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談中國高等教育與良師盟友

中央研究院吳耀祖院士

一.前言

教育是一個國家社會運作最重要的一環。它是養育人才資源的淵匯,提供社會經濟發展的全盤人才,更需造就有睿智遠見、雄才大略的賢明領導人才,足以承當大任,指揮國務,尤其為世代昌盛所繫。教育,猶如人體,也有生命。其運作情態也可謂健康,可以健步旺邁,也可有小恙,更能有沉痾痼疾,其中自有其靈樞素問之道。發源有其原動力,滋養傳輸,脈脈相承,新陳代謝,循環不已。能洞察此中巨細,更非有高見之才莫屬。這些道理,尤其在近幾十年,受到所謂電子革命的影響,奔馳加速,大有莫及之感。然而教育界又必需緊順其流,深入研討,以掌握新穎的駕馭法則,俾更能受益於電子革命。

從視界範圍說,本文僅能限於以個人所見,試談今日中國高等教育的幾個重點。

(涉及國際的部份,僅供參考比較之用。)這是因為教育全豹,範圍太廣。單以義務教育而言,中國教育部於2005年11月中提出,尚需十年後才能完成全國免費的九年義務(強迫)教育[1],但溫總理已表示要提前完成。中國的高等教育,範圍也很宏大。2005年"十五計畫"結束時,高等院校即有1600萬學生,其中包括60萬研究生[2]。近年來在國外留學和繼續深造的,即不下二三十萬人。在北美許多名校是各國外籍學生之冠。可見影響之廣闊,不言而喻。最近卻有一件事,有關國內高等院校學術成就的觀察和定論,意義極為重大宏遠,非常值得深入研討。本文在探討而後,再提供兩個方案,希望有所裨益。

二.中國科學院網頁一項要聞

稍前中國科學院網頁要聞有載:2005年7月29日,溫家寶總理看望科學家錢學森先生,深情地對他敘述國家為科技事業制定了未來15年的工作規劃,確定了十幾項重大專業,要自主創新,跨越發展,引導未來。"這兒有很多是您關心的問題,"溫總理親切地說。"您說的我都同意,但還缺一個。"錢老敏思地回答,並再解釋說:"這所缺一點,是指教育要能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傑出人才問題。這類人才不但要有科學知識,而且還要有文化藝術修養。"繼之錢老述及他幼年教育,受父親錢均夫先生提攜,去學繪畫和音樂,學會彈鋼琴和管樂器,國畫也受到高希堯大師讚賞。他更申謝錢夫人,她是極負名望,備受愛載的聲樂教授蔣英女士,謝她在家建立維護了優美的音樂藝術環境,滋育身心修養。這些文學藝術資源,對他在研究科技需要激勵敏思,瞬間獲得突破靈感時,是不可或缺的。"而中國現在尚無一所大學,能按照培養獨特創新人才的模式去辦學,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是很大的問題。"錢老坦誠建言。溫總理回申深切謝忱,說一定帶回這個好意見去好好研究。(詳情也見北京青年報2005-7-31,又見最近錢先生網頁[3]。)~)

三.建立高等院校的原則與方案舉例

若要建立一個理想的高等學府,自然得有能操勝券的原則與方案,以資遵循。一般舉世名校所循原則,差異不大。以我服務教研多年的加州理工學院為例,其歷年所循原則,是1920年由一個職業專校改名更新為理工學府時為建校三傑所創立。起源于天文大師黑爾(George Ellery Hale),他請來當時為麻省理工副校長化學大師諾頤斯(Arthur Amos Noyes)共同努力合作。這兩位大師雖對校董會謙讓,婉辭校長重任,然同心協力,請來了物理大師密立根(Robert A. Millikan)出任加州理工首位校長。三位所創原則[4]基於(1)勉勵師生追求有啟源性和創新性的科研工作;(2)大學本科和研究院課程著重基礎和靈活性,以靈活性和科研新成果隨時結合,更新課程,俾不失基礎;(3)教研享有完全學術自由,以追求富有想像和抱負的工作,重質不重量;(4)為學必須嚴謹與誠實,全力求真;(5)所有本科生必須在人文社會課程內完成所需必修,並勉勵研究生選修,以助培養全才。

沿用這些原則發展,學校代代更新,然從未失真。別的不需論,單說第(4)項,它是為栽培品德修養性格而立。本科生入學時,都自願奉守傳統悠久及自轄自責的誠信制度(叫Honor System),路不拾遺,考試不用監考,言而有信。再說第(5)項則是為了避免理工科畢業生只諳其專業,而缺乏對哲學、人文、藝術的修養,和回饋社會的概念,若是、即非學校所企望的全才。以此精神薪火相傳,現有950本科生,1050研究生,290教授,65研究教授,560博士後,比五六十年前改變不多,然報章雜誌卻常指出加州理工在學術上的貢獻與其規模不可同日而語。例如在加州理工85年歷史內,榮獲諾貝爾獎的教授與校友已有32名得主[4]。這個例子容或有失一般性,然極能闡明錢學森先生所說的問題所在。

四.今日中國高等教育(高教)扼要簡述

為了今後高等教育的發展,中國教育部提出了一個"十五計畫",確定了兩項重大目標:擴大高教規模,和創建世界一流大學,以適應國內經濟發展所需人才和科技創新的強大需求。其落實策略含有(a)增加經費投入和開啟來源多元化;(b)完善職責制度和執行法規,強化評估和監督;(c)提高教與學的質量。近來對建立世界一流大學,有多方面呼籲。這首先需要將高校科研和教學密切結合,同時達到世界一流。這項任務又必需要有世界一流研究生和博士後,這自然先要有世界一流的教授,才能在舉世教育界的前沿高揚一幟。 ~)

為了推動這些計畫,政府所給研究經費和競爭性經費不斷增加,國內一流大學的教學和科研經費,可望在十年內達到世界一流大學的水平[2],尤其是重點大學之最的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據說是綽綽有餘。例如浙江大學於2000年從經費多元性籌集到6億總量經費,僅次於清華而在全國排名第二。隨之中國高教前列諸校,飛速擴展。這樣的速度和規模是史無前例的。尤其是擴展規模的加速度,是世界其他國家所無法比擬的。 ~)

總的來說,中國高教的發展計畫確是雄心勃勃。若要追詢為改革成果作評價,卻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事,要看需要檢查哪些點子,例如所論是量還是質,量是如何衡量,質又是哪些素質;擴展的是圖書,哪些圖書;還有實驗設備,哪些設備;再有教授增加率與毛入學率之比;擴展計畫和途徑是否高明迅捷;聘用教授系列的來源,內親繁衍還是無親為尚。除此還有一個實際和社會心理的問題,即是公平,平等抑是不平等問題,尤其當把高教放寬到普教甚至義務教育時為甚。這方面的重要性可參閱最近南京大學張玉林教授所著的一份藍皮書[5]。最後可以指出,欲求這些問題的答案,還要看對哪些學者問。有些學者,心長意深,說穿了不要諱疾忌醫,而要規勸不怕良藥苦口,於是說高教奪冠,尚未成功。亦另有觀點說近年來高教培育了這許多大規模政經發展所需的人才,是相當成功的。

我們姑且不必爭論其成果之優劣,見仁見智,或好或壞,而是最為重要的,首先必須診確教育大業現態的運作情況,有何特徵不容忽視,更需對口提供改善和優化的良方,防止嚴重問題表面化時,為時已遲,徒然枉費了許多寶貴時日。

五.衡量準則和因果關係

高校的教學和科研成果,當然需要有一定標準作效應評估。若鑒測全面,方法良善,結論公正,則所得成績單將是無價之寶,對招攬新生、吸取經濟來源都息息相關。1990年代裏,評估政策採取一系列數字,包含發表專著數、論文數、科學雜誌引用指數(SCI)、專利權證書數等、再沿用公式給總分。在這個政策下,南京大學一連七年名列全國第一(1993-1999),確是應得。由於這張成績單影響遠大,促使北大清華急起直追,致使二校名列前茅,而令南大、浙大相繼退居第三、第四位。(據統計,1996年國內排前三名大學的論文引用指數(SCI)之和是等於臺灣大學一校。)然而深察其急追之道,卻可瞭解其中對策累累,不外乎將開源的首篇科學論文,加以適度改變,以較少精力和時間,分產成為兩篇或多篇。若這據實觀察無謬,則良藥苦口,雖有刺痛之感,總比諱疾忌醫要對保衛教育的健康有益得多。這本來可能是小恙,妙方一二即癒。然若變成廣泛傳染,就急需救治。我曾親自看到此效應的傳播。2004年夏我參加了一個國際科學會議,在國內舉行。註冊報到時,人手一冊會議論文全集,是德國Springer出版社精印,頗為可觀。直到去會場聆聽口述報告時,才發現有不少篇論文因作者缺席而臨時取消。會後探詢,乃知因論文已印於全集新冊而獲得一個功績點,何不利用這時間去製作下一篇論文,再多得一個功績點。而且據友人說,這現象並非完全偶然。如此診斷,可說這個病徵確是"急功近利"。此中原由也可歸於所以尚無一所大學,能如錢學森先生所希望有的舉世頂尖大學。

稍加分析,急功近利是主要原因;或者更精確地說,當初的記分政策是肇端。需知世事之演化,有其自然規律。道有道,有常道:有其因,必有其果。果之降臨,或早或晚,只是時間問題,但不可能避免,且其內容和重量一定全然不變。這就是一個必然之道。 ~)

我們目前所觀察到的,可能仍是早期之果,然已很洶湧。而且看來僅僅是海面冰山的一個小尖角。但從保衛教育健康著想,已有燃眉之急,不容忽視。因為急於求成,多增取論文篇數,即無暇顧及深思熟慮,深入探討為所論問題的現象去揭發它的機理,也乏力去爭取建立正確完好的物理概念,以得到盡情合理的闡釋和瞭解。所以所得結論會失於真實精闢。一如現場所見,堪為佐證。再進一層,以此為下一階段承先啟後的科研所創立的基礎,也會不夠堅固強大。相比之下,顯然沒有達到世界一流學者的登峰造極。說穿了乃是由於這種急切心情,不能履行以上所說的幾項原則,即是不能為學需要嚴謹誠實,富於想像和質素,力求啟源和創新。但是這項觀察自然不能一概而論。例如近年來美國馬里蘭大學吳京生教授與合肥科技大學有幾位教授合作,研究日球、地球與行星之間的電磁波交應振動問題。經常訪問,留校工作。得緣目睹科大師生的學術風氣,崇尚高超質素。其用心不亞於舉世名校。唯其影響,尚乏革興時尚之效。所以最後的問題,自然是如何覓得良方,早日復我健旺。 ~)

首先第一良方已由錢學森先生提出。他的確指到首要重點。若有優善的文學和藝術修養,必會對急功近利可能引致的所有不利結果,一目了然。就不致於在迷惑中,失之千里。對這些因果關係,最近我看到張文教授[6]有文討論"自然科學與人文修養",載于"古今力學思想與方法",是第二屆全國力學史與方法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由戴世強等主編,發揮得深雋透澈。強調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間存在著互動關係,原創性工作的深刻與膚淺決定于作者對大自然的感受的深刻與膚淺。其中引出莊子之語:"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藉此曉喻無用之用,必需先知盡了有用之用,而後乃能知無用之用誠大焉。學問之無垠大矣哉。 ~)

六.提倡兩個輔助方案

以上所述幾則至理名言,都與錢學森先生第一貢獻之說同一哲理。本文擬承繼這一哲理,提供兩項方案,希望能有輔助之效。 ~)

(1)良師盟友方案(Reciprocal Mentorship Program) -- ~)孟托(Mentor)這個字出於希臘神話,意思是指堪於托孤的良師益友。大詩人荷馬敘出希臘英雄歐帝賽斯(Odysseus)于出征楚魯晉十年大戰(Trojan War)時,將全家託付給好友孟托。繼之有智慧之神安慎娜(Athena)密切襄助,將歐帝賽斯之子泰勒馬格斯(Telemachus)教養成一個文武全才的希臘英雄。因此孟托精神(Mentorship或Mentoring)一直在西方受人愛慕模效。美國科學院、工程院、和醫科學院全國三院聯合為促進高等教育的教學科研成立一個專題委員會研討方針,有一系列出刊,最後印發指導手冊[7]提供各種方向、方法、原則和如何落實的訣竅,勉勵人人培養孟托精神,成為一個導師、教授、益友的有心人,為人模範。 ~)

本文在此所提出的方案是將原義是單向的孟托精神(Mentorship,良師益友)推廣成雙向的(reciprocal)實踐,用盟字說出原為師生,但結盟互為師友(盟與孟也諧音),相互教習。這個雙向互為良師益友的概念是受啟發於近年代來電子革命急速的進展所促成。事實所示,年輕一代一般比年長者更加精通新科技,比如電腦操作,也較熟悉靈活應用新的軟體作科研中的分析和計算。再有在網頁上尋覓珍貴的新聞、信息、資訊、資料,年輕輩總比較精明能幹。所以有足夠知識可以供奉年長輩欣賞應用。但須注意,培養這種相互教習的師友關係,最好能見機行事,要設身處地以主動被動兼顧,謙和為尚。長者也要敏思好學,不恥下問。相互澆以藝術培養,促其油然滋長。一旦真情友誼建立,則良師可以誘導如何修養創新的心情,對手頭問題作深入思考,緊握到一個完美的物理概念,推導出一個精簡的數學形式。再推敲是用老師的經驗解法,還是用學生新學到的銳利新方法求出解答。在討論如何取出最貴重廣泛的結論,以開啟後續的大門。由這種相互作思緒智力的感應交流,不論成敗,都會有昇華性的不亦樂乎。有了忘年之交,再談談歷史、文學、文化修養、品德風範,聽聽音樂,學學樂器,就不難達到有靈感、形而上的境界,以備在解題困境中能有襄助突破之效。這就是良師盟友方案的主旨。 ~)

(2)中外學刊交織投稿方案--

這方案是為提倡科學家,尤其是在國際上有共識受重視的學者,要牢記將科研新文章交織地向國內和國際的適當學刊雜誌投稿發表。即是說一兩篇向國內投,繼之兩三篇向國際投,以振興中國科學學刊的角色也在國際舞臺上博得喝彩。有了這交織延續,就沒理由說中國學刊文章的功績點低於國際學刊文章。更別論《自然》雜誌和《科學》雜誌的文章功績點可加三四倍。這種無意義的積習應該破除。目前舉世正在慶祝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巨念"一百周年紀念,祝賀刊登其中質量與能量的絕美公式的"巨念"不是《自然》雜誌,而是原載其文的Annalen der Physik (27 September 1905)[8],這是一個基本概念問題。 ~)

七.幾則歷史故事與結語

本文結語,擬述科學歷史上的幾件軼事,足以把本文各點都影射聯繫合一。黎曼(Georg Friedrich Riemann 1826-1866)早年在德國哥庭根(Goettingen)大學就讀于數學大師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1855)門下。在博士學位前先考合格(privatdozent)口試時,需提呈三項研究課題,好讓導師選一項令考生預備在考場諸教授前作正式合格演說(Habilitationsschrift)。對前兩項,黎曼信手寫出他在博士論文研究已有成就的複變函數題目(柯希-黎曼方程式)。但是對第三項,他就躊躇是否寫上他自富興趣研究而尚未呈報的幾何問題。再聽同學解說,不必擔心,歷來第三項從未被選過,乃終於寫出他的第三項題目為"經典幾何學中平行線公理問題。"但對高斯而言,他對這問題已做過多年研究,終未有所發表,自然饒有興趣想聽聽這年輕學生有何可論,立即就挑了第三題。黎曼只得積極準備,但是他的1854合格演說卻條條有理,在經典幾何論中免除平行線假設之餘,深奧廣泛地闡釋了在有任何曲度分佈的多維空間內的幾何理論,深受讚賞。據說這是高斯一生高?中,唯一一次對他人的工作成就有所表揚。在他去世後四年,黎曼承繼了他的教授席位。後來才發現高斯在同一前提下作過多年探討,留下好多堆筆記,但由於他的嚴謹慎慮的美德,在他十二厚冊的文集中,竟無一篇留下他的非歐幾何研究的成果和報導。這種風範和美德,看來也深為黎曼承襲,因為他的1854中舉演說,在高斯督促下,直到1867年才出刊,已是他逝世後一年矣。約二十五年後,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十三歲時在高中學習幾何,對幾何學內平行線假設也有相同的疑問和好奇,但因年幼,尚未學到微分幾何工具,當時未能有所作為。再過約十五年,當他深入發展廣義相對論時感到缺乏適當的鋒銳工具,急求于友相助,乃知此工具早已為黎曼妥備,於是有他的1915年廣義相對論問世。若說引用,黎曼幾何最初僅有少數專家引用,但一旦用於廣義相對論,今日每天被引用之多,豈可以數計。可見數計引用等到真有意義時,已毫無用武之地了。

另一傳為美談的是有關拉格朗希(Joseph L. Lagrange 1736-1813)和歐義拉(Leonard Euler 1707-1783)兩位數學大師之間的交誼。拉格朗希是十八世紀中葉最富創新風采的一位數學家。他在1755年十九歲時為在任意條件下去求一函數之極值,即發明了一個用未定乘子的新方法,頗感欣慰而函告歐義拉。此法深受歐義拉讚賞,認為比他自己對有關問題的解法更高明,立即勉勵比他年輕的拉格朗希盡速發表其文,而且慷慨為懷,按住自己已有的有關文章不發,讓拉格朗希優先盡得全盤稱譽。有如此風尚,這般崇高的眷顧胸襟,無怪被公認為頂尖的一代宗師。他畢生文獻盛載七十巨冊,且至今仍尚未彙全,可敬。此外在流體和固體力學中通用的?述,只有基於質點的拉格朗希方程和基於場點的歐義拉方程迥然不同的兩類。雖在應用上歐義拉摸擬遠為簡便應手,然當二者連理合一時,即融和完美。故在基本概念上,缺一不可。這更可以啟示若同好學者能妥善地開朗交流,互信地共同探索萌芽新思緒,則其成果可能豐美絕倫。堪為又一美談。

總結來說,為學評價,上策是要能有自行評價之見,好似有了伯樂,一瞥便識千里馬。欲求此才能,可能這裏所提倡的良師盟友方案,力求普及之餘,會有廣泛效應。再說孟托深情培育後進的精神,並非只限於希臘神話。中國歷史上,不乏托孤寄命的動人故事。例如孔子對其大弟子顏回的觀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種對弟子眷顧之無微不至,大有不讓人先之概。再說孟母,為孟子齊備良好讀書環境,三遷定居于學宮近鄰乃止。而且督促誘導,恰到好處,有賞有責。孟子幼時,一日輟學,回家見母親剪斷錦織以喻,留下斷織以警喻輟學的佳話。敘出母子相互信守報答的情意和精神。無怪孟子為學有大成。有云"盡信書,不如無書。"簡簡單單七個字,廣闊了孔子所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箴言,大有青出於藍之概。說盡了學問之道,必須總有獨立思考的好奇精神、才華和習慣,堅持嚴謹深入,精益求精,乃不失真。這也是世界一流學府不可或少的精神和原則,足永為模效。 ~)

參考文獻:[1] 新華社電,南京現代快報2005-11-11,A10版 ~)[2] H. Levin & Xu Ze-yu, Issues in th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NY. 2003 ~)[3] http://www.hd-qxs.com.cn/sec.php ~)[4] Caltech Catalog 2005-2006,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sadena, CA 91125, U.S.A. ~)[5] 張玉林,2004中國教育不平等狀況藍皮書。南京大學社會學系。2004 ~)[6] 張文,自然科學與人文修養、 "古今力學思想與方法" 戴世強等主編。上海大學2005 ~)[7] Advisor, Teacher, Role Model, Friend. Committee on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Public Policy. NAS, NAE, IOM.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 1997 ~)[8] 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NEWS. Vol. 14, No. 10, Nov.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