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再現過去:歷史的多重形式」工作坊
時間:11月23日至24日(六、日)地點: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
歷史一詞往往指的是有文字紀錄以來的時期,目前所知臺灣原住民族最早的文字始於新港文書,現存史料最早的是1683年。早期原住民的生活描述散見於中文、西班牙文、荷蘭文、日文等多種語言的地方誌、教會紀錄或遊記等。現存的文書檔案及資料,是當代認識過去的窗口。然而,歷史學對文字的看重,將原住民族長期的經歷劃入了史前史,而截短了原住民族的歷史。
倘若書寫的歷史無法完整反映原住民族的過去經歷,對於長期以來缺乏自身文字記錄的原住民族而言,這些發生在文字紀錄之外的歷史,如何去記錄與掌握?除了文字以外,還有哪些承載記憶的形式?其他形式是否更能呈現原住民族的歷史及史觀?我們都知道口傳故事以及祭儀歌謠在原住民族社會中的重要性,這些形式如何傳達對於過去的記憶與看法,如何做為當代詮釋歷史的媒介?
近年來已有更多的原住民族學者,如經營已久的浦忠成、童春發、巴奈母路、周明傑、高加馨等多人採集、翻譯、分析口傳歷史、歌謠、祭儀等,從原住民的觀點及立場出發,重新看待過去某些時期的歷史事件或社會記憶;此外,也有許多藝術家或作家如撒古流、撒奇努、巴代等人,或如原舞者等團體,透過文學創作、藝術展演、博物館展示等形式,嘗試重新詮釋過去,呈現出文書檔案資料之外豐富的記憶過去的形式。
即使已有原住民學者與藝術家的努力,從原住民族觀點出發的歷史文獻的再讀與書寫,以及「書寫歷史」之外的記憶形式等方面的探究,仍有待大力的拓展。為了讓更多有志於呈現自身歷史的年輕一代,一起重新審視現有文字檔案主導的歷史建構典範,並探討文字檔案之外其他的記憶與傳遞的機制,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將於11月23、24日舉辦兩天的「再現過去:歷史的多重形式」工作坊。
工作坊內容形式多元,三場主題演講邀請已經有成功經驗的專家學者擔任講者,從小說(巴代)、歌謠(周明傑)和經語(巫化‧巴阿立佑司)等方面切入主題探討;此外,也安排鍾興華、羅素玫、蔡政良、蔡宜靜等講者,從徽號、豐年節祭辭、民族誌影像和博物館展示等新興議題的角度簡要分享;善用臺灣大學校園資源,參訪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及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介紹圖書及博物館典藏資源;選擇兩部民族誌影片:蔡政良導演記錄二次大戰期間、臺灣高砂義勇軍在新幾內亞作戰的歷史痕跡的《從新幾內亞到臺北》,以及林建享導演拍攝蘭嶼達悟人藉由哼唱的歌曲記錄社會變遷的《光影中的旋律》,以民族誌影像延伸主題的討論面向。最後一個場次的綜合座談,引介2014年12月3日至6日將在臺灣舉行的「太平洋歷史學會(Pacific History Association)雙年會」,希望藉由已開始從事原住民族歷史形式討論的例子,拋磚引玉,引發更多年輕原民學者與學生對此議題的興趣和討論,更期望能協助將工作坊學員的成果帶入明年的太平洋歷史學會雙年會,與太平洋其他地區的族群相互交流此一階段的研究成果。
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聯絡人:李孟珊電話:02-33669315E-mail:mengshan@ntu.edu.tw中心網站:www.cis.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