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人文講座教授—瑪裘里‧帕樂芙(Marjorie Perloff)教授暢談當代美國詩。

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人文講座教授—瑪裘里‧帕樂芙(Marjorie Perloff)教授暢談當代美國詩。三場演講題目分別為『前衛傳統與個人才具:當代美國的「語言詩」』、『「似曾說過」詩學:近期美國詩中的引用、具像與規範』以及『美國詩與中國詩』。

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邀請洛杉磯南加大駐校學者瑪裘里‧帕樂芙教授來台研究講學,分別於93年3月18日、3月19日及3月20日在本校舊總圖外文系新會議室及文學院會議室舉辦三場人文講座。

瑪裘里‧帕樂芙(Marjorie Perloff)為史丹佛大學人文學榮譽退休教授,目前是洛杉磯南加大駐校學者。她曾於南加大任教至1987年,之後轉往史丹佛大學任教。她於2006年擔任美國現代語言學會主席,並於1993到1995年間擔任美國美國比較文學學會主席。

她的著作涵蓋十二本專書及數百篇論文與評論,主要關注議題為二十世紀詩作、現代與後現代主義詩學、詩與視覺藝術等。頭三本著作討論個別詩人,包括葉慈、洛威爾以及法蘭克‧奧哈拉。之後的《不確定詩學:從藍波到凱吉》(1981)、《才華之舞:龐德傳統的詩作研究》(1985),則轉而研究詩學問題。《未來主義時刻:前衛藝術與斷裂語言》(1986)處理現代主義的更迭及對今日的影響,此書並於2004年附上新的序言再版。近期著作中,可謂最具代表性的是《激進技藝:媒體時代的詩創作》與《維根斯坦的梯子:詩語及尋常中的陌異》。她最近出版了文化回憶錄《維也納弔詭》以及新論文集《差異:詩、詩學與教學》。

瑪裘里‧帕樂芙教授的第一場講座講題為『前衛傳統與個人才具:當代美國的「語言詩」』。前衛藝術曾是——或者如今是——什麼?本演講追溯二十世紀早期主要前衛藝術運動的興盛、衰退以及併入文化,以彰顯運動的形塑過程是如何運作。其中探討兩個問題:(1) 單一作家是否能形成「前衛」風潮,或者某種團體派系是必要的?(2) 在前衛藝術運動中,美學與政治的關係又是如何?之後我以美國八零年代早期開始的語言詩運動做例子,此一運動,在有些論者認為已結束,有些則認為不然。

第二場講座講題為『「似曾說過」詩學:近期美國詩中的引用、具像與規範』。在大量回應網路與數位論述的當代詩裡,我們見到視覺或「文字具象」的迷人應用,包括詩作中大量引用文本,以及源於法國「務力波」團體 (Oulipo,即潛能文學工坊) 的規範寫作。此類詩作取代了原先不外指涉的詩語模型,轉而強調文本互文性。舉例而言,比利時詩人貝頓思 (Jan Baetens) 以高達 (Godard) 的《賴活》為本寫了出色的系列詩作;美國詩人德渥金 (Craig Dworkin) 寫了一首名為「杜勒」的長詩,以回應杜勒 (Dure) 畫作;以及日裔德國詩人多和田葉子 (Yoko Tawada)藉著引用、援引古典作家如奧維德 (Ovid),建構她的詩與演說內容。

第三場講座講題為『美國詩與中國詩』。當今中國詩裡較強調「我」的抒情手法,以及其多取法於自然的具體意象,似乎與我們美國詩的典範有所差異。但仍有跡象顯示這兩種詩的鄰近,以及中國詩一直影響並啟發著美國詩人,這在龐德(Ezra Pound)的作品裡尤其可見。特別在新近文字具象詩裡對視覺的強調,更可見中文表意文字的重要角色。

場演講吸引了許多慕名而來的學者及學生,聽眾的反應都很熱烈,在演講後把握機會與帕樂芙教授討論,讓在場的其他聽眾也收穫良多。這三場講座之現場錄影將於近日放於臺大線上演講網隨選視訊(http://speech.ntu.edu.tw/user/active.php),歡迎有興趣的校內外朋友點選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