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度開學典禮暨新生學習入門書院始業式學生會會長、研協副會長致辭
各位剛進入臺大的所有新生同學們、各位師長、各位貴賓,大家晚安,大家好!我是第三十屆臺大學生會會長,我是林彥廷。
「我想要說的,前人們都說過了;我想要做的,有錢人都做過了。」這是金曲最佳樂團「草東沒有派對」的一句歌詞。首先,我想要先跟各位說聲恭喜,恭喜你們在層層的考驗和測試之中脫穎而出,成為國內頂尖大學的一員。你們每一個人自身的努力,無疑都值得被所有人肯定。然而,也要容我提醒各位,今天我們能夠坐在這裡,以及在往後我們所享受的、比別人更豐厚的高教資源,代表的往往不僅僅是自身的努力,同時也反映了我們原生階級的優勢。
我們大多來自都會區,來自堪稱小康舒適的家庭,我們可能有些人每年會出國去玩,或是每當到了周末,還可以去看電影、玩社團、聽聽講座、參加比賽,目的不外乎是為了讓自己「開闊視野」和「體驗人生」。
在我們過去生活的周遭,沒有什麼治安問題,我們可能不需要擔心斷水斷電;我們有圖書館、美術館、音樂廳、運動場,以及隨之而來各種活動與展覽;我們可能有家教或補習班這些豐富的教育資源,自小學習音樂,或是接受外語訓練;我們還有可能訂閱周刊或報紙、有網路和電視,讓我們能夠了解天下大勢、累積自己的觀點。這些環境與資源,讓我們能夠進入臺大,然而事實上,這些未必是我們自己爭取而來的,這些環境與資源,往往是我們在出生時就決定的。
聽到這邊,可能有些同學會覺得不大公平。因為就算是出身於富裕的家庭,只要不努力,不就還是甚麼都沒用嗎?又或者,明明在相對辛苦和困難的生活中,還不是已經靠自己努力考上臺大,這又怎麼能夠當作沒有好表現的藉口呢?這些想法也許並沒有錯,然而,無可否認的,一路走來,我們受之於人者太多,我們的收穫,是許多人們不論付出多少努力,都無法企及的。也因此,當社會上這些問題出現時,我們更應該開始反思,我們能夠做些什麼?我們如果有能力,要怎麼反轉這個結構的困境,要怎麼樣為臺灣創造更多的可能。
長期以來,臺大的學生被視為是天之驕子,除了受到國內政策和制度上的關注,也是媒體與社會期待的道德楷模。然而,我們並沒有以相對應的姿態去回應、回饋社會。因為在過去學習的路上,我們被灌輸了競爭與輸贏的觀念,於是在高度競爭與追求榮耀的研究環境中,學術失去了本質,變為趕工遊戲的一環,成了競爭的籌碼,我們看到了論文造假抄襲,無視於自身學術地位與研究倫理,而讓整所大學聲譽蒙塵;於是在商場上,我們看到為了追求利潤而出現破壞環境、惡意遊說、使用劣質原料、剝削勞工的不肖業主;在政治場域裡,有些人們沒有了中心思想,庸庸碌碌、追求權勢,成為了我們口中不齒的政客。然而,十九、二十歲的他們,其實很有可能,都曾經和我們一樣懷抱著理想,對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我們無須感到過多的壓力,也不用沮喪和自我懷疑,因為這些事實,其實並不是一種否定,而是一種激勵,正是因為我們擁有的太多,所以我們不能無視,不能逃避。也許我們今天願意開始嘗試,在前進的過程不忘提醒自己,反饋人群的重要性,將所學所得成為改變社會問題的能量,那麼加入學生會可能是一個,但絕對不是唯一的,不錯的開始,我們關心校園問題以及所有學生的權益;我們舉辦學術研討及藝文活動,豐富多元的臺大生活;我們運用公共媒體資源,為青年族群發聲;我們倡議以及實作,創造永續與友善的校園環境。
過去一個月來,我聽說有許多同學已經透過Facebook或Line,由學生會為大家進行重要、緊急校園資訊的推播,從野生動物救援到校園周遭診所,我們每一個人會遇到的問題,如果沒有解決,就永遠會有下一個同樣的案例。說到這邊,我想邀請大家拿出手上的手機,打開Line的「加入好友」功能,用搜尋的方式輸入「@NTUSA」,無論是選課提醒、修路資訊,又或者再發生一次無預警的大停電,學生會都會盡力將掌握的第一時間消息提供給所有臺大同學。
電影《一代宗師》中有一句臺詞:「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四年之後,坦白說我們都知道沒有人會記得一位所謂的學生會長在臺大體育館說了些什麼,但如果我們還能記得當初踏入臺大的夢想和初衷,以及當時身邊一同努力前進的夥伴。那麼當踏出校園的時候,相信我們都已經成為了更好的人,在自己所獻身、投入的場域中,為自己、為社會服務和努力。祝大家開學快樂,我們校園見,謝謝!
研協副會長國發所
博士生蔡至哲
校長,各位師長,還有各位新生大家好。
我是臺大研究生協會副會長蔡至哲。我在此代表臺大研究生協會會長王昱鈞,與研究生協會,恭喜各位正式進入臺灣大學。
恭喜各位,經歷完初次網路選課,聽過學長姐對眾多教授發表「我覺得可以」、「我覺得不行」的「臺大Freestlye」爭論。從此再也不會有被柯市長抓回去掃學校廁所的可能。將要迎接你的,換成是腳踏車亂停會被水源阿伯拖吊的有趣體驗!這個人生最後的一年級,以及就讀臺大的時光,將成為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又無法再重來的一段黃金歲月。
接下來,我們將享受豐厚的各類資源,與國際級的大師談古論今,思考科學與人文的界限;也可以結交來自全國與世界不同地區的優秀菁英,並在各種趣味與創意的課外活動中,揮灑自己的青春;課堂內外,透過各類哲學、思想、信仰的啟發,我們也可能與志同道合的好友,啟動對國家、社會的關懷與實踐;當然啦,不免俗的,有時候我們也會在宿舍用網路耍廢一整天,亦或是與三五好友在總圖前聊著八卦,透過蹺課去把時間浪費在更美好的事物裡。
幸運地說,「成為臺大人」,會是我們未來邁向世界、邁向夢想的良好起點。
從過去至今,藉著諸多優秀師生的努力,臺大為臺灣與華人社會,甚至整個世界,在各個領域的創造了許多成就。這些光榮的傳統,難免也容易讓同為「臺大人」的我們有著一點驕傲,期許自己能承繼並發揚前人的優秀。
然而,誠實地說,這份光榮的傳統,近年來,也因為某些接連發生的意外事件,蒙上了些許陰影。這些事件間接或直接地導致了社會的輿論,變得對臺大人不太友善,甚至有許多毫不留情的批判,使我們曾經一度面臨了某種程度的危機。
放大來看,台灣的發展也處在歷史的轉捩點,社會內部有著認同的衝突、世代間的對立;歷史的包袱,也讓轉型正義的推動方興未艾,充滿爭議;從外部來看,國家面臨著來自對岸、全球化、國際之間的競爭與威脅;從全體人類社會的角度看,「人工智能」等科技的發展對時代將帶來的巨變,讓我們的未來也充滿太多不確定性。身處一個變局的我們,也許可以在某天進場看之夜之前,想想看幾個問題:
1.如何不讓「拿到臺大畢業證書」成為你人生最大的成就;
2.如何不讓自己在未來社會化的過程中,失去知識份子該有的道德操守;
3.如何不讓自己在「教育商品化」的結構中,成為一個迷失而窮忙的人。
探索這些問題時,並沒有標準答案。有位詩人牧師的話語,也許值得我們參考。這位偉大的詩人在經歷了上個世紀東亞世界的「戰爭與和平」與種種悲歡離合,卻還是不改原有信仰的初心,留下了一句結語說:「已經看見了,所以不要忘記!」。希望不管成為臺大人的我們,不論日後身處在哪些位置,都不要忘記「那些年」在這校園裡「已經看見的理想與熱情」。
對碩一的新生來說,未來工作與學業之間不再有明顯的界線,既要懂得兼顧生活與課業,也會面對保障自己勞權與學權的大小事。研協會希望與臺大工會,還有校內外各個社團聯合努力,成為支援研究生們的一股強大力量。我們也會持續的關注境外生的權益,為各大學兼職教師的待遇問題來發聲。九月九日、十日,是研究生協會舉辦全校研究生迎新的時間。我們邀請到臺大的兩位網紅教授,電機系葉丙成老師、政治系李錫錕老師來對研究生的生活做出勉勵。
也拜託社工系的陳毓文老師來對研究生分享,如何更好的處理師生關係、人際關係。
誠摯地邀請各位新生在當天一起來向這些傑出的師長學習。最後也再次祝福各位新生能展開寶貴又難忘的臺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