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社科院經濟系陳儀教授團隊研究成果 進一步為解決窮人貧困提供解方

「所得不均」是一個重大的議題,社會科學家利用大數據資料檢驗所得不均的狀況,也積極尋找使所得平衡、又不失效率性的方式。

經濟學家 穆罕默德·尤納斯(Muhammad Yunus)觀察到孟加拉的窮人因缺乏抵押品、借款不易,於是他在1976年創建了孟加拉鄉村銀行(Grameen Bank)、提供小額信貸,來解決窮人困境,2006年時,尤納斯博士與鄉村銀行因此貢獻,共同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2019年,三位經濟學家 (艾絲特杜芙若(Esther Duflo)、阿比希吉特.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和麥可克雷默(Michael Kremer))共同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以實驗方法,企圖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解決窮人貧困問題。在一連串的研究中,他們發現,小額信貸能增加窮人家借到錢的機率、提供他們創業機會,但是,在高利率的情況下,不一定能提高窮人家庭的所得。

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增加供給、進而降低貸款的利率、將此商品提供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進而創造雙贏呢? kiva.org, wokai等這類的小額信貸平台,讓消費者以「個人」為名義,資助個別窮人,然而,這些小額信貸平台採取跟小額信貸銀行較相反的操作,因深怕消費者會被「利息」這機制所排擠借款意願,被他人惡意理解借款動機。平台上多半採取無利息的操作,借貸有時甚至不能回收本金,僅僅只是一種「善意的展現」。有越來越多的小額信貸平台因經營不善而紛紛倒閉。

試著想想另一種可能,如果我們在這些小額信貸平台上引入利息機制,會不會是一個解方呢?大量儲蓄的擁有者被稱為重視價值觀的世代,他們「以自己的信念和原則來選擇支持的公司」,並「努力從支持他們關心面向的公司購買產品」,如此重視價值觀的消費者,對於能夠提供更高回報、又能夠幫助貧困國家中辛勤工作且缺乏資金的企業家的儲蓄工具,難道不會感興趣嗎?

這個假想的方式目前沒有實際證據,但經濟學家可以利用「實驗」的方式來尋求可能的答案。經濟系陳儀老師的研究團隊設計了一個決策實驗,招募對象包括了美國學生、一般美國成年人、臺灣學生等代表性樣本。實驗中,受試者將針對特定身分群體中的潛在借款人進行評估,並決定借貸金額,實驗固定借款者的種族、性別、職業、借款金額、還款年限,僅僅操縱了「回報報酬」這項變因,借此了解人們是否會對高回報率感到興趣。

陳儀老師的研究發現,大多數受試者都願意貸款、對獲利動機做出正面回應,且若借貸者被描述為貧困微型企業家,受試者反應也多為正面。此外,受試者顯著偏好被評估較為窮困的借款人,但為此目的承擔額外風險的意願有限,符合標準的理性選擇邏輯。實驗經濟學在發展經濟學上的應用,為解決窮人貧困提供了多種可能的解方。