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翻譯見文學史興衰〈馬克吐溫禁書變經典的歷程《赫克歷險記》〉臺灣翻譯世界在今天想像未來:102年度國科會經典譯注系列第四場講座

102年度國科會經典譯注系列第四場講座於12月11日晚上七點在臺大博雅教學館舉行,外文系張淑英教授致詞表示此講座為秋季場壓軸重頭戲,並介紹本場講座主持人李有成教授、主講人王安琪教授以及討論人單德興教授。

李有成教授為聽眾說明國科會經典譯注計畫緣起,基於過去市場上翻譯作品參差不齊,為提升翻譯品質,有必要推動翻譯學術化,經典譯注計畫提倡翻譯應加上註解、批評性的導論,十幾年來翻譯學術化成果豐碩,已出版58本譯作。

東吳大學王安琪教授與聽眾分享翻譯馬克吐溫《赫克歷險記》的心得,馬克吐溫費時七年寫作《赫克歷險記》,王教授也費時七年翻譯。王教授表示自己以提升全民閱讀水準與人文素養為目的,仔細編寫導讀及註解,將讀者視為自己的學生,並以單德興教授的《格理弗遊記》為楷模,全心全意投入《赫克歷險記》的翻譯,新版書名更是經過深思熟慮修改而成。

1990年《赫克歷險記》前半部手稿失而復得,經過柏克萊大學學者的努力,出版所謂的「權威學者版」,王教授為了取得版權費盡心思,只為打造最完整的中文「全文譯注插圖本」,並蒐集兩岸三地所有譯本,「截長補短、去蕪存菁」。王教授更表示,馬克吐溫寫作方法高明,樸實的語言裡蘊藏各種典故,不著痕跡、渾然天成,令她深感做翻譯需要博學多聞,更深深體會到在翻譯過程中,意譯、直譯的選擇與種種取捨的掙扎。

王教授也提供豐富的照片為聽眾介紹馬克吐溫起伏的一生,馬克吐溫確實是位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作家。《赫克歷險記》由禁書變經典的過程,正呼應了文學典範的興衰消長,作品中原本遭人詬病的低俗語言,卻是後世專家學者佩服不已的創舉。馬克吐溫利用邊緣人物的視角觀察、描寫文明世界,在當時可說是標新立異之舉,因此《赫克歷險記》也被視為美國文學獨立之作。王教授為《赫克歷險記》下的註解便是「所謂的經典昨是今非、今非昨是,但好作品經得起時代考驗。」

討論人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單德興教授評論王教授的譯作,認為王教授的譯文審慎、譯注詳細且用心懇切。單教授也帶領聽眾思考「經典」的定義,單教授將經典定義為「人人自認知道、耳熟能詳,卻未必真正認識的作品」,因此要讓外國經典在本地文化落地生根,翻譯就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沒有翻譯,就沒有世界文學;沒有翻譯,就沒有國際學術。」單教授認為國科會經典譯注的目標便是在翻譯中融入學術,並說明重譯之必要以及增訂版與新譯的重要性。

講座開放聽眾提問時被問到王教授為何對馬克吐溫情有獨鍾,願意投入心力翻譯其著作?王教授表示從小就有機會接觸馬克吐溫的作品,再加上馬克吐溫妙語如珠,不乏經典名言,因此深受其幽默風趣吸引,並在多年後投入相關研究。單教授也補充回答,認為翻譯經典的重要性就在於此,翻譯使得經典能夠在另一個國家的孩童身上種下種子,並在多年後開花結果 –單教授舉《赫克歷險記》中赫克下定決心保護黑人好友後所說的“All right then, I´ll go to hell” 的日譯為例,讓童年時期的大江健三郎讀到,多年後成就他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桂冠的深遠影響。

講座結束前,主辦單位抽出五名幸運聽眾獲得王教授的譯作《赫克歷險記》,以及五位幸運聽眾獲得單教授的譯作《格理弗遊記》。本場講座以全體大合照作結,在和樂融融的氣氛中畫上完美句點。

本場講座為經典譯注秋季講座北區最後一場,但經典譯注系列還有後續的春季講座,歡迎讀者踴躍參加,詳情請見活動網站:http://homepage.ntu.edu.tw/~b009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