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臺大成為引領臺灣創新創業火車頭
4/29-5/7為臺大2016年度創創週,首度由臺大的創意創業中心、創意創業學程與創新設計學院共同籌畫,準備在校園創業生態圈近完臻的一年帶給大家更多精采的活動、突破想像限制!接下來這三週,將推出一系列臺大創業生態圈的建構故事,看臺大如何從無到有,打造出校園創業生態系統!
●創創學程的人才培育●
臺大2006年即在電資學院開設了類似的先驅課程,為這波熱潮做足熱身,也催生出兩年後火紅的「臺大創意創業學程」。
「高科技創業與管理」課程的開課教授為當時的電機系教授陳良基,這門課實務份量極重、學分要求嚴苛,沒想到學生反應卻十分熱烈。臺大因此更加確定這個需求,於2008年推動第一個跨越各院系的校級學程:「臺大創意創業學程」(以下簡稱創創學程)。建立了不分院系年級的跨社群學程,讓有志或希望了解創業的學生學習How to build the Start up.。
相較國外的創業實踐課,初期學程較著重於創意能力的開發,因當時學程主任陳良基認為,在培養學生創業之前,應先激發突破框架的能力:「有創新,才有新創。」他特地為此去校外尋找業界名師,一個個請進臺大授課,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與創造力。這一切從無到有的過程承蒙第一任創創學程副主任──電機系黃鐘揚教授不斷協助,從授課、學程凝聚到產業互動,一切親力親為,功不可沒。
一改老師單向在講台上授課,學程課程帶進大量需動手執行的任務,來自不同學院的人聚在一起,學習團隊合作中同時發揮個人的專才;導入「虛擬公司」概念,每一組發想一個創業點子,然後建立如執行長、營運長、行銷長……等職位,在修課期間「精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團隊會經歷共識建立、撰寫營運計劃書、建構商業模式、追蹤工作進度等過程,學期中會安排Demo Day讓各組同學互相觀摩給予建議,期末則需繳交營運結案報告給授課教授,宛如真實地營運企業。在過程中,有些新創團隊因此應運而生。
陳良基教授推動了創創學程並擔任主任將近五年的時間,直到了2012年,學程主任交由李吉仁教授接手。李吉仁出身管理學院,擁有豐厚的策略管理知識,曾協助多家企業成功轉型,一直是建構臺大創業生態圈的重要角色之一。
接下學程的李主任看著手中發展四年略具雛形的學程,開始思考有沒有更多可能性?在當時的管院院長李書行支持下,李吉仁主任與黃鐘揚副主任等幾位學程教授前往百森商學院(Babson Colledge)學習創業心法,激發了第五屆學程的全新面貌。在既有基礎上,李主任將管理與創業實務列為學程的課程核心,輔以創新策略、行銷設計、使用者體驗等認列課程,實務與執行力的培育大幅增加。
學程課程具備團隊合作能力、專案執行力、創意激盪等特質,重要的是能親自與夥伴嘗試經營公司,親臨第一線,去面對所有突如其來、各種未知的真實狀況,激發了許多連學生也不自知的潛能和專長,很快就成為臺大最火紅搶手的學程之一,每屆招生平均皆超過170人報名申請,最高紀錄曾達230人,今年5月4號第九屆創創學程的招生說明會,主題即以「Break Through!」正向激起開創動力。
創創學程的Logo為一長方框,右上角一個橘色實心角錐朝外突出框架,就像個突破限制、向外發現機會的探照燈。框框中央的文字寫著:「Unleash new possibilities !」標示出學程精神:鼓勵學生邁出舒適圈,從問問題到發現機會、運用學識技能去解決問題。「學程最重要的課題是『教導失敗』,讓學生了解失敗只是不斷的轉換而已,創業沒有標準答案。」李主任笑著說明。
●臺大創新設計學院D-School●
在「落腳矽谷」這本書中,描述了一個近乎完美的校園創新生態圈,史丹佛大學鄰近矽谷,彼此共生共榮,校園創業風氣蓬勃,更由於IDEO創辦人David Kelly的投入,強調運用「設計思考」來解決問題的d.School應運而生,鼓勵學生經由專案形式大膽投入場域,重新定義問題,提出顛覆既有形式的解決方案。
創新過程中,「設計方法論」占了舉足輕重的意義,其重要性包含了同理心、使用者經驗以及經過設計後的解決方案如何產生助益。創新並非曇花一現的神話,除建構良好的生態環境,具體化成果外,創新人才、跨域合作的機會掌握是解開創業基因的關鍵。為學習設計思考與矽谷創業精神,學術副校長陳良基率領來自創創中心與臺大幾所學院的師資組成籌備團隊,共赴史丹佛大學d.School參加「創新大師系列課程(Innovation Master Series)」。學員們一同經歷挖掘需求、問題定義、動手實作與驗證概念等流程,臺大團隊發現史丹佛之所以能夠不斷創新,具備了三大特色:思考方式突破窠臼、堅持不懈的驗證精神以及鼓勵創意揮發的空間環境。這三樣元素讓人解開了限制,重燃起人類天性具備的創造熱情。
此外,臺大團隊也意識到近幾年復興於舊金山的Maker文化,重啟車庫創業的時代典範,來自西岸的Maker Movement(自造者運動)延燒全球,喚起大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擁抱失敗經驗的風潮。籌備團隊拜訪了矽谷的知名自造者基地「Tech Shop」,見識到自造者如何將發想概念化成具體產品原型,從實作過程中挖掘和學習。
臺大整合史丹佛大學的d.School和矽谷的Maker Space概念,在眾人的多方努力與王大壯校友的資金挹注下,在臺大創業生態圈逐臻完善的2015年順勢成立「D-School臺大創新設計學院」。其勢有來自後端創業加速器的創新人才需求,更有前端整合校內跨域人才培育的重要使命,於教育與產業間則負有嫁接、育成與探索社會應用的多元任務。
設計學院的核心業務負責人之一劉建成帶出,學院除致力於培育設計思考的核心能力和自造者精神與實踐;還與業界合作,帶領學生離開教室與理論,走入場域接觸真實問題,也鼓勵各學院的學生隨時到學院提出專案,培養挖掘問題與接受挑戰的勇氣。目前開設如「設計思考」、「智齡設計」、「暖科技」等課程,並時常舉辦如超暖訪談術等各類工作坊,學生也可自行運用學院內的「實作工作坊」打造產品原型,實際磨練Maker skill,親自檢驗設計流程與產品,一同激盪面對現今社會問題的創新解法。
創新不只是創業的基石,更是帶來社會正向改變的重要動能,「Design for real change」不只是長呼的口號,更是學院長久努力的指導方向。
(臺大創意創業中心 鄭琇仁共同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