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臺灣人才競爭力:21世紀新挑戰系列(10)專題報導---文明的巨輪帶動民族文化革新適度擷取諸子百家多元論述…許炳堅博士
前言
「提升臺灣人才競爭力:21世紀新挑戰系列」已經先後刊載了九篇文章。依照《西遊記》裡的人物分類方式,分別是:.屬於「悟能」層次:第一篇<21世紀臺灣教育與產業制度面的困境>, 第二篇<面對21世紀人機競逐的挑戰>;.屬於「悟淨」層次:第三篇<21世紀成功者們的經驗分享>;.屬於「三藏」層次:第四篇<老子、孔子、西遊記一脈相承,到現代版的深入、淺出、旁通、忘我、無我>,第五篇<四十不惑 淺出的悟淨是華人最弱的一項卻是歐美的強項>,第六篇<多元領界宇宙觀:學科知識 哲學智慧 宗教信仰並存不悖>;.屬於「悟空」層次:第七篇<從工程或科學、跨越管理到卓越領導力>,第八篇<揚帆、展翅,成為開創的人才>;.屬於「現代悟能」層次:第九篇<智能機器在全世界的大量使用,對年輕人就業造成空前的危機>。接著往後數篇的內容,要嘗試「如來佛」層次。
A 人類文明的時代巨輪,帶動民族文化的改革、或者長期累積而成大革命
人為萬物之靈。『靈』這個字,經常與『魂』字一起出現。靈字的組成有三個部分:雨、品、巫。魂字的組成則有兩個部分:雲、鬼。
無論是靈字的巫、或者是魂字的鬼,都離不開「搞鬼」,也就是變魔術;其實,鬼與神在某種程度上是互通的,也就是蘊含著「神來之筆」、甚至「上帝之手」的奧妙。當然啦,「搞」是高、手兩個字的綜合體。
靈與魂都屬於流體,前者是液態的雨,後者是氣態的雲。靈字還包含了三個口的品字,人生真的是需要仔細地品味、品嘗。
在<老子、孔子、西遊記一脈相承,到現代版的深入、淺出、旁通、忘我、無我>一文的(A)節「語言文字、民族的文化、人類的文明」,我們闡述了文字、文化、與文明的分野。文字是人們發展出來作為表達與溝通的工具;文化則是深刻地融合了一個民族的生活與工作經驗;而文明的層次最高,它是全體人類累積的人文智慧、藝術、與科技精華。
民族文化對應於生活,而人類文明對應於生命。
(A.1) 真理 (truth),事實 (fact),證據、推論 (inference)
人們對於事物的描述,有三個截然不同的層次,分別是,.最高層次的真理(truth):這是經得起時空的考驗,上下四方、古往今來,不會因為時空的變遷而有所改變。.其次是事實(fact):這是真正發生了的事情。法庭辦案,最希望找出事實來;卻經常事與願違,留下不少無頭公案。.再其次是證據(evidence)與推論 (inference):這是我們日常生活裡最普遍遇到的狀況。在真理的部分,有不少放諸四海皆準的原理,例如:物理學上的測不準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通訊科學上的夏隆理論(Shannon Theory),編碼理論上的「霍夫曼編碼」(Huffman Coding),等等。
在事實的部分,人們如何分辨「真」與「假」?最基本的分辨方法是:天然的(natural)是真的,人造的 (man-made)是假的。例如:假牙,假髮等等。在人造的物品裡,如果有統一規格標準的,就要滿足標準才行。再其次就依靠品牌來吸引顧客。
在事實證據與推論的部分,一個事件發生之後,遺留下來的證據經常不完整,有些時候甚至已經遭到破壞、掩蓋,只留下蛛絲馬跡。例如犯罪的現場,可能遭到兇嫌刻意的破壞與湮滅證據。因此高明的檢察官、調查局人員就必須抽絲撥繭,把最有說服力的證據找出來;又例如對於幾十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的科學研究,因為年代久遠,遺留下來的直接證據少之又少,我們只好依靠推論去判斷。
英文的說法:in fact,就不是純正的fact。還有,as a matter of fact,就是只有一小撮(亦即並非大量)的fact。a matter 指的就是少許的意思。
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說過:「世上沒有事實,只有對事實的解釋。(There are no facts, but only interpretations.)」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客利特(Heraclitus) 也說過:「你無法踏入相同的河水兩次,因為無論是這條河還是你都已經不同。(You cannot step twice into the same river, for other waters are continually flowing on.)」就是這個偉大的道理。
(A.2) 歷史與小說,相互串起無窮盡的時間軸
有了文字記載之後,幾千年來生活的種種挑戰與磨難,正好能夠激發人們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並且不斷地推陳出新,找出對於新環境更好的、更適合的生活方式。
(A.2.1) 歷史經常由違規者、偷跑者(也就是創新者)所改寫
由龍顏基金會主辦,金石堂書店協辦的第九屆龍顏書展有獎徵文的海報,很清楚地標示出來:「故事,是觀點衝突的放大鏡」,旨哉斯言。
歷史(history,亦即his-story)是故事(story)的綜合體。精彩的歷史,大多數是由踩線犯規者所改寫的。歷史記載不會浪費筆墨去描述一板一眼、中規中矩的正常行為。
幾千年以來經由文字記載的歷史材料,包含了不同層次的精華,分別有;.歷程 (record),.過程 (process),.經歷,經驗(experience),.大智慧 (wisdom)。大智慧會影響行事的法則 (Methodology),或者是原理 (Principle)。
(A.2.2) 靈活的歷史記載反映人類寶貴的經驗
歷史記載的內容,百分之八、九十是驚險萬分的衝突與悲劇。就拿現代的電影與傳統的地方戲劇來說,劇情內容緊張、刺激,扣人心弦;不到情節的最後一刻,觀眾們一顆懸著的心,硬是無法放鬆下來。相反地,嘻笑怒罵的喜劇題材,能夠討好觀眾的並不多見,傑出的編劇與導演必須發揮獨特的幽默,才有辦法利用喜劇吸引到觀眾。
唐朝的諫議大夫魏徵病逝之後,唐太宗李世民對羣臣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如果說歷史是人類的一面寶貴的鏡子,請問:歷史這面鏡子,究竟是平面鏡呢?還是可以聚焦的凹面鏡?或者是含有廣角效用的凸面鏡?
一般人的直覺反應可能認為:歷史應該是一面毫無扭曲的平面鏡,極為忠實地記載與反應每一個事件的各個角度。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歷史書就像平日的報紙報導一樣,只是記載了平淡無奇的流水帳而已。
進一步想,什麼是聚焦的凹面鏡呢?那就是幫忙找到局部最佳答案(local optimum)的有效工具。什麼是廣角效用的凸面鏡呢?那就是幫忙尋找全面最佳答案(global optimum) 的有效工具。靈活的歷史記載應該是凸面鏡與凹面鏡的巧妙組合:就像望遠鏡一樣,幫我們在幾千年的人類經驗裡,快速地找出最相關的事件來;又像顯微鏡一樣,幫我們把重要的部分適度地放大、去蕪存菁,萃取出最寶貴的經驗來。
好的歷史書,提供我們寶貴的經驗以應付未來的新挑戰。有智慧的人,知道如何透過歷史的水晶球(crystal ball)去預測未來與掌握未來。至於一般人,為歷史的凸面鏡與凹面鏡組合所惑,眼花撩亂;還以為歷史是一個多面稜鏡組成的萬花筒,笑傲人生。
(A.2.3) 有創意的小說對未來的想像空間,有無限的可能
相對於歷史,小說(novel)的變化就豐富多了。小說的內容主要是依靠想像力去虛構出來的,也就是沒有發生過的、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都可以納入筆下。對於未來,在時間、地點、人物組合的不同變化之下,可以有很多種的寫法。「悲、歡、離、合」,無論是喜劇或悲劇各有其擁護者,很難分辨出哪一種品味比較討好。
從中原文化的發展史來看,在春秋戰國的合縱連橫時期,諸子百家的思想奔放、百家爭鳴,波瀾壯闊、高潮疊起。到了秦、漢帝國大一統之後,思想的進步極為緩慢,被局限在忠君愛國的小框架裡,沒有比較明顯的大建樹,只剩下一些小樹小花小草了。其中的原因,文字、文化、文明的因素分別佔了多少成份?要留待專家學者們去深入研究。
21世紀的臺灣年輕人,經過12年國教,統一分發進入高中或高職就讀,三年之後又經過學測或指考,進入大學就讀。一路走來,大家一窩蜂地擠在一起,中規中矩,缺少變化與想像,殊為可惜。
(A.3) 在人類文明的時代巨輪衝擊下,民族文化的掙扎與大革命
從18 世紀末起,人類歷經了三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始於18 世紀末,發明並且改良了蒸汽機。.第二次工業革命:以石油與化石燃料為基礎,創造了汽車工業以及電力的廣泛使用,還有現代通訊興起。.第三次工業革命:在21世紀裡,數位時代與網路技術的廣泛流行,還有再生能源的重視。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民族,數目不下於成千上萬。每一個民族都有它獨特的文化。工業革命的影響,帶領人們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導致工作型態與生活方式的劇變。各個民族為了跟上時代的潮流,必須革新固有的文化,這是相當痛苦的過程。有時候因為累積了太久的積習,甚至會激起民族文化的巨大革命;就像地底累積了許久的能量,如果沒有定期的適度釋放出來,就會造成大地震。
在東亞,華人的四大重要的發明分別是造紙、羅盤、火藥與印刷術。這是人類文明進程上有目共睹的偉大貢獻。
(A.3.1) 近百年來,華人圈裡掙扎著如何不完全受限於儒家的固有思想?
在〈多元領界宇宙觀:學科知識、哲學智慧、宗教信仰並存不悖〉一文的(A.2.3)節「萬世師表的孔子,教育家與思想家」,我們指出了:清朝末年,以軍機大臣張之洞為首的洋務運動者開始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接著,光緒年間,康有為、梁啟超倡導「戊戌變法」;民國初年,爆發了影響深遠、規模龐大的「五四運動」,改革文化;1966年至1976年毛澤東主席主政期間,在中國大陸又進行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口號是「打倒孔家店」。可惜,20世紀這一連串的文化運動,似乎還沒有達到完全趕上時代潮流的根本目的。
(A.3.2) 老子道家的多元思想,可以注入新的元素給年輕人
隨著文明的快速進展,特別是高性能電腦與智能機器的普及化,文化的及時與適度地更新是必須的。
在21世紀的數位時代,我們有迫切需要找出有效的方法來增強或補充儒家的傳統思想,也就是「對」與「錯」、「黑」與「白」的愛惡分明的不足。我們要試著擷取諸子百家思想的精華與多元論述,有智慧與技巧性地教給21世紀的年輕人。
舉例來說,我們希望年輕人能夠多創新,然而創新的難關在於必要打破現有的事物和制度,「創」字就是拿刀子割倉庫。在儒家忠君愛國、論資排輩的作法下,要打破現有的事物或者制度是非常困難的。反觀,老子的道家思想,《道德經.混成章第二十五》強調「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多麼瀟灑超脫而不受有形的羈絆!
這種多元的思想在諸子百家的學說裡,適度擷取,能替年輕人苦悶的心靈注入活潑新的元素。
有關《道德經》內容的詳細解說,還有引申的相關討論,包括:
.道是什麼,.道與自然,.悟道之法,.儒道之別,請參閱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傅佩榮教授《原來老子這樣說》一書。
(A.3.3) 《世界史綱》一書,並推孔子與老子
赫伯特.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 – 1946)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完成的名著《世界史綱》一書,共有六十七章。其中五章與東方的中國有直接的關係,分別是:
.第30章 孔子與老子,.第34章 羅馬與中國之間,.第42章 中國的隋唐時期,.第48章 蒙古人的遠征,.第63章 侵入亞洲與日本崛起。
在第30章孔子與老子,對於老子有深入的描述,非常地中肯。威爾斯認為:老子的學說比孔子的學說更加玄妙、含糊。老子希望人們回歸到簡樸的生活,他所留下的《道德經》文體簡約、語言晦澀,像謎一樣讓人難以捉摸。老子死後,他的學說被不斷演譯曲解,很多複雜離奇的儀式和迷信思想被掺雜進去,變得面目全非了。老子高深的智慧,也曾被受孔子的推崇。
所以我們認為,在21世紀的全球化與智能機器的時代,我們應該深入地瞭解與掌握老子智慧的本質,使其與孔子的儒學互補、相得益彰,才是正道。
B 『道』字廣為使用,相當地深入人心
在〈多元領界宇宙觀:學科知識、哲學智慧、宗教信仰並存不悖〉一文的(A.4.2)節「老子的哲學思想開天闢地」,我們指出了道家的創始人老子,他的想法,渾然天成、氣勢磅礡,完全跳脫出世俗,達到返璞歸真的境界。
(B.1) <師說> 傳道為先
唐朝文學大家韓愈為老師們撰寫了<師說>一文,詳細地闡述老師在學術的適當角色:傳道、授業、解惑。老師一詞的『老』字是尊稱,所以文章的標題以『師』字為主。
(B.1.1) 常用的『道』字
「道」字在日常生活上的使用,相當地普遍。例如:道德、道統、道理、知道、王道、霸道;道賀、道鑑、道路、道聽途說;道上兄弟、黑道(幫派)、白道(警察);味道、幾道菜、黃道吉日、擺了一道;仙風道骨,人道救援;
難道是、大逆不道、胡說八道;道長,傳道(傳教);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大學》);
大道之行也 (《道德經》混成25章,大、道)。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例子: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系趙可式教授說,安寧療護的醫護人員常協助病人與其親友在適當時機,表達「四道人生」:道愛、道謝、道歉、道別。
(B.1.2) 孔子在《論語》最常討論『仁』與『道』,說不定想成為『仁者』或『道者』
在《論語》全文的20篇裡,『仁』字出現在16篇裡的59章之中,總共是112次。例如,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這個例子算是1章3次。
在《論語》全文裡,『道』字出現在18篇裡的58章之中,總共是91次。例如,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這個例子算是1章5次。
孔子在《論語》裡最常討論的是「仁」與「道」。如果他可以自己選擇如何留名於後世,說不定「仁者」與「道者」會是他的前面幾個選項。
(B.2) 教學深度需要與時俱進,避免年輕人被電腦與智能機器輕易地取代
《論語》與《孟子》的立論比較明確,內容相對地淺顯易懂。半個世紀以來,高中的國文教學與大學的通識教育,以此為主,這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近五十年來電腦與智能機器的進步,不可以道里計。半世紀以前的電腦體積龐大,佔滿了一整個房間,而且它的效能還比不上現在一臺輕薄短小的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
如果我們的教學內容的深度,五十年來不往前進步,仍然停留在淺顯易懂、立論明確的《論語》與《孟子》而已,而不提升到把諸子百家的多元論述也納入其中;那麼這一代的年輕人,很可能會像算盤、計算尺一樣,輕易地被電腦與智能機器所取代,毫無招架的能力。
(B.3) 道、物質天然態、四季、撲克牌的高度關連與互通
在〈老子、孔子、西遊記一脈相承,到現代版的深入、淺出、旁通、忘我、無我〉一文的(C.1)節「老子交棒給孔子,再交棒給西遊記,最後交棒給現代版的我們」,人生的五個進階關係已被詳細闡述。
老子《道德經》,交棒給孔子《論語》,交棒給《西遊記》,再交棒給現代版的我們,貫穿了兩千多年的時間軸:
.「人」對應於「三十而立」的「悟能」,是固態,屬於「深入」的境界;.「地」對應於「四十而不惑」的「悟淨」,是液態,屬於「淺出」的境界;.「天」對應於「五十而知天命」的「悟空」,是氣態,屬於「旁通」的境界;.「道」對應於 「六十而耳順」的「三藏」,是電漿態,屬於「忘我」的境界;.「自然」對應於「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的「如來佛」,是「光」,屬於「無我」的境界。在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冬季下雪(在中國的北部地區) 對應於固態,.春季下雨對應於液態,.秋季秋高氣爽對應於氣態,.夏季陽光普照對應於光。人們常玩的撲克牌有52張,象徵一年有52個星期。每種圖案13張,代表一季有13個星期。每種圖案13張之點數(1至13)加起來是91點,而每季也正好有91天。
至於撲克牌圖案與四季的對應,有不同的說法。其中一種根據維基百科(Wikipedia),.紅心對應於夏季,.黑桃對應於秋季,.紅方塊對應於冬季,.黑梅花對應於春季。
另一種說法則是,.紅心對應於夏季,.黑梅花對應於秋季,.黑桃對應於冬季,因為鏟子(spade)可以鏟雪,.紅方塊對應於春季,因為方塊(diamond)出土就像春季(spring)的泉水湧出一樣,而且紅色象徵草木發芽、萬物生長。總而言之,撲克牌的四個圖案分別對應了一年的四個季節。
C <生說> 對應於 <師說>現代人在六歲的時候進入國民小學,六歲前很可能已經在幼稚園當了一、兩年的小小學生;然後是十二年中小學學生:各地有不同的學制,有些地區是小學六年、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又有些地區是小學五年、國中三年、高中四年;進入大學之後,四年讀完,可能繼續讀兩年的碩士班,接著又花幾年的時間讀博士。
也就是說,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到學士學位完成為止,每個人至少當了十六年的學生,在人生最寶貴的黃金青春期。一路唸下來,可能把頭腦都唸鈍了,受到各種拘束,似乎是在學很多『死』的(固定的、缺乏彈性的)東西。
所以,微軟公司(Microsoft) 創始人比爾.蓋茲 (Bill Gates) 在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讀了大學部一年級就不唸了;戴爾電腦公司創始人麥可.戴爾 (Michael Dell) 在美國德州大學讀到大學部三年級之後不再繼續唸;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 (Steve Jobs)甚至只讀了一個學期的大學,就離開學校了。也是讀了大學部的一個學期之後,就不再繼續唸了。
當然,一般人是不能夠全盤模仿這幾位特別傑出的現代天才。不過,這幾位是現代特別傑出的天才,理所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仿照的。
(C.1) 學『生』、而非學『熟』,美國教育強調「批判性的評論」
我們都知道,學生一詞的『學』指的是在學校裡學習。可是學生一詞的『生』,究竟說的是什麼呢?在古今中外廣為流傳的文章裡,沒有一篇專門論述<生說>的。
在科舉制度盛行的古代,考上了秀才資格的士子稱為生員。生,意思就是沒有被煮熟,生命力旺盛,還很活潑、會活蹦亂跳的。
生疏,表示不確定(uncertainty),充滿了變數。所以說,人的一生,不會按照既定的路線走下去,經常會遇到意外的狀況。
古聖先賢的智慧告訴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樂章都不一樣(No one has the same program in the life)」,就是這個意思。
相反地,學熟就是對於已經知道的知識反覆地練習,務必達到滾瓜爛熟的地步。也就是說,有了已知的標準答案作為榜樣。
在求學階段,學生們應該要學到獨立思考與判斷、批判(critical review)的能力,能夠勇於面對不確定、不可知的未來,並做出良好的準備。在未來,一定有很多和現在不一樣的事物與情況會出現。
臺灣的頂尖大學,例如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成功大學等接受五年五百億補助的研究型大學,課堂上所使用的教科書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可能無甚差別。那麼,臺美兩地教學的主要不同究竟在哪裡?
臺灣的教育大致是以教師為榜樣,要求學生們向老師看齊,強調的是意見一致的『對』。就像是相吻合的0度,也就是是實數軸的右半線 (亦即正實數)。
美國的教育則是以教師作為踏板和引子,希望培養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的一代強過一代的良性成長。所以他們鼓勵學生們從360度圓的任何角度出手都漂亮與優雅,不受限於正實數,負實數(180度)、虛數(90度、270度)、複數都可以。而學生們則積極嘗試提出「批判性的評論」(critical review,critic)。
(C.1.1) 生生不息,如同幹細胞一般,還有通識教育生,是一切活力的源頭,就像幹細胞(stem cell)一樣,植入各種器官都能發揮效用。
一個人畢業久了,有機會最好能回學校充電一陣子,就像是細胞的氧化(oxidation)反應進行多了,需要還原(reduction)一下。
英文reduction,提醒我們生活要簡約、拋棄不必要的部分,歸樸返真,回到原點,行為舉止就像是原始與通用的幹細胞一樣。
軍中的官階,從尉級軍官開始經由校級軍官,都會分專長,例如:砲兵、裝甲、飛彈、政戰等等。再往上升遷,就是不分兵科的將軍(general),好比還原成幹細胞的過程。
大學部一年級的新生們,要(要)選修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就是為了培養『生』與幹細胞的能力,如此一來,畢業之後,他們才能適應千變萬化的社會。
(C.1.2) 『心』與『吾』合併成為『悟』字,『心』與『生』合併成為『性』字
在〈老子、孔子、西遊記一脈相承,到現代版的深入、淺出、旁通、忘我、無我〉一文的(B.2)節「老子、孔子、西遊記、與現代版的我們,分別跑第一、二、三、四棒」,我們指出了「心」字與「吾」字合併就成為「悟能、悟淨、悟空」的「悟」字。
同樣的道理,學子們把「生」學好之後,那麼「心」字與「生」字合併就成了「性」字。有了「性」,就可以衍生出全新的世界來。包含了生在內的「性」,屬於流體;常用在需要伸縮的場合,例如:彈性、性格、性情、國際性、世界性,等等。
四書之一的《中庸》在首章就倡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把性與道的關係,闡述得非常地貼切。
(C.1.3) 超越『老實』,從『誠實』到『新鮮的果實』
傳統教學上,希望年輕人能夠成為老實人,實實在在、腳踏實地,把馬步站穩,需要長期認真地練習好蹲馬步的動作。
然而在21世紀的現代,做一個老實人雖然沒有什麼不好,可也不是唯一的選項。在數位時代,大數據(Big Data)與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無遠弗屆地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周遭的環境可能瞬息萬變,我們採取的作法,也要隨時更新。
做人要誠實、不能欺詐,這是基本原則。然後,最好成為「新鮮的果實」,價值自然比「老的果實」高出很多。
同樣地,我們每天從新聞報導去瞭解「新鮮事」(news),而非老掉牙的故事(story)--有些故事蘊含著發人深省的智慧,那另當別論。
(C.2) 學『問』比學『答』還重要
2014年6月17日《U中時電子報》的一篇報導「談教育,華碩施崇棠:要學以色列媽媽」<談教育,華碩施崇棠:要學以色列媽媽>明白地指出:臺灣的父母親通常只問孩子,你今天在學校考幾分?對於老師所教的書本上的知識,是否記住了?反之,以色列的媽媽,她們不問孩子成績,而是問孩子「今天你在學校問了什麼問題?」
從一個人的問題內容,可以清楚顯示出他對相關事項的掌握程度,還有他是否瞭解可能產生的矛盾與間隙、癥結點之所在?
所以我們在學校裡注重一個人是否「學問好」?反之,卻不強調「學答好」。為什麼?道理很簡單,如果是屬於類似一加一等於二的問題,已經有固定的答案,能夠回答並不稀奇;如果是開放式的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那麼「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與想法的人,就值得特別地鼓勵與讚賞。
(C.3) 21世紀在學校裡,既教書又要教贏
在大學裡傳授知識,要因時因地而制宜。傳統的大學部課堂,一般都會使用教科書,我們期待學生吸收已知的知識作為基礎。同時也歡迎學生提出不懂的地方來詳細討論。
反之,在演講會(seminar)或研討會(workshop)上,就衷心地希望聽眾們不要照單全收。最好能夠有自己的想法、看法,並且提出問題討論,或者聯想到相關議題,「觸類旁通」就是一種,或者進一步衍生出下一階段的可能。
所以說,有共通教科書的課堂裡,其方式就是教『書』,性質比較像是學『熟』。
碩士班、博士班的課程裡如果沒有固定的教科書,採用學術期刊的論文為主要的討論內容,就是要學『生』去找出能夠贏的模式:例如採用戰國時代著名的軍事家孫臏的方法,他建議大夫田忌採用「下駟對上駟,上駟對中駟,中駟對下駟」的來應對比賽,雖有一敗,但必有二勝,就能達到逆轉勝的效果。 擅於打撲克牌、橋牌的高手,並非只靠自己拿到一手好牌。擅於下圍棋、下象棋的高手,並不是依靠自己分到的棋面就佔據了優勢。法庭裡的名律師、醫院裡的高明醫師,非因客戶或病患的條件特別良好而成為該業翹楚;相反地,他們可能常接到狀況很差的案子。這時候就必須要審時度勢,採取棄卒保車、棄車保帥,蝮蛇螫手、壯士斷腕等非常手段,做出超然的判斷,才能夠死裡逃生,完美地逆轉勝。
參考資料:
1. 許炳堅,<老子、孔子、西遊記一脈相承,到現代版的深入、淺出、旁通、忘我、無我>,國立臺灣大學,《臺大校訊》,第1166期, 2014年1月。
2. 許炳堅,<多元領界宇宙觀:學科知識、哲學智慧、宗教信仰並存不悖>,國立臺灣大學,《臺大校訊》,第1172期, 2014年3月。
3. 傅佩榮,《原來老子這樣說》,九歌出版社,2010年9月。
4. 馬麗婷譯,Herbert George Wells著,世界史綱《The Outline of History》,海鴿文化出版社,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