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思歷程─黃崑巖教授﹝2﹞

大學教育應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習慣 我在美國唸書的那段時間,常常覺得以前在台大醫學系唸書的時候,最基本的醫學跟生物的道理都沒有搞清楚,到美國唸書之後,經過美國教授的解釋,常常馬上恍然大悟,才發現原來這件事情是那麼的簡單,我也會想為什麼我在唸醫學系的時候,老師沒有用這種方式來解釋呢?他如果也是這樣解釋的話,或許我就不會浪費這麼多的時間去想這些事情的道理而苦惱。所以,我到美國過了不久,就發現自己的學問實在不夠,我今天可以在報章雜誌發表一些自己的文章,可以跟別人share my knowledge,其實台大給我的並不多,台大也沒有教我自學的習慣,這些完全是個人的自覺發奮而來。到了美國以後,我才開始懂得自己唸書,這一點,我想台大的各位教授應該都要好好思考。今天我們大學教育的目的,應該不是只著重在知識的補充,我們應該要讓同學們在大學的時候,建立自我學習的習慣,是一種可以讓你一輩子成長的習慣,這才是大學教育的目的。 到了美國以後,我懂得如何唸書,也跟美國的醫師們平起平坐而來往。美國的醫師是大學畢業之後才去唸醫學,跟我們這種小孩子氣的醫學系是不同的,那個時候,我也才瞭解所謂的Professionalism。我不知道在座的幾位教授如何來翻譯Professionalism,我個人將它翻成價值觀,也就是要懂得什麼是價值,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卓越。另外還有一個字,通常是與Professionalism平行的,就是Sophistication,我把它翻成意境,我不知道對不對,還請各位老師指教。我現在要勸在座的所有同學,將來你的Professionalism到達一個程度,相對的你的Sophistication也要隨著提高,如此你才會知道什麼叫做卓越。如果你的professionalism不夠的話,你永遠都不會懂得卓越,如果你不知道卓越為何物,那又如何追求卓越呢?我常常替教育部審查一些計劃,很多醫學院的建校計劃也包括在內,裡面都說要追求卓越,我很想問說:「你們真的知道什麼是卓越嗎?」也有很多學校說:「我們建校之後,就是要培養有道德有高超的醫術。」我也不禁要問:「什麼是道德?什麼是卓越?」所以如果你沒有具備Professionalism和Sophistication,你就不會曉得卓越是什麼東西,當然你也沒有辦法追求卓越。 有一位世界知名的鋼琴家-黃海倫小姐,她是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學生,跟很多國際知名的交響樂團都合作過。有一次她回國內,我請他幫我們募款義演,我花了二千五百元做一個精美的捐款箱,然後我自己先拿出二千五百元當誘餌,我把它放在入口的中央,只要是經過的人一定會看到這個精美的捐款箱,那天來了一千兩百個人,結果只收到七萬多元,於是我發表了一篇文章「價值觀何在」,我深深覺得我們的價值觀有問題,黃海倫小姐如果是在國家音樂廳演奏,一張票都要一千元以上,這次改用捐款的方式,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台南的大眾顯然不懂得什麼是追求卓越。 所以各位同學們要注意,自習的習慣是知識份子之所繫,大學畢業以後,如果沒有自習的習慣,那你以後的成長就會非常緩慢,恐怕你的智慧將會停留在畢業那天的水準。相反的,如果你有自習的習慣,那麼你的學習就會越來越快,到了某一個時候,你的智慧會增加,最後它會結晶。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你帶著什麼東西離開校門?」你如果帶的是半空的腦袋,而空的那一半如果已經裝有自我學習的方法論在內,那我就不太擔心,我擔心的反而是前五名的同學,因為他們的腦裡充滿了知識可以反芻,但是可能不曉得自我學習的方法。 返台成立成大醫學院乃畢生最大的貢獻 一九八二年,成大請我回來蓋醫學院,我那時候正猶豫不決,因為如果回來的話,我的研究生涯可能就要中斷。我記得巴士德曾經說過:“Opportunity favors the prepare mind.”我問自已:「現在有一個Opportunity從我面前走過,我要不要捉住它,我是不是已經準備好,可以蓋一個醫學院呢?我是不是能夠設立它的目標,延攬所有有志之士來一起工作?」考量之後,我很大膽的捉住了這個機會。我回來當然是想為台灣奉獻,我是一個道地的台灣人,所以我回來台灣奉獻當然是值得的。但是我會回來主要是因為我對教育工作很瘋狂,我很喜歡跟大家分享我的知識。我回來成立成大醫學院,自認是我一輩子之中對社會所做的最大貢獻,我甚至覺得我在一九八二年以前所經驗的、學習的、自己探討的、自己摸索的這些東西,彷彿都是為了一九八二年以後成立成大醫學院而準備的,我有這種感覺,所以我回來了。 在成立成大醫學院的過程之中,我學習到很多東西。首先,是對於管理方面的認知。如果在座有管理學院的教授,千萬要原諒我,我因為這一句話已經得罪了不少管理學院的教授,就是我認為“管理是常識”。我剛剛回來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張桌子,剛開始有一個中央研究院的院士來找我,我跟他說:「我沒有當過院長,我也沒有經驗,我覺得自己真是大膽而惶恐。」他說:「你為什麼要怕沒有經驗呢?“All you need is a lot of common sense.”。」所謂常識,就是合乎常理的基本知識,你要看很多自己專業以外的書,甚至於小說,這樣才會有很多常理的基本知識。如果缺乏常識會影響生活理念的結構與品質。 我告訴各位一個白板的故事,這可以讓大家瞭解到常識是多麼地重要。剛成立醫學院的時候,我買了一個白板放在我們的辦公室,我跟祕書說:「任何人都可以在白板上寫字,例如有什麼地方漏水或者有什麼事情,都可以寫在上面,如果是緊急的,就用紅筆寫,然後你早上來了,就看看有什麼要處理的,做完了就把它擦掉。」所以成大醫學院並沒有設立總務長,我跟我的祕書兩個人就管理的相當好。有一天,在全校的一級主管的會報上,校長要管理學院的院長,設計一個很複雜的追蹤公文的機器,這個機器要在一面大牆上裝起來,然後有電動的箭頭指示公文的流向,我聽了之後有點啼笑皆非,我就站起來跟他們說:「用四百塊的白板就可以解決了,不然如果真的設計出這個東西,豈不是還要再派一個人專門來操作這個板子嗎?」結果後來那個計劃就取消了,而成大到今天還是在進步之中。所以我說管理沒有那麼複雜,用常識就夠了,而常識要靠智慧、要靠判斷,而且還要實踐。究竟什麼是智慧呢?我認為最基本的就是要擁有邏輯學、人類愛、歷史觀、價值觀、正義感、道德勇氣、實踐力,把這些東西凝結起來以後,就會變成智慧,這些其實都是我在這個過程之後,深刻感覺到的。 知識份子應改成「智識份子」 以前我到台北來,常常坐計程車,我發現台北計程車司機的知識很豐富,例如他們有關馬英九、陳水扁的知識,我都不如他們。所以我不禁要懷疑,我跟他們到底有什麼差別?我如果自稱是知識份子,可是有些事懂得卻不如他們多,可自封為知識份子嗎?所以我有一個結論,我認為知識份子應該改成「智識份子」。我覺得我們應該要有智慧,會分析一件事的來由、意義以及可能發生的後果,這些事情的分析才是智識份子所擁有的特質,是非智識份子所欠缺的。我也奉勸各位要“放眼天下”,我跟各位講一句話:“Every scientist would like to dosomething for his country. But, if science is done only for the country,there won't be good science.”此外,我也學到“Trust nurtures responsibility.”(信任會養育出責任感)。我記得有一次我到台北來看李鎮源教授,他當時是台大醫學院院長,當時他因為盲腸炎,要開第三次刀,他跟我講說:「今天如果我不是台大醫學院院長,我一定在國泰醫院開刀,不在台大醫院。」我回台南之後,就跑去跟夏校長講:「夏校長,你我要準備死在成大喔!因為成大醫學院蓋好之後,不管好壞,如果生病了,總不好意思到別的醫院去開刀,死也要死在成大。」但是我又想到,當初夏校長要我設立成大醫學院的時候,他一句話都沒說,全權交給我處理,所以成大要好要壞,自然就變成我的責任。從這裡我學到的是,做為一個領導者,如果不信任下屬,而不給他充份的責任的話,他是不會有責任心的。你如果交給他一件事,又去過問為什麼這樣?為什麼那樣?遲早有一天他會幹不下去,所以我說“Trust nurtures responsibility.”,這一點是我在成大學習到的。 先做文化人 再做專業人 最後,我要問一句話:「單打獨鬥,真的就不成氣候嗎?」我捫心自問,我已經奉獻了我的一切點子與努力,而且我不管有沒有人附和。現在我離開了,有些人認為我做的不錯,那是使我覺得很安慰的事情。可是在當時,我是單打獨鬥而孤獨的,我問這真的就不成氣候嗎?有句諺語說:“One swallow heralds no summer ;a lone soldier can hardly be a warrior.”但是我要鼓勵各位,將來你在社會上,一個人的努力還是可以成氣候的,但是你要有耐性,而且要站在正義的那一邊。歌德曾經講過:「行動派只問行動的正面意義,不問行動的會不會開花結果。」我覺得我在成大十六年就是這樣過來的。我最近寫了一篇文章,標題為「透明人」,我認為我在做事的時候,我學習到要經常跟我的同事溝通,我也很反對學生只能從報紙才能得到自己學校的消息,所以我要讓我們的同學知道學校在做什麼,這樣久而久之後,你就會變成一個透明人。透明人是什麼意思?就是有事情發生的時候,我的朋友們都會曉得我會如何反應。剛才我談到那個健全生涯的宮殿圖,我說基礎的知識要很廣,將來才可以蓋得越高,胡適之先生也講過:「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博才能高。」所以台灣所提倡的early and overspecialization是不對的,但這個現象卻在我們的社會中存在。總而言之我要勸各位,要先做文化人,再做專業人。 從成大剛才的種種,我要送給各位一句話:“Authority is 20% given and 80% taken.”(威望與尊重兩成靠別人賜與,八成仰賴自己應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就像蕭院長,行政院長的位置是總統給他的,但是他會不會因為他的施政而贏得人家的敬仰,這必須要靠他自己。這個我也在成大學到了。 勉勵同學:立志把每一件小事做好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做「名與利」,我談到了自己對名跟利的定義:「所謂名者,在我的心目中,也並不是聞名或成名的名,我認為真正能影響別人,使別人往上成長,而增進他們幸福的才是名,這可以是短暫的小影響或可以是改變一個人整個人生的大影響。名是要成為別人的典範,和他有靈通,這樣活在他心裡的你,就是我所謂的名,這樣子的名不要刻意的經營,讓它在你所接觸的人當中,自然的滋生,這也是教育家應該有的態度,更要忌諱去言及它,只讓一些人在天涯海角默默的感謝你,那是淺移默化的教育界最美的境界,那才是真正的名。」 我今天講我的學思歷程,從新竹的一個小學生開始,到現在我已經擁有一個健全的人生觀,我要強調的是:「我不立志做大官,也不立志做大事,只立志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好。」把現在要做的事情做好,明天一定會有機會出現在你面前,或者你的路一定會打開。我以這樣的一句話來跟各位互勉,謝謝大家。 李教務長嗣涔 黃教授的演講實在太精彩了,這是一個知識的饗宴,每一句話都是黃教授幾十年來的結晶,我今天也學到很多。現在同學們可以提出問題,請我們黃教授來回答。 現場答問 問:請教黃院長,你放棄了你的first love,然後投入了醫學的生涯,但是你有沒有在夜闌人靜的時候,或是遇到挫折的時候,要想走回歷史的路呢? 答:其實我現在已經回到了歷史。因為當初成大在建立的時候,之間有七年建造的空檔,在等待的這段期間,我又回到了我的first love,我最近在醫學院開的課,其實大多放棄了專業知識,只有一兩堂病毒學的課,其它的都是醫學歷史,醫學英文這類的課程,所以我等於是回到了我的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