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所謝志豪教授團隊研究成果發表:魚群空間分佈集中化提高生態系風險

海洋所謝志豪教授與研究生郭庭君研究發現:漁業壓力造成魚群個體大小組成趨小化並使得魚群空間分佈集中化,提高生態系風險。

海中的魚有些喜歡群聚在一起生活,有些則分佈得比較零散。能夠分佈在比較多種棲地的魚,常能夠分散風險,降低滅絕的危機。過往的研究發現,生物族群在一個空間中的豐度增加時,其族群在該地的群聚程度(變異度)也會成冪次成長。這樣的現象被稱為「泰勒冪次定律」(Taylor’s power law, Variance=a×Meanb),而該定律的指數b可以視為該生物族群的「聚集潛能」,也代表當一族群數量增加的時候,該族群在空間裡聚集程度上升的程度。但是,什麼樣的原因會造成群聚潛能的差異呢?儘管前人曾提出理論推測生物族群的生活史特徵可能是影響群聚潛能的原因之一,長久以來卻一直沒有實證資料證實這個假說。

由臺大海洋所的謝志豪教授與其研究生郭庭君所領導的研究團隊,使用了南加州洋流生態系長達50年的資料,首次證實魚類的生活史特徵會影響該族群的群聚潛能。而且,長期遭受漁業壓力的物種,因為生活史特徵被選擇性漁法改變,牠們的群聚潛能也因此改變。本研究於2016年5月發表在《生態學》(Ecology)期刊。

研究人員計算了一九五一年至二七年間,南加州洋流生態系中二十九種海洋魚類的泰勒指數。他們首先發現,各物種的泰勒指數(b)會受到該物種的生活史特性影響:以非商業捕撈的魚種來說,體型越大、成熟期越晚的物種擁有比較小的b值(當族群量增加時,群聚程度增加較小)。然而,此現象在漁業目標魚種中並不顯著。這可能是由於漁業壓力改變了目標魚種的族群生活史特徵(例如,使體長變小),使得目標魚種的群聚潛能比擁有相似生活史的非目標魚種來得大。研究人員並進一步推論,當一魚類族群其體長/年齡結構因為選擇性魚撈發生改變、泰勒指數上升時,即使復育行動促使該族群數量回復,該族群仍會較年齡結構被破壞前更傾向聚集分佈,而有較高的生態系風險。這項研究顯示了漁業管理不可忽略魚撈對魚群體長、年齡結構以及魚類空間分佈的影響。延伸閱讀

Kuo, T. C., S. Mandal, A. Yamauchi, and C. H. Hsieh (2016) Life history traits and exploitation affect the spatial mean-variance relationship in fish abundance. Ecology. 97: 1251-1259

圖說:若一個族群平均體型較大(或成熟期較晚),一般來說擁有較低的群聚潛能,分佈較同樣數量、平均體型較小的族群平均(圖a-d)。此相關性由圖(e)中的虛線表示,當體型越大時,泰勒指數越高。然而,此現象在商業捕撈的目標魚種中並不顯著(實線),因為大型魚種的族群結構遭到選擇性漁法破壞,平均體型/年齡變小,造成其群聚潛能與小型的非目標魚種較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