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亞太電磁相容國際研討會(APEMC 2015 )參與人數創新高
2015 年亞太電磁相容國際研討會(Asia-Pacifi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PEMC 2015) 於5月25至29日假臺北圓山飯店圓滿舉行。無線通訊在過去已經蓬勃發展,然而自從CDMA進入了第三代行動通訊(3G)後,傳輸速度的議題才被人重視。發展至今B4G以及即將要問世的5G,其訴求已經是以速度為主。在高速的訊號傳遞下,系統要能夠避免電路產生的電磁波干擾才能穩定運作,因此電磁相容以及電磁干擾就成為熱門的研究主題,也是此次會議主要核心議題。APEMC為世界三大電磁相容研討會之一,自2005年在臺灣舉辦首屆會議後,歷經了十年的成長茁壯,APEMC 2015達成了256篇投稿,198篇學術論文發表,來自22個國家地區、共447名與會者,能有如此高的投稿量及國際EMC領域重要專家學者薈萃一堂,讓臺灣在學術界一盡地主之誼,增進學術交流,著實為主辦團隊引以為傲的經驗。
APEMC 2015由國立臺灣大學電信中心(電信所)與IEEE EMC Taipei Chapter主辦,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元智大學等協辦,並邀集全國學界與業界共襄盛舉。大會榮譽主席為臺大楊泮池校長、經濟部標檢局劉明忠局長;大會主席為IEEE EMC Taipei Chapter Chair同時為臺大電信所所長之吳宗霖教授;且集結國內外傑出人士,共同籌劃舉辦本次會議。
為這次研討會揭開序幕的是臺大楊泮池校長、經濟部標檢局劉明忠局長、IEEE EMC Society主席Dr. Robert Scully與大會主席吳宗霖教授,共同期許本會議以高品質的議程,促成國際EMC技術的蓬勃發展。楊泮池校長致特別提到,他雖然不是電機相關領域專長,但在其醫學專業中,深知電磁研究的重要性。醫療設備必須符合嚴格的電磁法規,並克服干擾的問題,否則將危及病人生命。楊校長在大會議程中,樂見許多相關主題的研究發表,APEMC 2015為無線通訊技術與醫療的跨領域研究,提供一個交流平臺,期待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共同腦力激盪,共創人類福祉。
APEMC 2015大會共安排三場精彩的專題講座,第一場為Intel副總裁暨實驗室執行總監王文漢博士(Dr. Wen-Hann Wang)對IC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做出大膽的預測,他認為未來晶片的運算能力以及高度智慧化將會使各類裝置和人們的連結更加根深蒂固,從路上的交通到居住環境等各種面相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
第二場演講的主題是關於Moore’s law 遇到物理極限後電子產業的出路,講者為美國國家工程院士,也是鈺創執行長盧超群博士(Dr. Nicky Lu)。盧博士預測電路的縮小化,會遇到許多無法克服的問題。首先,顯而易見的是物理極限,大約只有十個原子的寬度,很難穩定的生產,也無法做出這麼小的光罩。另外是當電路縮到這麼小,閘極無法完整關閉導致漏電流,導線的電阻也太高,這些都導致消耗功率過大以及訊雜比不佳。最後是當電路做得如此之小時,電磁相容EMC(包含電磁干擾EMI與電磁耐受EMS)問題會變得十分嚴重,這也正是此次研討會迫切想解決的問題之一。
第三場演講邀請了Intel CCG (Client Computing Group) 副總裁Mr. Jay Kirkland,談及在高速訊號系統爆炸性成長的十多年間,不論是業界或是學界都即將面臨Moore’s law所預測的瓶頸,若往後製程上還沒有更新的技術,在業界的角度看來,如何將現有的產品以嶄新的概念與客戶端連結將會是主導往後幾年間科技業市場的重要關鍵。物聯網已經不是新的概念,但卻始終沒有任何一間公司可以領導市場的走向。Mr. Kirkland以Intel的發展方向指出,一味的追求硬體上的突破最終會回到製程需要革新的問題,因此他以華碩ASUS所推出的變型平板電腦(Transformer)為例,說明這樣結合了兩種不同定位的個人裝置,既滿足了使用上的需求,又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市場,是相當成功的創意。
鼓勵傑出學者與優秀學生論文是APEMC歷屆的傳統,今年也不例外。APEMC 2015之最佳論文(Best Paper Award, BPA)及最佳學生論文(Best Student Paper Award, BSPA)分別從上百位參加者之中挑選10位進入決選,以互動式海報的方式讓評審們挑選出最完整的作品。本次5位BPA得獎者分別是Masahiro Yamaguchi (Japan)、Flavia Grassi (Italy)、Niels Kuster (Switzerland)、Jianqing Wang (Japan)、Shih-Hsien Wu (Taiwan),而BSPA的3位得獎者分別是Heegon Kim (Korea)、Chi-Kai Shen (Taiwan),還有Chin-Yi Lin (Taiwan)。得獎的作品主題包羅萬象,從高頻電磁干擾、濾波器設計、穿戴式電子裝置到太空梭的雜訊防護等,為了感謝作者們對學術界的貢獻,特別在大會晚宴時表揚BPA以及BSPA得主。
為期4天的研討會議程,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以及學生參與,在蓬勃發展的電磁相容議題上分享研究的成果與心得;也有來自業界的講者給予不同於學界觀點的技術介紹。研討會包含的議題包含電磁相容量測標準、電磁環境、暫態電磁相容、Smart Grid電磁相容、系統層級電磁相容、車載電磁相容、天線與電磁波、封裝電磁相容、積體電路電磁相容、訊號以及電源完整度、無線通訊電磁相容、計算電磁、生醫電磁、無線充電以及太空電磁相容等。
臺灣能爭取到APEMC 2015此國際級會議的主辦權實屬不易,透過這次的研討會,讓國內外EMC產官學研各界充分交流,除了向國際展現臺灣的卓越研發成果與產業實力,同時引入國際的先進技術分享國人,藉以促進國際間EMC領域的持續成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