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歐洲文化論壇—歐洲城市與文學書寫:遷徙、漫遊、旅行、文化記憶

2015年5月30日於臺北紅館舉辦的「臺灣歐洲文化論壇—歐洲城市與文學書寫:遷徙、漫遊、旅行、文化記憶」,是由臺灣歐盟中心、臺灣大學外文系歐語學群、臺灣大學國際事務處、中德文經協會、政治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以及臺北紅館聯合主辦,希望能搭起歐洲語言與文化在實務上對話的橋樑。今年本論壇已屆滿第二年,四位資深學者透過精彩的演講引領觀眾遊歷一趟跨越時空的深度文學之旅。

本次活動於5/30下午2點開始舉行,首先由臺灣歐盟中心主任蘇宏達致詞揭開序幕。此外,有幸邀請到兩位歐洲駐臺代表蒞臨,包括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代表肖國君(Donato Scioscioli)以及西班牙商務辦事處任博瀚處長(Borja Rengifo Lloréns)。臺灣大學張淑英國際長表示,期望透過本論壇結合各界人才與資源,一同開創台灣歐語及其文化的新藍圖。

本次論壇邀請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阮若缺教授、文藻外語大學德國語文學系張守慧副教授、專職義大利文譯者倪安宇老師、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張淑英教授,分別擔任四個講題的與談人,並由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楊瓊瑩教授主持。她以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漫遊者」概念(flâneur)串連四個講題,漫遊可以是實際的旅行,也可以指心靈的昇華。

首先,阮若缺以「左拉的摩登年代」為題,探討十九世紀的巴黎繼工業革命與法國大革命後所面臨的衝擊及變革。自然主義巨擘左拉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底層社會,娓娓道出小人物的悲喜與哀愁,也將這群過去被忽略的邊緣人物帶上了文學的舞台。左拉筆下的巴黎是陰鬱潮濕的灰暗之城,與他小說中的道德敗壞、疾病、死亡等主題互相呼應,不僅對社會的不公不義文明所必須付出的沉痛代價。

張守慧以「德國文學中的城市書寫」為題,將不同時期的柏林城市地景做了深入簡出的介紹。儘管相較於諸多歐洲大城,柏林相對之下略顯遜色,然而在歷經二十世紀初的黃金威瑪時代、兩次世界大戰、兩德分裂與統一等歷史印記之後,爾今柏林已蛻變為重要的文化之都。多元民族與衝突矛盾並存已然成為柏林的特色,猶太作家約瑟夫.羅德(Joseph Roth)眼中的柏林便是東歐移民的轉運驛站,流亡猶太人永遠的他鄉德國小說家倪安宇則是以「旅人記憶與文學」為題,介紹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作品和其人生哲學。卡爾維諾大半輩子都在旅途中度過,首部作品《蛛巢小徑》描述他參與游擊隊作戰的時光,將戰地生活寫成一則輕靈的森林童話。晚期的作品則更加拓展了旅行的概念,小說場景不再侷限於具體可見的場域,而是朝向形而上的世界發展。在《宇宙連環圖》中,卡爾維諾以文學探索宇宙萬物的起源。此時的他已了悟旅行的意義不在於空間的移動,而是心境的轉換。

張淑英以「浪跡伊比利.漫步西班牙—浪漫主義.伊斯巴尼亞.安達魯斯」為題,帶領聽眾一同領略安達魯西亞的魅力。在梅里美(Prosper Mérimée)的《卡門》以及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 Irving)的《阿蘭布拉宮傳奇》中,安達魯西亞洋溢著奇異的民俗風情與宗教色彩。出生於格拉納達的文學奇才羅卡(Federico García Lorca)無疑就是安達魯西亞之子,其作品《吉普賽故事詩》、《深歌集》就是一幅幅安達魯西亞的寫生。儘管隨著時空更迭,安達魯西亞已退出權力核心,但她的綽約風姿早已在無數文學作品中不朽。

論壇演講共計兩小時,由楊瓊瑩主持會後的座談討論,講者與觀眾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激盪出學術思辨的火花。此次活動共計有超過一百八十位觀眾參與,集結了跨領域的學術力量,最後在熱烈的掌聲與期待下一場的企盼中畫下完美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