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誠穆斯林龍岡清真寺 一解移民思鄉之情

(記者/蔡汶靜)擁有深邃眼神、說著異國語言、裹著絲質頭紗,臺灣人所接觸的穆斯林(指信奉伊斯蘭教者)往往來自異國。印象中的穆斯林,也許是週末在臺北車站成群的印尼外籍移工,或跨國公司裡的中東主管。但在桃園龍岡,有一群來自泰緬的雲南移民,同樣說著華語、吃著道地臺灣菜,信奉的卻是臺灣少見的伊斯蘭教。

走入桃園中壢龍東路,「雲南米干」招牌密集地錯落在壅擠的街道上。整棟綠漆、大門上有著彎月標誌的龍岡清真寺,低調地座落在喧嘩的市集間,安定了數十年來無數漂泊來臺的移民心靈。

「剛來這邊只有一棟禮拜堂,」二十年前從緬甸移入的龍岡清真寺教長柳根榮回想,現在禮拜的人越來越多,原禮拜堂已不堪負荷。他觀察,二十年來,龍岡一帶穆斯林的戶數已自十戶增長至上百戶。若遇上臺灣過年,來主麻的人甚至滿到清真寺門口。龍岡清真寺融匯了雲南移民和臺灣的在地文化,也寬容地為外籍移工敞開大門,歡迎各國穆斯林的到來。即使彼此說著不同的語言、穿著各自的伊斯蘭教傳統服飾,秉持著同樣對信仰的虔誠,他們超越了語言、文化間的藩籬,相互接納。

顛沛流離中輾轉抵臺

民國38年,國民政府於大陸節節敗退。見大勢已去,國民政府帶著軍隊分批撤離,退守至臺灣、泰國、緬甸等邊境地帶。其中,雲南回族的游擊隊循地利之便,來到泰緬邊境落腳。

當時邊境戰爭尚未平息,雲南孤軍仍活在顛沛流離中。直到國民政府發動第二次撤軍,開始有少數軍民來臺。當雲南回族的腳步踏上了臺灣的土地,脈脈相傳的回教信仰也隨之傳入。從此,臺灣有了第一批說華語的穆斯林。來臺第一代的生活逐漸穩定下來後,其他泰緬回族也以依親、通婚等管道遷入臺灣。歷經流徙路途的顛簸,移民急須信仰的支持來安定身心。

然而,臺灣漢人傳統信仰以佛、道教為主,雲南穆斯林在臺灣缺乏宗教實踐的場所,在住家附近興建清真寺的呼聲逐漸提高。民國53年,馬興之、王文中等教胞籌資在龍岡設立清真寺,滿足雲南移民實踐宗教的需求。由於穆斯林的日常生活與回教信仰緊密相關,雲南移民也偏好在龍岡清真寺周邊聚居,龍岡一帶的穆斯林社群日益壯大。

如今,龍岡清真寺已在佇立了五十多個年頭,伴雲南移民走過來臺之初的風風雨雨,也接納新來的外籍移工。即便對他們而言,適應臺灣的生活並不容易,不過一旦來到龍岡清真寺,所有在異鄉的惆悵與隔閡,都在平穩的祝禱詞中灰飛堙滅。

融匯多元文化的龍岡穆斯林

週五是穆斯林的主麻日。每當教長喚拜,所有穆斯林都得放下手邊工作,來清真寺洗滌身心。十二點未到,已有許多戴著小帽、頭飾(hijab)的穆斯林,舉家大小來清真寺禮拜。

正式禮拜前,得先聆聽教長講道。伊斯蘭規定男女有別,須分開進行禮拜。此外,綜觀女禮拜殿,除了電視螢幕,牆上無其他擺飾,反映出回教信仰中「不拜偶像」的教規。

依照教規,信仰伊斯蘭教的女性必須穿戴遮蓋毛髮、身軀的衣著,以保護自身不受外人的侵擾,包覆身體的程度則依各國宗教之規定。龍岡一帶的穆斯林女性穿著各式各樣的服飾禮拜,有印尼式的白罩袍,也有雲南五顏六色的頭飾,令人目不暇給。

穆斯林婦女馬知芳表示,在龍岡清真寺禮拜的穆斯林之所以在穿著上花樣繁多,是由於臺灣的穆斯林來自各國,即使同樣信奉伊斯蘭教,教規的實踐上卻各依原生文化的詮釋而有所差別。於是,龍岡也發展出相對多元和寬容的伊斯蘭文化。

一點十分,正式禮拜開始。所有成年穆斯林都湧向禮拜堂前方,跪下、敬拜、禱念誦詞。在一片靜寂中,穆斯林向心中的真主阿拉獻上誠心。

主麻結束後,許多婦女帶著自製的拿手菜到禮拜殿外擺攤,讓主麻前來不及用餐的穆斯林選購。自緬甸嫁來臺灣、已是來臺第二代的何貴芬,每週都來賣雲南家鄉菜,有時也做緬式油飯、印度三角馬鈴薯、雪蓮豆拌菜等東南亞料理,「穆斯林在臺灣最不方便的是吃飯,回教對食物有嚴格規定。」只見各國料理爭奇鬥豔,有如美食嘉年華,不僅讓來自各國的穆斯林無憂地填飽肚子,也在品味家鄉菜的同時一解思鄉之情。

馬知芳也表示,在臺灣,穆斯林很難吃到既美味又符合伊斯蘭戒律的食物,「動物要宰以前要先以真主的尊名禱告,所以外面的食物都不能吃,小孩上學的便當要自己做。」她平時就教導孩子,外食前須看成分,摻有酒精、明膠的食品都應避免,連醫院開的膠囊也要剝開食用,「孩子久了就習慣,吃的健康也比較不擔心。」馬知芳說。

從小紮根  代代相傳的回教信仰

穆斯林文化得以在龍岡成功地落地生根,甚至發展為逐年成長的穆斯林社群,不只仰賴雲南移民的移入,更須家庭薰陶與清真寺教育,培養後代子孫在日常生活中履行宗教義務的習慣。

《可蘭經》規範,男孩、女孩分別年滿12歲和9歲時就應行宗教義務,參與主麻、一天五次的朝拜,女孩則須戴上頭巾。龍岡清真寺總幹事馬秉華分享教育孩子的方式,除了要求小孩注意飲食,放假回家也要一天跟著朝拜五次。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實踐,孩子也接受可蘭經教育。由於回教規定不得翻譯《可蘭經》,所有穆斯林都需學習阿拉伯語,才得以一窺《可蘭經》的奧義。

龍岡清真寺每週六、日皆會開課,從基礎阿拉伯語教學到可蘭經解讀,讓穆斯林學童一步步紮穩信仰的基礎。龍岡清真寺教師張明光說明,清真寺課程依學童年紀、程度提供分級教學,「不過一週就4小時的時間,學得很有限。」他認為家庭教育和家長的態度,才是讓後代堅持信仰回教的關鍵。

「從小就要養成來清真寺的習慣,長大才不忘信仰的重要。」柳根榮相信,孩子假日來清真寺,不僅學習教義,也能自幼培養對回教的認同感。

跨民族的共通語言

穆斯林在離開清真寺前,紛紛向柳根榮問好:「As-salamu alaykum」(阿拉伯語,祝你平安)。柳根榮回憶,剛從緬甸來到臺灣時,只會講緬甸話、阿拉伯語,連中文都不會說。經過二十年在龍岡的生活,除了學會華語,也因教務和來自各國的穆斯林接觸,進而習得其他語言。「桃園的印尼勞工也會來禮拜,我什麼話都要學,印尼文、印度話都會講一些。」

問及其他民族背景或宗教信仰是否和龍岡一帶的回教文化產生衝突,柳根榮毫不猶豫地回應,「全世界的穆斯林都是一樣的,就算不信回教的我們也把他們當一家人,都是亞當和夏娃的後代,也是造物主給予的生命。」這一席話反映出穆斯林堅信的普世主義。

「你聽不懂阿拉伯語沒關係,我也跟你說 As-salamu alaykum。」柳根榮俏皮地說。也許文化差異從來無法使人們疏離,能否打破隔閡,端看有多少願意理解他人的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