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由羅倫佐的油談生命 藝術家

為例。她於推薦延伸閱讀中列出:《花園中的僧侶:基因之父孟德爾的故事》、《果蠅:閃亮的生命科學研究先驅》、《生命的線索》、《DNA的14堂課》、《別讓遺傳決定你的命運》等五本書目,在書目旁加入導讀與相關的文獻資料,除了加強學生在此領域的知識吸收外,也帶動學生主動搜尋所需的資訊能力。另一方面,學生必須閱讀教學助理(TA)和自己搜尋的文章(書目以科學人、牛頓、生技時代、時代雜誌等著名科學性期刊為主,網路文章則須謹慎篩選),進行衍生議題討論,讓學生的學習慾望在不斷尋找有趣的資料中逐步提昇。

                Watching系列

至於Watching,則在Reading課程之後開始。當學生已具備相當的基礎知識及自我看法後,相關的影片觀覽意義與成效才能超越以往背景知識不足下走馬看花式的欣賞。影像的呈現與Listening、Reading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給予的深刻印象,適度的應用影片資源,將概念融會貫通之後,再由教學助理(TA)帶領各個小組做一個小時的分組討論,學生將可以從中學習到如何對於所獲得的資訊進行思辨及價值判斷的能力。

羅教授指出,聽、讀、看原本即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通識課程在此三大領域系列中,學生不僅能夠在充足的背景知識下,進行深度討論,更值得高興的是,連平日鮮少閱讀的科普雜誌與書籍,也因為老師與教學助理(TA)的引領而主動接觸,並且在討論課時大方地與同學交換意見,無形間養成了獨立思考與由多元角度觀看事物的精神。

             二、創意教學計劃               組間辯論會

為了讓學生能學習「如何面對與自己意見不同之看法」、領會「與人溝通的技術」、 追求「更高層次知識」的實力,羅教授於「創意及特殊規劃」部分,增加了組間辯論會。在組間辯論前,她會先要求學生嚴謹的搜尋資料,培養團隊默契;執行主題之論辯時(如全球暖化是否為人類活動所造成的,物種保育是否有益於自然環境等),則訓練其思路邏輯及適宜的應對方式;比賽結束之後,再進行講評與觀念分享。如此,不論是教學助理(TA)或學生都可學習到有系統且清晰的實用知識,而非落入天馬行空的漫談。

               期末展覽會

期末展覽會是羅教授於「創意及特殊規劃」的另一項主要的革新點。此部分不設定任何題目,只要求學生呈現與生命科學相關性的作品,用意是希望讓學生有更寬廣的發揮空間,來探索結合文化、社會之深層生命科學領域。在94學年(1)的「生命科學與人類生活」第15週單元課程【期末發表展覽會】裡,學生將他們從該課程中吸收到的基礎知識及思辨邏輯,竭盡所能地運用在展覽會場上,為整學期的通識課程劃下令人為之讚賞的驚嘆號。羅教授強調,其開設通識教育的核心精神,乃是本著培養學生「文化素養、生命智慧、思辨能力、主動求知」的初衷,「期末展覽會」的舉辦,正是要凸顯社會知識是動態而非靜態的,她期望學生能透過多元化的課程設計和人與人之間的良性互動,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建立自我歸屬的主體性。

             三、學習成效檢索

關於成績評量方面,羅教授在每堂課程結束之後,會要求學生寫下自己的心得感想,期末由教學助理將每位學生的報告、學習單以及所搜尋的資料匯集成冊,加上組間辯論會和展覽會作品的成績,作為學期成績的主要憑據。

由於每位學生皆有不同的資質個性與生活背景,為了客觀評估他們的學習成效,課程中還會發予學生個人專屬的記錄單,藉以鼓勵學生誠實面對自己,涵養自我認知的能力。至於期末考方式,則請學生針對課程所涉略的主題,自行提出兩個問題於考試時作答。答題的內容,不一定是生命科學領域上的專業知識,學生可以就某個比較感興趣的議題(如「演化論」、「基因工程」),從社會結構或文化層面進行深入探討,然後提出自己的想法及意見。

此外,在精益求精的自我要求下,羅教授對於課程設計的成效也十分重視。每學期的課程單元,除了注重因材施教的多元化教學外,更緊扣時事,結合熱門議題推陳出新,學期結束之前,再請學生填寫意見調查表,作為課程改進的依據,以檢視教學執行的成果。

             通識教育的觀察與建言

談到對通識教育的看法,羅教授以美國哈佛大學為例。作為一所世界頂尖研究型大學,哈佛大學的通識教育,向來被世人奉為圭臬,視為典範。自2004年開始,哈佛文理學院以分組的方式,籌備修訂課程的相關事宜,整個計劃耗時3年,今年(2007)5月15日正式通過,是近30年來最大規模的通識教育改革計畫,引發全球學術界的熱烈討論。相較於舊制,新制明顯增加了對多元文化及信仰的尊重與了解,並且提高科學素養的訓練比重;換言之,修訂後的哈佛大學通識教育課程,重新賦予美國大學生一個身為世界公民應有的寬廣視野和恢宏胸襟。

近年來,國內大學日趨重視通識教育,尤其教育部為了提昇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大量挹注補助經費和提供教育資源,令身為教育工作者的她感到欣慰。不過,對於我國援引哈佛大學通識教育之制度作為重要指標的做法,羅教授則顯得有些憂心。她說,台灣與美國不論就教育體系、國情或國家財政方面,本質上並不相同,故就組織結構等制度設置和推動實踐這兩個層面言,「哈佛經驗」是否能全然適用於台灣的高等教育?再者,國內的大專院校也很難以同一個基準點或操作模式去推動通識教育。平心而論,公私立院校在經費的補助上已有現實的差距,而技職體系院校、綜合型與研究型大學,各校間的教育宗旨、教學資源、老師與學生的素質等皆殊異有別,如果不能釐清此差異性,一味地臨摹他山之石,只會落入徒然浪費教育資源的窘境。

有鑑於此,羅教授認為,我國應該師法的,是哈佛大學重視通識教育的教育理念,以及其通識教育內涵所傳達、培育的全人教育精神。基於此精神,以各校師資的專長來規劃符合其特色與競爭力的優質通識課程,進而尋求區域性教學資源流通、共享與整合,在現行的體制中,積極發展成效與前瞻性兼具的通識教育實務,這樣,通識教育的精神內涵才能真正落實。

            通識教育的願景與期許

羅教授認為,國內的通識教育,要達到前瞻性與成效性兼具的理想目標,就現階段而言,雖然還有重重的障礙需要克服。可喜的是,近年來有諸多通識教育的傑出先驅們,積極為通識教育之理念努力奔走,在許多通識教育的研討會、跨校、跨領域的合作計畫中,推動「區域教學資源共享整合概念」,這個概念若能具體落實,通識教育的精神亦將隨之成長茁壯。

大體說來,一般教師開設專業科目是比較容易的,然開設通識課程則相對困難許多,因為多數教師在學術縱向的深度毫無問題,不過橫向跨領域的廣度卻不易掌握。當學校依據通識教育理念,規劃出符合各領域或向度內涵的科目後,也需有優秀的教師來加以執行,才能有效提升通識課程的教學品質。胡適先生說 :「為學有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專業知識的深度,是金字塔的高度,而這高度的建立,則取決於其基礎,也就是學識的廣度。羅教授強調,學問的追求並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師應該有「終身學習」的態度,比如參與研討會、研習營,觀摩優良老師的教案設計與實務示範,藉以強化自己的通識教育理念,讓學生可以在高品質通識教育的氛圍中,自然而然的受到薰陶與涵養。

總之,羅教授期許所有通識教育的教師們,以胡適先生的「博大、精深」之語自我勉勵,努力做個「理想中的學者」,為通識教育注入新的活水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