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臺灣人才競爭力21世紀新挑戰系列 (12)學業成績與事業成就為何經常南轅北轍?

學業成績與事業成就為何經常南轅北轍? 

許炳堅博士

前言

本系列文章的發表,不是為了獲得某種學位,不是為了教職升等,也不是為了爭取國科會、科技部的傑出研究獎。實在是因為兩層很特殊的因素:

首先,兩千多年前老子《道德經》與孔子《論語》、《易經》,以及四百多年前《西遊記》所一脈相傳的智慧,能夠在21世紀巧妙地引導我們在錯綜複雜的挑戰下向前邁進。

其次,21世紀年輕人受到全球化與智能機器持續進步的雙重夾擊,從20世紀所沿用下來的傳統方法已經捉襟見肘、快要沒有合適的招數了。我們需要同心協力來集思廣益,為年輕人積極地找出一條更好的康莊大道來。

上述兩個因素的碰撞,激出了火花,熊熊地燃燒,一路引導此一系列文章熱情地寫下去。

A 華人錯把「一半」當作「全部」,因此成了半邊人,培養不出賈伯斯之類的人才

臺灣的年輕人,從6歲進入小學開始,如果學業一路順利,經過18年的努力,到了24歲左右可以獲得碩士學位。大部份的年輕人在求學的過程中,兢兢業業、以學校的課業為主;在國中畢業升上高中的時候,要經由12年國教的分發;三年之後進入大學之際,又要經過學測及指考的考驗。

如此用功讀書的年輕人,畢業之後在業界工作的前一、二十年成就,與在學校求學十八年的學業成績,為什麼關連性並不高?有時候甚至會有南轅北轍的情形?

亦即在學校裡學業成績很好的學生,不少成了所謂的書呆子,像是讀死書、死讀書或者讀書死,腦筋並不很活潑;畢業之後搶著進公家機關去捧鐵飯碗,不敢在業界闖蕩。反之,求學時期經常在死當(學期成績50分以下)、活當(學期成績介於50分與60分之間,有補考機會)邊緣的學生,反而練就出起死回生的一身好功夫;他們畢業之後在業界勇敢地闖蕩,有不少人甚至開創出一番大事業來。

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可以歸因於每個人的運氣不同,而且人各有志,並不是大部份人都想在業界追求賺大錢。但是仔細深入探究之後,倒是有些系統化的原因可以被整理與歸納出來,提供有志之士共同砥礪與切磋。

(A.1) 大學部學業相當局限於已知的學科知識,快要半身不遂

臺灣的年輕人,從小被學校裡繁重的課業壓得快喘不過氣來;他們蠻多是很抑鬱寡歡的。他們被套上的枷鎖就是要專心地追求「對」,也就是學生所寫的答案必須與老師出題時預先準備的答案一模一樣。因此,老師們特別喜歡出的題目種類,大部份局限在:是非題、選擇題、填充題與計算題等有標準答案的項目。

至於答案的變化性比較高的題目種類,老師們就儘量地避開,例如:問答題、申論題、翻譯題(把古文的句子或者段落翻譯為白話文;或者把英文的句子、段落與中文相互翻譯)、作文題。

至於口試、演說、辯論、表演等特殊型式的考核,一般會等到大學畢業展,或者碩士、博士的論文口試才會要求。

(A.1.1) 臺灣太專於數學與理工科目,專門追求對與錯分明的答案

在〈多元領界宇宙觀:學科知識、哲學智慧、宗教信仰並存不悖〉一文的(A.1)節「學科知識(清楚的白)、哲學智慧(多重選擇的灰)、宗教信仰(茫然無知的黑)」,指出了:學科對應於已知的知識;哲學對應於不久將來的不知與長遠將來的未知的選擇;而宗教對應於關於宇宙還無知的東西與事物。

在時間軸上,可以明顯地區分為過去、現在與未來。如果我們把上述兩項聯結起來,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確定的學科知識,對應於已知的過去;.機率性的/不確定的而且需要做出選擇的,例如哲學論辯項目,對應於現在;.至於專門處理無知的宗教,則對應於未來。

既然我們想要負責任地活在當下也就是現在,就要勇敢地面對不確定的事物而做出明智地選擇;千萬不可以自以為聰明地、一味地抓住過去已知的固定結論不放。

可惜的是,在臺灣的我們,正受著這種自以為聰明的、只是抓住過去已知結論不放的行為,廣泛毒害。有不少的例子可以用來說明:

.政治與社會方面,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激烈競爭是在20世紀前半葉的事情,距今已有六、七十年之遙。臺灣現在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妥善地面對中國大陸在世界經濟與政治影響力的快速崛起?更重要的是,如何在21世紀全球化裡找到合適與有利的定位?

.在12年國教的高中入學與大學教改的大學入學方面,當各個學校的容量與學生的總數量確定之後,如何讓學生們分別進入合適的學校就讀,這是「分配」的老問題。這個問題雖然重要,卻不是目前最重要的問題。臺灣現在更大的挑戰是,在全球化與智能機器持續進步的雙重夾擊下,高中、大學和研究所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應該如何適度調整,使其與時俱進?培養與增強年輕人的競爭力使他們對於周遭不斷變化的環境有更良好的適應力與情緒管理。

(A.1.2) 學生欠缺思考與創作能力,而且教學內涵沒有跟著調整

2014年8月24日《聯合報》的一篇報導<教改核心,不在招生在教學>指出:苗栗縣頭份鎮斗煥國小的陳招池校長認為,自從電腦問世後,發現人腦再厲害都比不上電腦的快速、精準,當然教育不再是只教知識,更要教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掌握趨勢,成就未來。但是在教學端的老師們,仍停留在六、七十年前的教知識,一張嘴巴像留聲機一樣,整天不厭其煩地灌輸要考試的課本知識,無法激發學生追求新知的慾望。在課堂上仍然等著老師餵食,家長們當然也是幫凶,貪得無厭,課後還花錢請補習班餵食,唯成績是問,牢不可破,而且拒絕加入任何教育新元素。

臺灣的教育,大部分停留在學習與記憶過去已知的知識,也就是教科書上可以自圓其說、頭頭是道的內容;至於學生的思考與創作能力,因為校內的考試並不觸及,所以就被忽略了。

在〈人類文明的時代巨輪帶動民族文化的革新,適度擷取諸子百家的多元論述〉一文的(C.1)節「學生、而非學熟,美國教育強調批判性的評論」指出:臺灣幾所排名在前的大學,例如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成功大學等接受頂尖大學補助的研究型大學的大學部,在課堂上使用的教科書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可能相同或者相似。那麼,臺美兩地教育的主要差別究竟在哪裡?說穿了,美國名校會鼓勵與要求學生們,認真地提出批判性的評論。

更有甚者,美國出名的小型博雅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例如位於麻薩諸塞州的威廉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與衛斯里女子學院(Wellesley College)、位於南加州的波莫那學院(Pomona College)等等,對於哲學智慧的強調比起大型的研究型大學如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還更重視。

如果不把第三部份的宗教信仰計算進來,那麼臺灣的大學教育在「學科知識」與「哲學智慧型」兩部份,只過度地強調前者。也就是錯把一半當全部,這樣子教育出來的年輕人面對21世紀的各種新挑戰,最多只是「半邊人」,很難談得上創新。

臺灣的年輕人被要求專心地追求「對」的答案,雖然下盤的馬步很紮實,但是只有二分之一的成效。即使要思考,也無法進入深層,更缺乏膽量。

總結來說,現代學生的通病包括:

.不愛讀有益的書籍(比較喜歡打電玩、上網聊天),.死讀書、讀死書(不太有能力融會貫通與活用,也就是達到讀活書、活讀書的境界)。

現代學生的腦袋裡裝了.太多固定的、死的知識(而非動態的、活的知識,不能與時俱進),.太強調「精準的對」,缺乏彈性、柔軟度、容忍度。仔細想一想,.過去是一半,未來是另外一半,合起來就是全部;.實數軸是一半,虛數軸是另外一半,合起來就是全部。如果臺灣的年輕人專注於已知的過去知識,只把握實數軸的務實部份;這就是以一半對抗歐美人士的全部(他們的博雅教育嘗試著包含了過去與未來,掌握了實數軸的務實、虛數軸的想像與思考)。難怪臺灣的年輕人不但打拼得非常辛苦,也漸漸感覺到力不從心了。

(A.1.3) 不少年輕人迷失了方向成了電玩迷,有太高比率的現代版「唐吉訶德」

2013年10月15日《聯合報》的一篇報導<10種大學生通病,空白人居首>指出:獲得哲學系的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在輔仁大學兼課的周偉航助理教授列出十種大學生不該成為的人,居首的一項「空白人」:也就是書沒讀到、玩沒玩到、朋友沒交到,大學生活一片空白。這種人,老師課堂上講什麼不重要,只要學分拿到就好,就算念完大學四年,也想不起來到底做過哪些事,對未來人生完全沒有目標。21世紀不少的臺灣年輕人瘋狂迷上現代的「精神上鴉片」,也就是智慧型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上的線上遊戲與電玩,形成很多的低頭族。

此外,看著網路上排山倒海的資訊,現代人感覺自己益發渺小,不知道可以替人類貢獻什麼?所以覺得百無聊賴,不少人的寂寞感,是靠著臉書(Facebook)上的圖片分享來勉強排遣的。在21世紀,似乎有相當高比率的現代版唐吉訶德(Don Quijote de la Mancha),脫離現實、自以為是一代大俠的這一類「阿Q」型人物。

(A.1.4) 與香港、新加坡成了強烈的對比

數學與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答案的「對」與「錯」可以分得一清二楚;不像文學的一首詩、一篇文章究竟好與不好,個人的感受不同,標準是見仁見智的。所以臺灣的教育體系,包括政府的教育部和科技部、大學校園以及學生們,自然而然地往數學與理工科目靠攏。

一般說來,臺灣的教育,跟著教科書跑,內容比較僵化。經常是延伸20世紀時表現不錯的代工作法,也就是照表操課,只求逐步增強,不求大突破或者創新。如此一來,學生們的想法就不會活潑;侷限在「對」的第一象限,不敢闖進第二象限、第三象限、或第四象限。在21世紀,教科書知識的賞味期愈來愈短,因為教科書的知識已經全部被輸入到電腦系統裡,而電腦與機器又比人工便宜,並且效率與效果更好。

這種作法,其實有這麼多缺點,然而國內教授們的潛意識裡,卻喜歡接受這種默默耕耘的螺絲釘型學生當研究助手。

如此教育出來的學生,優點是腳踏實地、一板一眼,認真聽從上級的指示;缺點是呆板、不活潑、缺乏想像力,很少有夢想。在21世紀電腦、智慧型手機、行動裝置(Mobile devices)等盛行的時代,臺灣的年輕人將會被愈來愈聰明的智能機器剋得死死的。

反之,香港與新加坡,一方面土地狹小、人口不多,另一方面處於世界金融的要衝;所以當地年輕人的商業涵養特別深厚、深入到血液裡,對於每一樣事物,可以快速評估出價值,而且有一套很有效的推銷方法。

如果拿臺灣、香港與新加坡三地的年輕人做比較:

.臺灣的年輕人,下盤的馬步很紮實,但是太老實,缺乏有效的行銷能力;反應出來的是,平均國民所得大約在美金兩萬元左右。.香港的年輕人,相當地靈敏,口才也很好;反應出來的是,平均國民所得大約在美金四萬元左右。.新加坡的年輕人,不只是人很靈敏,又擅長於製造機會,全面地國際化與追求卓越;反應出來的是,平均國民所得達到美金六萬元左右。如此大的差異,如果用水果來做比喻:臺灣的平均國民所得是美金兩萬元左右,像是「老實」;香港的平均國民所得是美金四萬元左右,像是「中期新鮮度的果實」;而新加坡的平均國民所得是美金六萬元左右,像是「新鮮的果實」,賣相特別好。

(A.1.5) 學習(記憶)與思考兩項,沒有取得動態平衡,所以困在22K

《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見學習與思考,兩者要相輔相成、不可以偏廢。

2014年4月21日《聯合報》的一篇報導<江揆談教改,博士生怨憤月薪20K>指出:行政院長江宜樺表示他在教書時,有一位博士班學生,畢業後月薪不過新台幣兩萬出頭,曾悲憤地向他抱怨,是臺大和教育部害了他!

2014年7月3日《聯合報》的一篇報導<缺熱情、缺自信、缺野心、缺決心>明白地指出:中研院院士會議大談教育、教改問題,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擔任電機系主任的張懋中院士認為,臺灣學生有四個缺乏,缺熱情、自信、野心、決心,這才是病得最深的;教育資源太充足、讓孩子吃太飽,不夠飢餓,反而沒動力,缺乏野心和自信,臺灣學生希望問題一定要有標準答案,否則就很不安心,也不敢嘗試;造成贏不起也輸不起,不敢接受失敗的狀況。

2014年6月16日中時電子報《中時電子報》的一篇報導<臺灣年輕人,有犯錯的準備嗎?>明白地指出:臺灣創意工場王仁中執行長認為,臺灣年輕人沒有太大的危機感;由於父母、學校,甚至整個社會都多方照顧,犯錯機會不多,臺灣的小確幸氛圍,讓年輕人滿足於現況,不會跌倒,也跑不起來。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朱宗慶校長在接受訪問時指出,安逸是創意和才能的殺手;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冒險,對一些挑戰度高的事物,沒有興趣、沒有好奇心,更不想去了解。摸索人生方向的過程中,如果缺乏挑戰困難的決心、欠缺追求夢想的熱情,就不可能有甜美的果實。

總之,臺灣的年輕人以及一般的華人太保守,過度強調「一步一腳印」的腳踏實地作法;而缺乏旺盛的企圖心、不敢冒險、不求進取,只想站在原地等著機會的到來,更不習慣於快速移動。在現代社會的應用面,學得太簡單也缺乏彈性。

臺灣年輕人的心裡擁抱安全感,滿足於小確幸,欠缺賈伯思(Steve Jobs)名言的stay hungry氣魄。結果自然就是「高不成、低不就」:

.簡單的事情不屑於做;.高難度的事情又不會做;.中間程度的事情已經有智能機器、與學長們搶著在做。所以每天除了打電玩與上網之外,找不到正經事來做。好像這個世界多一個我,少一個我,並沒有什麼差別?

在人浮於事的21世紀,年輕的時候,工作機會比較多,自己不想做的事有其他人要做;年紀大一些的青壯年時期,自己想做的事,已經有其他人搶著在做,所以絕對不能夠再拿高拿翹;到了中年,機會非常少,任何到手的事情都要做得好才行。

英文的將軍,是general這個字,也就是不分兵科,任何到手的問題都要有能力解決得很好。

(A.1.6) 引用微博的順口溜:學歷是銅牌,改變是免死金牌

2013年5月13日「微博網站」刊載了職場經典定律,茲引用如下:學歷是銅牌,能力是銀牌,人脈是金牌,思維是王牌,改變是免死金牌。

(A.2) 與歐美頂尖大學,在本質上的差異

臺灣的教育部投資在頂尖大學的五年五百億計劃,前後兩期,總共是十年。在硬體方面蓋了不少新的大樓,在執行方面增加不少重要期刊的論文;對於幾所大學在世界學術圈的排名,有了明顯的助益。

然而在本質上,並沒有促成臺灣頂尖大學群的脫胎換骨,仍然是使用原有的方法,拼命向前衝。

(A.2.1) 臺灣的教授在參加比賽,學生只是助手、幫手,很少「幫頭腦」

二、三十年前,臺灣的大學教師是從副教授開始任教,經過一定程度的努力、有了具體的成果累積之後,可以升等為正教授。近些年來,大學教師的職等被更加細分;擁有博士學位的年輕教師從助理教授開始任教,經由副教授,升到了正教授,才可以好好地喘一口氣。

如果要繼續攻頂的話,往後還有校內的特聘教授與講座教授兩個特別層級。至於校外的部份,又有科技部的傑出研究獎評比,還有教育部頒發的學術獎、國家講座教授等等。更往上的話,還可以參加每兩年舉行一次的中央研究院院士選舉。所以說,大學教師們從獲得博士學位開始任教起,就進入無止境的競賽裡。

因為教師本身要參與比賽,所以碩士班、博士班的研究生反而成了助手、幫手,很少成為比賽的主角認真地動腦筋「幫頭腦」。

華人實際上很聰明,又很務實;只要比賽的規則訂了出來,大家就會搶著達到局部最佳答案。近年來,臺灣的大學教師升等,以及國科會、科技部的傑出研究獎評比,相當依賴計算期刊與國際會議所發表的論文數目。雖然有不少人呼籲,要質量並重,甚至於要重質不重量。但是在具體的新方法出爐之前,還是圍繞在論文的發表上。

與此相較,在國際學術會裡的主導角色,因為不容易被列入傑出研究獎的計點,所以大家就比較意興闌珊。例如,學術期刊的副編輯位置、特刊的客座編輯位置,還有期刊的總編輯位置等等;或者是國際年度大會的技術委員會主席、大會主席等領導者的角色;或者是學術會的參議委員、學術會的副總裁,甚至學術會的總裁位置等等。

專注於論文數目的計點,造成大多數臺灣學者在學術戲臺前,拼命地想要擠出一片天;卻很少加入戲臺後面的規劃,主導學術會的未來走向。

(A.2.2) 歐美大學博士學位的頒授,不靠論文數目計點

美國研究型大學對於碩士班與博士班研究生的指導方式,與臺灣的作法有明顯的不同。首先,他們並沒有採用論文計點來決定是否頒發博士學位。他們依靠的是一套行之有年的系統性方法,在大學之下設立一個「研究學院」(Graduate School);碩士或者博士學位的頒發,由教授們針對每一個學生,組成共同指導委員會,然後報給研究學院核可。碩士部份的要求比較簡單,共同指導委員會的成員可以是同一系所的不同教授;博士部份則有更嚴格的要求,包括同一學院內的多個領域,還要有一位不同學院的教授來共同組成。

臺灣各研究型大學對於博士學位的頒授,本來可以比照上述辦理。可是他們真正擔心的是,共同指導委員會把關不嚴、搶著放水,到時候博士滿街跑,該怎麼辦?為了防止此種弊端,大家只好忍痛採用論文數目計點的下策,至今還不知道如何解套?

美國大學的教授們自然也要從國科會等政府機構申請研究計劃,或者從民間企業申請產學合作的研究計劃,所以研究生會被聘請為計劃的研究助理。不同的是,美國的研究生一半時間幫忙教授執行計劃的內容,還有一半的時間可以用來構想與嘗試自己的新見解。最後,博士論文的內容,不可以只是執行計劃的成果報告,還要有相當大的部份、甚至於全部,是研究生自己摸索出來的議題,然後是與指導教授進行定期討論、腦力激盪的結果。

由於上述的差異,臺灣本土培養出來的博士,即使畢業後到其他大學任教,研究也經常不敢超越原來的指導教授,造成了「一代不如一代」的現象。反之,歐美大學培養出來的博士,勇敢地發表新的創見,自然是青出於藍「一代強過一代」。

B 需要增大彈性,去超越傳統的直線思維

享受逆境的挑戰,再攀人生的高峰,要如何才能夠做到化腐朽為神奇?也就是類似於電影系列「不可能任務」(Mission Impossible) 一般的挑戰,化不可能為無限的可能。

我們做事情,不外乎追求效率、或效果。對於已經知道詳細情形的事務,如何達到好的效率非常重要;反之,對於有多種選擇,或者還不是很清楚的事務,如何達到好的效果就比較重要。

(B.1) 高等教育的學位(Higher Degree)與高溫度、高自由度

歐美的高等教育,英文稱作higher education。高等教育所頒授的學位,包括學士學位、碩士學位與博士學位,就屬於higher degree。

Degree 在英文的使用相當地廣泛,包含了數種意思。在此,我們從兩個角度來探討:.溫度(temperature degree),.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

(B.1.1) 高等教育學位與高溫度:固態、液態、氣態、電漿態、光

在〈文明的巨輪帶動民族文化革新,適度擷取諸子百家多元論述〉一文的附表「自然界以及先聖先賢對人生進階的五大明示」,我們指出了:物質的天然狀態隨著溫度的上升,依序是固態、液態、氣態、電漿態、光。

一個人獲得高等學位,從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到博士學位,所表現出來的思考行為,就要如同溫度的上升。如果學士學位對應於固態想法,碩士學位與博士學位就要對應於流體(液態與氣態)想法,也就是更有彈性、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當然啦,如果有人獲得學士學位時,想法能對應於流體的彈性,那是再好不過了。

讓我們把物質的天然狀態,與《西遊記》的悟能、悟淨、悟空,還有非線性(nonlinear)問題的三大解題方法深入、淺出、旁通,做詳細的聯結:

.固態,對應於悟能,以及深入的方法;.液態,對應於悟淨,以及淺出的方法;.氣態,對應於悟空,以及旁通的方法。

註:「非線性問題」是電機系等工程領域的說法。在其他領域,有採用「非直線問題」的說法。這兩種中文翻譯,是可以互通的。

附圖把非線性(nonlinear)問題的三大解題方法深入、淺出、旁通,很明顯地標示出來。

附表是有關人生五大進階的表現層次。在非線性的五大進階,除了深入、淺出與旁通之外,後兩項是忘我與無我:

.忘我,對應於三藏,以及物質的電漿態;.無我,對應於如來佛,以及物質的光。為什麼是忘我呢?在悟空之後,《西遊記》不使用「悟道」,而改用三藏,就是要把「悟」字右邊的吾(亦即我)給忘掉,所以是忘我。到了如來佛,是神的境界而非人了,自然沒有我的因素,所以是無我。

廣為流傳的名言:「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態」這個字,由「心」與「能」兩個字組成,也就是心的能量大小。能量,與溫度有直接的關聯。

附表在智能層次的五大進階,

.第一階是work hard (努力、認真),.第二階是work soft (柔軟、有彈性),.第三階是work smartly or intelligently (急智/小智慧、明智/中智慧),.第四階是work wisely (恆智/大智慧), .第五階是work magically (神來之筆)。神來之筆,就像港星周星馳在電影「武狀元蘇乞兒」的一幕:降龍十八掌,就是將前面十七掌一起發出來。還有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的男主角張無忌跟著太師父張三丰學習太極拳,又當場給忘了,可以避免敵人猜出固定的打法。

(B.1.2) 高等教育學位與高自由度:從點、線、平面、立體空間到時空

自由度,是動作靈活與否的關鍵。在數學的規範裡,點是零度,線是一度(或者一維),平面是二度,空間則是三度,而空間加上時間就是四度。

一個有趣的機智問題是:「一條線,牽涉到幾度空間?」

這個題目的竅門在於,只提到一條線,並沒有限制是直線。所以可能的答案有好幾種:

.一條直線,自然牽涉到一度空間;.平面上的一條曲線,則牽涉到二度空間;.如果是一條立體的螺旋線,則牽涉到三度空間。有三個相通的觀念,就是度(degree 溫度/自由度)、維(dimension)、元(domain / discipline)。21世紀全球化強調的是多元社會、多維思考,以及人才在國際間的自由流動。所以現代人要有好的機動性、彈性與柔軟度;當我們被擺在不同的位置時,要像幹細胞(stem cell)一樣,可以迅速發揮作用,有再生的能力。

(B.1.3) 想辦法多增加一度空間,柳暗花明又一村

無論是溫度、或自由度的higher degree,都是要想辦法多增加一度空間。拿地面交通來說,市區的街道在上、下班的尖峰時刻容易塞車,那麼深入地下的捷運,就是增加一度空間的方式。

能夠找到增加一度空間的方法,自然可以從框架內,跨出到框架外,不再受到框架的限制,進一步達到沒有框架的境界。有不少實用的例子,

.在土木領域,遇到河流阻隔,可以建橋樑跨接過去;.在電路板方面,可以用跨接線來連接;.在半導體晶片方面,可以多加幾層金屬層來協助連接。

(B.2) 21世紀職場:25 - 45歲的上坡期、45 - 55歲的高原期、55歲之後的陡降期

系統化地做事情,要先定好目標(goal),再列出相關的objective。英文裡,Object當名詞用是物品,當動詞用是反對。有些人把objective翻譯作目的,其實還包含「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意思,也就是「減法」,這樣子才能夠提高辦事的效率。

再往上提升一級,就不只是單純的反對,而是要有能力提出批判性的評論(critical review),也就是除了0o的完全同意、以及(以及)180o的完全反對之外,還可以發表垂直90o的中間立場,促成正反雙方聽取不同角度的建言,垂直90o的效力就等於多增加一度空間。

此外,還有其他的角度,例如45o與120o等等。做事情,能夠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與分辨,才算是周全,達成360度面面俱到。

(B.2.1) 上臺與下臺,封神榜與斬將臺

從25歲左右獲得碩士學位起,到65歲的法定退休年齡為止,其中40年的職業生涯浮沈,每一個人的際遇都不一樣。

如果是公務員,就很單純,事務官範圍內的各個職等都有相當地保障。政務官的位置比較不一樣,因為職務重要,經常會有換人做的情形發生。所以政務官下台離職的身影要做得優雅漂亮。

至於在產業界,隨著經濟景氣的循環,還有產業的變遷,整體的變動非常地大。一般民間公司的組織經常在改組。不只是人員的升遷、調動而已;甚至會有不少單位被裁徹、整併或新創)。

夾在政府機關與民間企業中間的,例如大學的組織架構,比較缺乏彈性,無法應付瞬息萬變的21世紀新挑戰。舉例來說,有些學系徵聘的教師工作40年才退休,可是產業對於科系的需求,因為全球化與智能機器愈來愈普及的關係,很可能在10年左右就大大地改變了。架構剛性的大學組織,應該怎麼應對?

美國的名校很多是私立大學,能以學院為主,機動地調整各個學系的相對大小。而臺灣的名校大部分是公立大學,並以學系為主要運作單位,相較之下,便少了很多彈性調整的空間!

有人說:「上台靠奮鬥與運氣,下台看身影與智慧。」

職業生涯有明顯的三部曲:

(1) 25歲到45歲的上坡期:只要表現出色,每過幾年就會升等、升遷,並往上調整薪水待遇;就像是站在封神榜上,好不威風!(2) 45歲到55歲的高原期:升等、升遷很少再發生。(3) 55歲之後的陡降期:自己的職位在許多後輩的覬覦之中,他們年輕力盛,薪資又較低,公司管理階層在打如意算盤的時候,他們有很大的吸引力。55歲之後,就像是站在斬將臺上,隨時會喀嚓一聲,滾落臺下,只有表面的安慰理由,重覆卻空洞的、對於過去努力的感謝伴隨著;至於未來的前途,則是任何保障也沒有!

在21世紀,年輕人要培養帶得走的能力,而且此種能力是社會真正需要的。所以在工作崗位上,要抓好三大要點:

.首先,妥善運用該職位所賦予的權力與責任。這一項是上級所提供的,卻也可以被上級剝奪而把機會轉給其他人。.其次,自己的特殊才能在該職位上,可以有何種額外的貢獻與發揮?這一項是上級無法剝奪的能力。.還有,要妥善地規劃自己往後的職業生涯,讓主動權操之在我。每個人在職業生涯裡,都會遇到人事金字塔的制約──越往上升遷、位置越來越少。平均來說,一個主管的任期,做滿一任的話大約是四年,無論是縣市長選舉、立法委員選舉、總統選舉,都是如此。在職場裡,人事安排每四年或者八年,如果連兩任,會重新洗牌是很正常的事。一個人要不斷地提昇能力,讓自己保有新鮮的價值,所以《孫子兵法.虛實篇》告訴我們:「戰勝不復」,就是這個顛撲不破的道理。

(B.2.2) 出類拔萃

21世紀年輕人,需要具備想像力與幽默感。考試院關中前院長提出:「年輕人要有對願景的塑造能力,以及跨域溝通的能力」。跨域溝通有三大層次,分別是:.橫跨兩個領域(inter-disciplinary),.跨過好幾個領域(multi-disciplinary),.不受領域的局限(trans-disciplinary)。在職場上,有幾項重要的因素影響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功:  .首先是家庭因素,如果家庭的財富使其握有公司相當比重的股份,自然有很大的影響力。.其次是個人能力,再加上相關的人脈相互協助。.還有,個人的特殊專長也要適度地突顯出來。人生中,鑑別的三大方法,分別是:.考試/分發,.選舉 (election)/遴選 (s-election),.抽籤/摸彩。如果沒有好的分辨方法,就只能訴諸抽籤與摸彩。考試的方法,從二、三十年前開始,運用在大學聯考,還有服兵役之前的預備軍官考試。

目前政府推行的12年國教,積極地要把高中入學聯招取消。可是,高中入學的分發方式,眼下卻是在考試、選舉、抽籤三個方法之間,搖擺不定。政府想要做某種程度的混合使用,對於混合的比例,眾人卻仍舊沒有共識。

在職場裡,最常用的就是選舉與遴選的方法。包括大學裡的系主任選舉、大學校長選舉、乃至中央研究院的院士選舉等等;在民間企業,則是董事會選舉、董事長選舉。歐美的教育,鼓勵年輕人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優點,所以很適合選舉的方法。舉例而言,他們的大學入學,就是以申請與審核的管道為主,避開了考試分發的方式。

(B.2.3) 英雄造時勢,或者時勢造英雄

大部份的華人,習慣於守成與循序漸進的演化(evolution);而歐美人士,則有比較高的比例,喜歡冒險、創新,也就是激進的革命(revolution)。創新的「創」字,就是破壞,或者除舊。

在產業界,「英雄造時勢」的佳話可以流傳得相當久遠;反之,「時勢造英雄」的效果幾乎都只是一時的。

讀者是否可以清楚地分辨,下列職場上出名的人士(都擔任過董事長),誰屬於前者?誰屬於後者?台積電公司(TSMC)的張忠謀,蘋果公司(Apple Inc.)的賈伯斯 Steve Jobs,韓國三星公司(Samsung)的李健熙,微軟公司(Microsoft)的比爾.蓋茲 Bill Gates,臉書公司(Facebook)的祖克柏 Mark Zuckerberg,雅虎公司(Yahoo)的楊致遠,聯發科公司(Mediatek)的蔡明介,宏達電公司(HTC)的王雪紅,鴻海公司(Foxconn Electronics Inc.)的郭台銘等等。

參考資料:

1.許炳堅,『多元領界宇宙觀:學科知識、哲學智慧、宗教信仰並存不悖』國立臺灣大學,台大校訊,第1172期,2014年3月。許炳堅,<多元領界宇宙觀:學科知識、哲學智慧、宗教信仰並存不悖>,《臺大校訊》,第1172期,2014年3月。

2.許炳堅,『人類文明的時代巨輪帶動民族文化的革新,適度擷取諸子百家的多元論述』國立臺灣大學,臺大校訊,第1186期,2014年7月。許炳堅,<人類文明的時代巨輪帶動民族文化的革新,適度擷取諸子百家的多元論述>,《臺大校訊》,第1186期,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