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Muakai的跨世紀婚禮》&《cenvulj ta vuvu/祖靈的召喚》紀錄片首映暨座談
不同於以往古物藏品「文化資產化」模式,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於2015年將館內典藏的二件珍貴原住民文物─「排灣族佳平舊社金祿勒頭目家四面木雕祖靈柱」以及「排灣族阿盧夫岸(望嘉舊社)佳邏夫岸頭目家雙面祖先像石雕柱」向文化部申請為國寶時,即主動回到部落,與部落溝通對話,嘗試理解部落的想法並配合與回應部落需求,讓文物與原鄉部落重新建立連結。因此完成國寶指定後,在部落主動構想和策劃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支持下,合作辦理了幾場盛大而別開生面的國寶相關活動,包括2015年9月與佳平部落合辦「臺大國寶婚禮」;2015年12月以及2016年10月與望嘉部落合辦「國寶尋根」和「國寶結拜」,引起國際與社會大眾對臺灣原住民文化和文化資產步的關注與認識,而人類學系的師生與臺大校內人員,也持續參與部落重要祭典和活動,並留下許多珍貴的影像畫面。
為深化博物館與部落的連結關係,展現部落文化復振的強大動能與地方思維的豐富創造力,同時將國寶的歷史脈絡和文化價值,與文化資產的當代意義,以更生動活潑的方式呈現給社會大眾和國際社會。人類學博物館於2017年向文資局申請「佳平部落與望嘉部落國寶古物活化及文化復振紀錄片計畫」,邀請有拍攝原住民紀錄片經驗的蘇弘恩和胡人元兩位新銳導演與其專業影像工作團隊,分別完成「Muakai的跨世紀婚禮」(佳平部落四面木雕祖靈柱)和「cenvulj ta vuvu/祖靈的召喚」(望嘉部落雙面祖先像石雕柱)兩部國寶紀錄片的製作與出版。
導演們運用不同的敘事手法,將零散而未整理的活動側錄影像完整串聯,並重回部落補充採訪參與相關活動之頭目、家族成員、耆老、巫師和祭師、及部落代表等,讓部落族人親自發聲,表達部落的想法、理念和對未來發展的期待,使紀錄片具有更豐富而深入的部落觀點,同時重回部落拍攝後續衍生的文化復振相關活動紀錄,以展現部落的持續發展和活化的動能。
為了吸引社會大眾對文化資產議題的關注,並更深入的瞭解兩件國寶的故事與現在部落文化復振的強大能量,人類學博物館將於6月16日下午1點15分於臺大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舉辦「《Muakai的跨世紀婚禮》&《cenvulj ta vuvu/祖靈的召喚》紀錄片首映暨座談會-佳平部落與望嘉部落國寶古物活化及文化復振紀錄片」,活動中除了首度公開向外界放映今年將正式出版的「Muakai的跨世紀婚禮」(佳平部落四面木雕祖靈柱)和「cenvulj ta vuvu/祖靈的召喚」(望嘉部落雙面祖先像石雕柱)兩部紀錄片,同時將邀請部落代表、導演和記錄片相關學者一起分享和交流拍攝紀錄片的想法,讓大眾透過座談會更了解臺灣珍貴的文化遺產與多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