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遇上臺大藝術季思考文創產業視野期待文化根基帶動整體循環

2010/3/29季春下午,第二學生活動中心Global Lounge牆上數架電視持續播放著一個年輕人,來到不同場所,在短時間內套上適當的服裝,迅速融入人群;另一臺電視則播放以羊毛編織成超乎想像的繁複結構,白色的線條交織迴旋於人體之上,形成鋪陳於人體之上的雕塑品,昏暗的講廳,僅有些微午後日光與投射燈點綴,觀眾席上的同學交頭接耳,不時往舞臺望去,場域中隱含一股壓抑的期盼與躁動。

崔廣宇與古又文,兩位雖然都是文化工作者,分別來自當代視覺藝術與服裝設計,差異極大的兩個文化生態領域,所展現的思維非常不同。切入的對話交集,是關於補助的來源與政策,究竟是公家機關比較優渥,還是私人單位較為照顧創作者?

兩人的答案是以上皆非,即臺灣當今文創產業的成果多半是創作者不假外人之力,獨自打拚的成果,而在獲得國際的重視與認可後,才受到國家與官方的資助與實際支持。

因為兩人都曾在英國久住,並在國際各地遊歷,因此也比較了各國與臺灣在文化政策與生態上的差異。他們不約而同地指出,臺灣習慣於以短線回報的心態投資文化工作者與文創產業,而忽略文化的本質類似土壤,並不能夠期待土壤本身可以直接回報,但是藉由土壤所生長的植作,也就是文化外所形成的周邊產業,才是豐收的來源。

崔廣宇特別指出,文創法的母法在制定上,本身就隱含了要協助經理人、經紀公司與藝廊等週邊產業的傾向,但卻忽略要先扶植創作者,才會有文化根基形成,帶動整體循環,古又文則以親身經驗補充,當他在數年前,便陸續參加比賽並獲獎,然而卻沒有因此獲得政府任何協助,直到在美國得到首獎,透過媒體被政府看見後,才得以自默默無名的貧窮設計師,轉變為獲得充足國家資源的新星。這種現象,正是政府在政策制定上採取撿便宜的心態,並非透過種植的手法,將默默無名的創作者,有系統地栽培為獨當一面的國際人物。

座談中,身為貴賓的前臺北市文化局長,現任臺灣大學主任秘書外文系廖咸浩教授,分享了他工作三年九個月所累積的經驗和與觀點。廖主任秘書表示,文化產業在臺灣已經經過十年多的討論,然而政府迄今仍然無法徹底瞭解,背後的因素隱含了文化行政的負責人並非完全屬於文化領域,而是官僚在政治路途上的跳板,在這樣的狀況下,很難形成長遠的文化政策,文化也很難被理解到其真正意義。廖主秘並提醒聽眾學生才是正要爬上舞臺的人,並讚賞臺大藝術季費盡心思,邀請年輕創作者與臺大帶領學生以創作者的視角,去瞭解文化本身。最後,他期許學生在理解並建立文化的基礎後,思考文化創意如何產業化,以及文化產業如何在校園開花結果。

馮燕學務長則點醒了同學關於臺大藝術季的起源,就是因為社團以及校內有許多具備才華的學生,沒有舞臺可以展現自己的創作與表演能力,因此藉由臺大藝術季建立一個平臺,讓學生得以發揮。因此當今在積極對外發展,搜尋並建立連結的同時,也應著眼於校園內的藝文脈動,仔細探索並發掘更具發展潛力的文化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