of squaring the Circle or of Changing the perspective?” by Dr. Lutz H. Eckensberger, Germ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Research (Berlin) and Johan Wolfgang Goethe Universitt (Frankfurt), Germany

8.“Filial Oblig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Evolution of the Culture-System” by Dr. Xiaoying Q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 Arts, 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 Australia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tsb.12052/pdf

從批判實在論的角度來看,建構「儒家關係主義」的一系列理論模型,旨在建立「儒家人文主義」的學統,是建立華人自主社會科學傳統的重要一步,而批判實在論以及我所主張的多重哲學典範的研究取向,則可以作為達成此一目標的哲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