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中心新書《紅樓夢淵源論-從神話到明清思想》發行
由臺大出版中心出版之《紅樓夢淵源論-從神話到明清思想》,已開始銷售發行。本書作者為本校中國文學系兼臺文所郭玉雯教授。《紅樓夢》研究一直是中外漢學界的大熱門,兩岸學者對此課題的關注始終不減,像最近中國大陸因劉心武的新索隱派著作再使紅學掀起高潮。本校中國文學系所與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郭玉雯先生近年來也投注了大量心力與時間於《紅樓夢》的研究,相關論文接連出版,如《紅樓夢人物研究》、《紅樓夢學--從脂硯齋到張愛玲》,日前並已著手「紅樓夢影響論」的研究,其成果甚受學界矚目與肯定,為臺灣紅學界的中流砥柱。本書《紅樓夢淵源論--從神話到明清思想》探討《紅樓夢》的文學淵源,內容包括「女神神話傳說」、「明代長篇人情小說」、「反理主情的思想」三部份,計收論文七篇:一、《紅樓夢》與女媧神話,二、紅樓夢與女神神話傳說--林黛玉篇,三、紅樓夢與女神神話傳說--秦可卿篇,四、紅樓夢與魏晉名士思想,五、金瓶梅與紅樓夢,六、紅樓夢與金瓶梅的藝術筆法,七、紅樓夢中的情欲與禮教--紅樓夢與明清思想。
自《紅樓夢》問世以來,相關討論與文字早已汗牛充棟,並自成一門獨立學科--紅學。其中大致可分為評點派(如脂硯齋等)、人生哲學派(如王國維)、索隱派(如蔡元培等)、考證派(如胡適、周汝昌等)、文學考證與批評派(如張愛玲)等。紅學的發展到二十世紀仍不能擺脫歷史的糾纏,新舊索隱仍在權貴世家、宮廷祕史、政治人物、漢滿民族鬥爭的影射裡作文章。胡適考證派雖開啟了新紅學,但又轉進了實證的羊腸小徑。大量的曹家史料,一躍而成為紅學舞台上的主角,《紅樓夢》一書反而成為偶然的事實碎片,殘缺地記載了曹家的歷史,「紅學」成為「曹學」。王國維則以西方叔本華之哲學觀念來分析《紅樓夢》,首次將此書之悲劇精神加以解讀出來。不論如何,這些派別也確實豐富了紅學的內容,為紅學奠定了研究討論的良好基礎。只是《紅樓夢》畢竟是文學作品,其藝術性與思想性實不容忽視,所以像余英時等人都曾主張應回歸文學批評的大道。
回歸藝術性與思想性的研究即本書最重要的特色,但本書非止於人物論析、語言藝術的實際批評,而是一種「互文性」的文學研究,「互文」作為一個重要的批評概念,意指放棄傳統只關注作者與作品關係的批評方法,轉向一種寬泛語境下的跨文本文化研究。這種研究方法強調以符號系統的共時結構去取代文學史的進化模式,從而把文學文本從社會或歷史決定論中解放出來,而能進入到一種與各類文本自由對話的批評語境中。本書以《紅樓夢》文本為中心,上溯神話、明清小說、思想等文學傳統,探討《紅樓夢》所受的影響。易言之,即是開啟《紅樓夢》與其他不同性質文本的對話窗口,並藉由文本之間的對話,去審視《紅樓夢》一書在文學史的大傳統中居於何種地位。這種比較工夫必須具有相當素養,才能在浩繁的文史資料中去爬梳出一種脈絡;也才能透過眾多文本的重重表象去探究到最深層的底蘊,做到廣度與深度兼具的程度。
郭玉雯先生於中西文學、思想多所涉獵,學術領域非常廣泛;又多年浸淫於《紅樓夢》研究中,累積了相當深厚的功力,處理起這種必須跨越文本與不同學術領域的困難題目亦能遊刃有餘。藉由本書中所開啟的「紅學」新方法,《紅樓夢》研究終於能夠以其原本面目示人,讓喜愛《紅樓夢》的讀者更能領會其精髓神韻,並且也為後來的「紅學」發展建立了新的典範。
本書定價450 元,本校教職員師生八折優惠價為 360 元。團體訂購另有優惠折扣。出版中心歡迎各位至臺大書店(圖書館左側地下一樓)參觀選購,書店營業時間為:週一至週五上午8:30 至下午5:00 (中午照常營業)。 校園內另有新月台展示中心二樓及誠品書店小福店展售。 也可利用博客來網路書店上網訂購及誠品、聯經連鎖書店洽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