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社科院本學期頤賢講座第三個講題:「中國⼤陸的崛起與兩岸及全球經貿關係與問題」
頤賢講座邀請到前⾏政院⼤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教授、⾏政院⼤陸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明通教授,以及中央研究院院⼠朱雲漢教授。演講地點:社科院大樓和碩講堂。
第一場於4冃30日舉行,講座⾼長教授以「中國經濟崛起的國際效應」為題,討論中國在奉⾏社會主義之下的經濟發展的總體戰略。1981 年鄧⼩平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路線的核⼼為, ⼀個中⼼:經濟建設;兩個基本點:堅持改⾰與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列⽑思想。接者說明中國的對內改⾰與對外開放。因為傳統計畫經濟體制,缺乏基本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導致效率低下、短缺與過剩併存。「⼗⼀屆三中」全會決議,結束「以階級⾾爭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推⾏改⾰開放政策。由「計畫」向「市場」轉軌。習進平政府的經濟發展戰略,試圖輸出中國發展經濟之經驗,以經濟誘因吸引鄰國,並建立更緊密雙邊關係,推進實質的結盟。施政理念,全⾯建成⼩康社會,全⾯深化改⾰,全⾯推進依法治國,全⾯從嚴治黨。
中國經濟國際地位翻升,其GDP占全球的比重從2005年的5%,逐年提高至2018年的16%;製造業產值占全球30.9%, 居第⼀位。⾃ 2012年起,已成為資本淨輸出國家,為全球最⼤出境旅遊消費國。在這樣的經濟持續發展下,中國大陸將來可能會⾯臨⾼失業率、治安不安、市場不公平競爭。中國經濟將會面對地區間發展差距擴⼤、⽣態環境破壞、所得分配不均、階層與族群對立、內需與外需失衡等挑戰。
第二場講座於5冃7日舉行,陳明通教授以「政府⼤陸政策與兩岸關係」為題,講述透過戰略三⾓關係圖說明近期美中關係、臺美關係以及兩岸關係。在討論兩岸關係時,免不了要考慮兩岸三股勢⼒、國際權⼒結構、以及所帶來的相關制約⼒,進⽽形成⼤⼩雙層戰略三⾓關係。臺海局勢是 70 年來,美中臺三⽅動態、多次、重複、非合作賽局的結果。臺海現狀是⼀個「納許動態均衡」,雖然各⽅皆不滿意但勉強接受。在這均衡點之下,各⽅所得到的報償(pay-off) 是:臺灣是不受中共統治、臺海處於非戰爭狀態;中共的報償是臺灣不宣布法理臺獨、世界各國不挑戰其所謂「⼀個中國」的說法;美國的報償則為中國沒有控制臺灣,臺海處於和平狀態,繼續為其提供經濟繁榮的環境。
第三場講座於5月14日舉行,朱雲漢教授以「戰後⾃由國際秩序的式微與全球化的裂解危機」為主題,鉅細靡遺分析戰後美國建構的⾃由國際秩序正⾯臨逐步解組的危機。因逐漸失去⽣產、貿易、科技創新、以及意識型態方面的⽀配地位⽽權⼒基礎動搖;⻄⽅湧現右翼的排外⺠粹主義與左翼反全球化運動,⽀持⾃由貿易與經濟整合路線的社會共識逐漸瓦解,美國主導的全球化模式難以為繼,加上以中國為⾸的非⻄⽅國家要求全球治理改⾰⽽產⽣。
三位講師於講座分別探討近年中國⼤陸快速崛起,臺灣所⾯臨的兩岸關係,以及在中美貿易戰與新冠肺炎等問題下,分析全球經濟與政治的議題。三次的個別演講中,各講座分別以不同的⾓度切入去分析「中國⼤陸的崛起與兩岸及全球經貿關係與問題」、有的從總體經濟的觀點分析討論,有的從賽局理論出發,有的從國際政治的思維探討國家與國家間的動態互動。這三次演講透過不同的觀點去分析問題,相信聽講的學生對於目前與未來中國⼤陸的崛起與兩岸及全球經貿關係的有正確及更深入的瞭解及因應對策。
第四場為綜合討論時間5月21日,由林惠玲主授教授主持,三位講座與來修習本課程的共同討論同學所提出的70多個相關的問題。這些問題經整理成20個問題。分別由三位講座回答及討論。這些議題都是相當好的問題,例如「近來中國⼤陸透過⼀帶⼀路和亞投⾏對外輸出影響⼒,加上⼤陸經濟實⼒增強使得購買⼒⼤增,⺠眾消費⽔準提⾼使其成為海外炙手可熱的消費群體。但是在新冠疫情下,中國的形象似乎已經被破壞,各國對中國開始有了警惕⼼,甚⾄呼籲資本撤出中國。中國在後疫情時代,是否還能發揮其國際影響⼒?還是就此與世界分道揚鑣?」。「前政府在兩岸關係上採服從策略,使得國家主權被侵蝕,引發國內⾰命事件。然⽽,若堅持國家主權,則造成今日兩岸關係的緊張情勢。因此想請問陳教授,今⽇兩岸的關係是否已處於穩定狀態?還是兩岸會陷入更加嚴重的對立情勢?在目前的情況下,如何處理兩岸關係才能算是理想?」。「台積電決定要赴美設廠,請問這對中美臺三國的經濟會有甚麼影響?美國圍堵華為的政策是否因為這個決策⽽有所改變?中國不續簽ECFA的機會⼤嗎?以及不續簽ECFA對臺灣經濟的影響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